刘家良电影《少林三十六房》中:拍摄幕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紫夏说娱乐明星 2024-11-20 02:33:05

有人觉得70年代的功夫片走到了尽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978年的《少林三十六房》不仅打破了当时邵氏功夫片的最高票房纪录,收获了300万港币的票房,而且还将同年十月上映的《蛇形刁手》比了下去。

这部电影之所以牛,是因为它彻底颠覆了当时功夫片的套路。你看那时的武侠片,不是张彻的《独臂刀》就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男主一出场就是武林高手,直接开打,观众都看腻了。

然而,《少林三十六房》却有其独特之处,它告诉我们:大侠也是从菜鸟开始的。

通过观察三德和尚的练功场景,可以看出这是一部非常硬核的电影。例如,用提水桶的方式锻炼臂力,同时还得保持手不能弯曲;通过盯着摇晃的烛火练目力,以达到不许转头的效果;甚至还得用脑袋顶沙包练头功。

此外,刘家良导演非常注重武打戏的拍摄,他使用传统的升格降格镜头而非跳跃剪辑,这样每一招每一式都能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

这部电影可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难怪海外观众把它当做少林功夫的教学片,其含金量果然是无可挑剔。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为后来的功夫片开辟了新道路。如果没有《少林三十六房》,后来的《少林寺》和《南北少林》可能都不会出现。

它就像是功夫片界的一颗重磅炸弹,炸出了一个全新的少林武学热潮。

你看这部片子的结构安排简直堪称绝妙:首先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讲述清军入关后,刘德裕家破人亡,来到南少林习武的历程;中间的一小时都在讲述他的武术修炼过程;而最后的高潮部分,竟然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一气呵成,这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种节奏把握,放到现在来看都能感受到它的高明之处。

这篇文章说的没错,功夫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少林三十六房》这类经典的电影,即使在今天来看,依然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电影,更是中华武学精神的象征,它就像一面永远竖立着的旗帜,等待着后人去追寻和传承。

这部电影不就是一部神作该有的样子吗?45年过去了,它依然在那里发着光。要问我为什么这部电影能成为经典,答案很简单:因为它用心讲了一个真实的功夫故事,而不是在哗众取宠。

你知道《少林三十六房》那经典的雨中练拳开场是怎么来的吗?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

刘家良导演在拍摄《螳螂》时,突然下起了雨。他在片场附近的水塘边,欣赏着雨滴打在光滑的石头上,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让他眼前一亮。

正是这一随手拈来的灵感,成就了华语功夫片史上最经典的开场之一。你看三德和尚站在雨中练拳的画面:光溜溜的光头上水珠滚动,清晰的肌肉线条随着动作起伏,身上的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闪着晶莹的光芒。

这段戏非常吸引人,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你看看,一个和尚在瓢泼大雨里严肃认真地练拳,这种坚毅的精神就可以深深地打动观众,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他用最朴实的画面,传递出了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较于当时的其他武侠片热衷于飞来飞去、打得天花乱坠的表现方式,《少林三十六房》独树一帜,选择了从武僧的基本功练起,这种朴素而动人的方式反而更加吸引人。

一开场就为观众树立了明确的基调:这不是在欣赏花拳绣腿,而是在观赏真正的功夫如何炼成。

更绝的是,这部电影整部都在延续这种质朴而有力的基调。从开场的雨中练拳,到后面的各种基本功训练,每一个画面都透着质朴和力量。

这并不是在演电影,而是在给观众上一堂真实而生动的武术课。

刘家良导演的构思实在令人惊叹,换作别的人可能只会把这场雨视为拍摄的障碍,他却从中察觉出了灵感并拍出了如此惊艳的场景。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随手拈来都是大智慧。

如此看来,有时候艺术创作还真是讲究一个缘分啊。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经典会从哪儿蹦出来,可能就在你转身的一瞬间,就像那天刘家良看到的那场雨一样。

刘家良在电影界的江湖地位可是相当硬核的。他是武术世家出身,他的家族历史简直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功夫史。

这个师承谱系是这样的:黄飞鸿传武给陆阿采,陆阿采又教给了林世荣,林世荣最后收了刘湛做徒弟,刘湛就是刘家良的父亲。

这条传承路线,那可是南少林的嫡系血脉啊!放在武侠小说里,这个位置绝对是大派掌门级别。

1963年,刘家良首次在影坛崭露头角。他在拍摄《云海玉弓缘》的过程中担任武术指导,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从此一举成名。

那会儿,香港电影圈的武术指导是非常难得的。

在这一炮打响后,他被邵氏公司相中了。

进入邵氏后,刘家良开始在大导演张彻的指导下崭露头角。1966年,他参与的电影《边城三侠》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票房大卖。随后,他在《金燕子》、《马永贞》、《刺马》等影片中的精彩表现,使其成为了邵氏影业中不可或缺的武术指导。

