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兵家不争之地,福建为何是南方各省中古华夏人占比最高的省份

闲说宇俊星 2024-08-13 11:04:32

南北汉人基因高度一致

经过多年Y染色体基因标记的研究。中国人的主要父系单倍群是O2、O1和C、N、Q等。

其中O2为羌族、华夏的基因。

O1为南方汉族基因,中国父系占比仅次于O2。

N是北亚基因,不过这个基因如今在北欧芬兰人中高频出现。

北欧芬兰人骨相相对于南部欧洲人要平和的多

C为东胡—肃慎系民族的父系基因,在蒙古国高频出现。

Q这个基因标记曾经推测为古代匈奴人平民父系基因,不过目前在整个欧亚大陆分布的很少,倒是在俄罗斯的叶尼塞河土著身上高频出现。Q这个基因标记在北美印第安人中间也高频出现。另外宋朝的赵家人也带这个标记,宋皇族赵氏的父系Y染色体为 Q-MF10602,该家族共祖时间在1030年前。

宋太祖赵匡胤,胖壮大汉的模样

中国人的O2比例最高省份为河北、山东、福建,O2比例都达到了60%以上。

福建的O2比例超过了所有南方省份和大部分北方地区,可以说是古华夏人占比最高的省份。福建简称闽,是闽越故地。按道理父系中应该有大量O1标记存在。是什么时候中原汉族占据这片多山之地呢。这一切还是要从历史中寻找。

西周时期古越人的分布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到前111年。对南部的越人(今天福建一带)汉武帝多次发动大军进攻。但是闽越地区降而复叛搞的汉武帝非常头疼,最后汉武帝认为“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干脆搞移民搬迁算了,于是将闽越之人全部迁徙到了江淮。

福建的土著居民几乎被迁出,迁入的大多是中原的居民。

福建多山的地形(来自 地图帝)

闽越之地的如今不少大姓的祖先们大部分是这个时期或以后来到福建的。得益于福建这“极其多山且险阻”的地貌,历代中原南迁的人口多数走江西一路到岭南,要不迁徙到淮南。迁徙到福建的人口不多。也因为福建这“极其多山且险阻”,外来侵略者或席卷全国农民起义也没精力去征服这里的山区,顶多在沿海地带溜达一圈。

正如不少福建网友调侃自己是“兵家不争之地”。

历史上在福建待的比较多的农民起义军可能就是黄巢了。黄巢曾在在福建、广东一带躲避唐朝官军追击,在东南蛇形走位了多时。

黄巢的行军路线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折腾”的,比明末农民起义波及的面还广

黄巢的行军路线囊括了除了四川、河北之外唐朝的全部州郡,算是彻底掀翻了李唐的统治基础。

福建本地经过千年发展,有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大姓。比如林姓:有林丹、林志玲、林志炫等名人,林姓在福建台湾两地分布很广。

福建还检测到不少的N系标记,而N系标记可能是姬周王室后人。

姬周王室基因标记

前几年山西黎城西关墓地古 DNA 样本的基因标记均为 N1a2b1a1a2-F710(N-M128),黎城墓地所在地在武王分封时将封给了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黎国国君是姬周后人。N系标记极有可能是周王的Y染色体标记,今天中国男性中100个人里面有一个是其后裔。

2000年前中原河洛地区的人陆续来到福建,今天福建老哥说的各种难懂的闽系方言其实有不少留有多年前中原雅言的余韵,说不定还是西周镐京王城里面周王说的语调。

闽地的人口置换历史

在汉武帝搞移民搬迁之前,中国东南部分布了大量的越人部落。

司马迁《史记》中的《夏本纪》、《越王勾践世家》以及《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历史文献为依据,认为越王勾践的祖先,是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无余的后代,之后形成分支散布南方各地而成"百越"。这个观点也有很多反对意见。

中国人比较熟悉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亡吴国的故事,不过后面的历史国人就比较模糊了。

百越的分布

在春秋战国后期,越国被楚国灭亡。越人以部落形态散布在广大的东南地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针对散居南方的各越人部落,秦始皇原本也要整合起来。秦国的军事机器在秦始皇生命的最后几年再次发动,轰隆隆的驶向东南和岭南。

