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让公布成绩,然而中高考却要成绩,这种做法究竟在欺骗谁?

访琴评课程 2024-07-03 13:56:33
平时不让公布成绩,然而中高考却要成绩,这种做法究竟在欺骗谁?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出现了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平时不让公布成绩,然而中考、高考时却要成绩,似乎孩子上学到头才算总账。这种做法究竟是在欺骗谁?

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 70%的学生表示平时不公布成绩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水平缺乏准确判断。比如,在某中学的一次班级测验后,老师没有公布成绩,学生姚某以为自己学得还不错,结果在后来的模拟考试中,成绩大幅下滑,才发现自己存在诸多知识漏洞。这充分说明了不公布成绩可能导致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

教育的初衷应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平时不公布成绩,或许是出于避免过度竞争、保护学生自尊心等良好的出发点。然而,到了中考、高考这样的关键节点,却又以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升学和未来走向,这无疑形成了一种鲜明的矛盾。

大量有数据表明,中考、高考成绩一分之差可能影响数百名学生的排名和升学机会。比如,某市的中考,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为 580 分,仅差一分的学生可能就有几十人,他们因此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这对于那些原本有潜力,但因为缺乏明确的反馈和激励而未能充分发挥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于家长而言,平时无法通过成绩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难以给予有效的监督和引导。

有研究指出,超过 80%的家长认为了解孩子的平时成绩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帮助。例如,家长李女士由于平时不清楚孩子的具体成绩,直到中考成绩出来,才发现孩子的薄弱科目,此时再想补救已经来不及。

从教育体系的角度看,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当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而不是在平时和关键考试时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不仅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困惑和迷茫,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公信力。

我们应当思考,这种现象究竟是在欺骗学生、家长,还是在欺骗教育本身?教育不应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总账清算,而应是一个持续、透明、有引导性的过程。只有建立起这样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总之,我们需要审视和改进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让教育更加公平、科学、有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清晰明确的指引下,走向自己理想的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