但你们猜怎么着?你们以为混到这个位置就会舒舒服服地躺平了?刘家良就不这样想。他在邵氏混了十年之后,决定自己当导演。

邵氏武侠片在这一时期正处于下滑阶段,观众对传统的硬桥硬马武打戏已感到厌烦,票房也直线下降。

当时的大导演们开始纷纷转型:张彻开始改编金庸的武侠片,楚原则深入研究古龙的奇情路线。然而刘家良却选择了坚守传统功夫片的阵地,没有丝毫改变。

1974年,他跟张彻合作的《洪熙官与方世玉》一上映就备受好评,开创了少林功夫片的新纪元。他的那股子倔劲儿也因此名声大噪。

继《神打》、《黄飞鸿与陆阿采》票房双双大卖后,奠定了他在岭南武学派的江湖地位。

坦白说,能在那个大浪淘沙的年代坚持自己的路子,这份定力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刘家良就像一位武林前辈,在功夫片快要失传的时候,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守住了这份传统。

他拍摄出神作《少林三十六房》并非偶然,其中不仅包含了他对武术的深刻理解,更倾注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坚守。

在今天这个时代,这种坚持显得更加珍贵。

《少林三十六房》最厉害的地方是它彻底打破了功夫片的传统剧情模式。

然而刘家良没有走这个套路。他把这部电影设计成了一个"少林武功晋级赛",让三德和尚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

这不就是打游戏升级嘛,从青铜一路打到王者,每一步都得靠实力证明。

三十六房的设计简直是绝了,每一房都是一种不同的考验。包括轻功、铁腿功、铁头功等在内的整个少林武功体系被他拆解得明明白白。

电影不仅展现了空手的武艺,还有各种不同的兵器展示。如长刀、弯刀、长棍、铁铲、柳叶双刀、三节棍等,简直就是一本"少林兵器百科全书"。

他的功夫戏真的拍得超绝,特别讲究。片子里很少用那种跳跃剪辑,基本都是连贯的动作,就是为了让你看清楚每一招每一式是怎么打出来的。

刘家良从武术指导转型为导演后,他对武术的深度理解和创新实现方式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他懂得如何在影像中突出基本功的朴实之美,那些看似枯燥的训练场景,在他的镜头下却充满了张力,让人无法挪开视线。

再谈谈故事情节,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下一场打戏而设置的,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导演对武术的热爱和痴迷。

刘家良的专业素养使得他能将一部功夫片拍得非常出色,就如同一本武功秘籍般经典。即使岁月流逝,《少林三十六房》依然被人们奉为武侠片的经典之作。

因为功夫不只是体现在表面,更重要的是它传承的精神。

因此啊,创新其实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在传统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刘家良就是这么做的,他用最朴实的方式,拍出了最感人至深的功夫片。

《少林三十六房》这部电影最为高明的地方,不只是教授人们如何打架。其更深层次的主题是:即使武艺再高,也敌不过心灵的修炼。

三德和尚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通的角色。他是刘裕德,一个怀揣血海深仇的愣头青,跑到少林寺开始了复仇之旅。按照一般的武侠片剧情,这个时候应该是复仇升级的时候了。

然而刘家良的选择恰恰相反,他让三德在少林寺内不仅要习武,更要修心,将一个满腔热血的少年逐步培养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

片中的方丈是关键人物,他并不是摆设。当所有人都反对三德的时候,只有这位大师看出了他的潜力。

他不断被提拔和指点,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会被分配看似简单的砍竹子任务,引导他悟出三截棍的奥秘。

这部电影最绝妙的地方,便是把"禅"和"武"完美地揉合在一起。方丈曾言"佛法度人有万千法门",其实这句话用在武功上亦如此。

选角也是绝对的出色。刘家良找到并让还是新人的刘家辉出演三德。这个小伙子身形挺拔,眉宇间散发出英气与活力,眼神却透露出他的纯良一面。

最绝的是,他能够准确地展现由躁动到沉稳的转变,现在看来,这部剧的选角简直就是为三德和尚量身定做的。

整部电影传递给我们一个深奥的道理:习武不是为了逞凶斗狠,而是为了修炼心性。你看,三德从一开始的热血冲动,到后来的沉稳内敛,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武艺上的进步,更是心灵上的升华。

因此,《少林三十六房》不仅是一部功夫片,它更像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除了教授你各种武术技能,还教你如何做人,强调武德以及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这部45年前的电影,不仅为武林树立了标杆,更是为电影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在的功夫片,虽然打得花哨,但没有精神内核的支撑,终究是个空架子。然而,《少林三十六房》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中国武术的精髓阐述得淋漓尽致:武功再高,也不如人品好。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