不过秦国二世而亡,去岭南的秦军干脆隔绝了道路,在南方过自己的日子了。终于到了汉武帝时期,他秉承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继续开疆拓土。

汉武帝迁移闽越的前奏,浙江一带东瓯王国居民先行内迁

汉武帝即位之初,就想一劳永逸的解决东南问题。前135年,当时闽越王邹郢出兵攻打东瓯,东瓯王欧贞鸣战死,汉武帝出兵救援,东瓯王之子欧望担心汉军退兵后闽越卷土重来,于是请求纳地内附,汉武帝于是迁徙其民至庐江郡,东瓯之地被划入会稽郡。

到了前111年,汉武帝再发四路大军灭闽越。随后又搞了多次移民工程,基本把闽地的土著人口都“置换”出来了。

福建山多,地势崎岖,土壤贫瘠。早期福建能通过农耕养育人口一直不多,虽然这里没有战乱,但是人口增长也很缓慢。葛剑雄老师认为福建在唐代之前人口一直在50万以下。当时大部分南迁的人都去了条件相对好的湖广。唐代以后随着海运的逐渐发展,这里才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经济的发展让福建迎来了人口爆发,唐宋以后人口迅速窜到了数百万人。

著名城市泉州就是托海运的福气而发展成了东南明珠的。

宋代泉州的海船

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福建人口滋生,开始在科举上崭露头角。终于有福建籍贯的宰相入主中枢了。不过个别宰相名声不好,比如北宋末年的奸相蔡京。

宋代以后福建单独建立省级单位,经济发展也相对靠前。到如今福建都是国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福建人做生意或者在海外定居。海外说闽南语的人口过千万人。

从Y染色体和族谱中寻找历史踪迹

从各省的统计结果看,南北父系差异不大。福建的02虽然高达60%,但大部分南方省份O2的比例也有50%多。

广东内蒙都是o2高频,但内蒙的的c系基因要高于广东,o1基因标记明显低于广东

在北方C系标记稍多一些,这些应该是历朝历代和北方游牧民族融合的结果。

比如陕北的刘姓中C系比例很高,该遗传标记爆发点在1800年前。结合史料分析陕北刘姓不少应该是西晋时期匈奴汉国刘渊的后代。

刘渊:匈奴汉也是大汉

刘渊自称汉室公主的后代,还尊崇蜀汉末代皇帝刘禅,这支匈奴人311年攻下洛阳,316年攻下长安灭亡了西晋。也算是给蜀汉报了一箭之仇。

中原的颍川是不少福建和广东大族的故乡

陈姓在东南是大姓

汉末大族颍川陈氏

福建本地大姓除了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林姓,还有一支大姓——陈姓。这个姓氏来源于中原,是曾经出了不少门阀大族的河南颍川,今天河南的禹州许昌一带。

颍川在汉末出了大量望族,比如颍川陈氏、颍川钟氏、颍川庾氏、颍川荀氏。福建“陈姓”很多都认为自己是颍川陈氏的后人。陈姓是南方大姓,在赣南两广也有很多陈姓的分支。

来自DNA的研究表明福建、江西、广东的陈姓并不都来源于一支。比如江西南部的陈姓的共祖时间是在14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不管怎么说,这些南方大姓大部分是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金人入侵时从北方逃难的中原人。南方多山的环境也给当时的中原文明留下了一定缓冲空间。

不少福建同学普通话的口音是很有特色

福建也是中国方言最多的省份之一,很多方言保留了较多的古音,发音和普通话大不相同还有一些独有表述,其他省份的人完全听不懂,堪比加密信号。我大学读书时一个福建同学说家乡话时我们是一个字都听不懂。不过这个同学最郁闷的就是课堂回答问题了,因为H、F分不清。这个同学还有一个外号“ka fei (开会)”。

中国从夏商时河南的中原之地发展成10亿以上国民和近千万平方公里国土,众多民族和谐生活的中国是几千年来不断融合发展的结果。福建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只要时间足够长,再落后的穷乡僻壤都能建设成发达地区。

2 阅读: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