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后手里没钱的话,能做到2个字,子女必不会嫌弃

是成小羽呀 2024-10-25 16:50:43

作者/小羽

一个朋友,跟我讨论老来以后的话题。

她坚定地认为:老了以后,如果手里没钱的话,肯定不会幸福,儿女也不会多么孝顺。一切都是以自己手里有多少钱作为基础。

我却认为,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不管我们在当下的任何年纪,手里的钱都是自己的底气,也可以让自己活得更体面一些。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过,真的也没必要把这个事实一味极端化,并且抱着过分的偏见去看待。

从我周围来看,家族里的老人也不少,真正在生命的晚年,能够有存款有退休工资的人并不多,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绝大多数老人,老了以后都还是过得不错。

总体而言的话,儿女肯定都是孝顺的。

生命的反哺,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多数人也还是有良心的,不可能说绝对用钱去衡量亲情,这样想的话未免太低估亲情本身的价值。

人活着,如果眼里只有利益,只有钱的话,想来也不会真的开心。

但人老了,如果手里再没钱,需要完全依靠子女的话,肯定不可能完全随心所欲,做人做事也应该有所收敛。

这个道理,从来都很简单。

就像我们小的时候,当需要依靠父母,要找父母拿钱的时候,经济无法独立,同样做事需要听从父母的意见,他们对于孩子的生活,也有着更大的决定权。

那么,当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开始老去,彼此的身份发生一定的逆转,这个时候作为父母,也不得不服老。

老了以后,手里没钱的话,能做到2个字,子女必然不会嫌弃:自觉。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自觉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便是。

我发现,在多数子女的思维里,认为自己关于父母的养老,就是让父母有住的地方,给父母一定的钱,平时尽量有钱花,给予他们一定的陪伴,经常回去看望,当父母生病的时候,能够在床前尽孝。

但是,在很多父母的思维里,未必如此。

有的父母吧,就算他们已经一把年纪,想法早就跟不上时代,他们一方面需要依靠孩子,另外一方面还是想当孩子的家,做孩子的主,希望在这个家里说了算,自己想怎样就怎样。

如果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他们可能动不动就是不孝顺的名义扣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来气。

那么,后者必然更容易招致孩子的嫌弃。

我奶奶跟孩子的矛盾,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

我奶奶跟我叔叔婶婶一直没分家,年轻的时候的确是我奶奶管家,但问题是奶奶现在已经80多岁,她还是想要管家,这就不那么现实。

我婶婶每次跟奶奶吵架,基本都是因为类似的事。

我80多岁的奶奶,不但管自己儿子,管她这个儿媳,就连自己的孙女用零花钱,奶奶都要管,说给多了,他们以前才用多少钱等等。

家里平时买菜,我奶奶只准买自己喜欢吃的,要按照她的要求来。

做菜的时候,每个菜都要炖得很软,因为奶奶年纪大了,牙齿咬不动,但是家里都是年轻人,是真的不习惯啊。

上次,我妈给奶奶送蒸肉去吃,奶奶平时明明很喜欢吃,结果一送去,我奶奶看了一眼,就说什么都不想吃,估计要倒掉。

我妈特无语,因为这是她大早上特意起来做的。

前年在奶奶家里过年,客厅坐着一大堆亲戚,到了晚上的时候,我奶奶突然把客厅的大灯关了,她说浪费电。

我婶婶非常无语,道:妈,现在有客人在,你开一个小灯怎么看得见?再说电费也没要你出过一分钱,你去瞎操什么心?

但是,我奶奶这个年纪,她也改不了,于是年轻的时候婆媳关系还不错的她们,如今反倒变得剑拔弩张很多,以至于我奶奶竟然开始夸我妈,说还是我妈好。

在我婶婶看来,奶奶就是不自觉,管的事太多了,看不清自己目前的身份。

当然,我奶奶肯定也没任何钱,她的开支都是我爸爸跟叔叔共同承担,包括生病花钱也是。

同样是老了以后,我外公外婆就完全不一样。

外公跟外婆年轻的时候都是干部,说话做事雷厉风行,很有自己的主见,但是老了以后,当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依靠孩子,便再也不曾在孩子面前有过任何坏脾气,生怕麻烦孩子,说话做事也有分寸,很尊重孩子的意见。

如果不问他们的话,他们从来不会去要求孩子怎么做,不会随意发表看法,不会否定任何人。

但他们越是如此,孩子反而越是尊重他们。

是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管是什么身份,在什么年纪,都是相互的。

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小的时候,那个听话,懂事,会主动给父母提供情绪价值的孩子,往往更受宠一样。老了亦是如此。

亲情往往也不可能忤逆人性而存在。

人性就是喜欢更加美好,更加符合自己心意的事物。

当然,这一点其实跟孝顺并不冲突。

-END-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