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我军渡江之前,国军方面还幻想着划江而治,要以长江天险阻止解放军的进攻,派重兵防守南岸,并建立防御工事。
派汤恩伯守的中央军主力守长江下游,白崇禧部队(桂系加上部分中央系)守长江中游。可是当解放军开始渡江时,国军的江防体系顷刻间土崩瓦解。
国军并没有真正执行原定的防御计划,导致70万大军一触即溃。为何如此呢?
一方面是解放军实力强大,作战勇敢,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早已逆转,我军的兵力几乎是国军的3倍还多,这还不考虑国军当中杂牌部队众多的特点。
另一方面则是国军不执行作战计划,没有认真抵抗。
本来白崇禧等人信誓旦旦要守长江,可是又时刻想着保存实力,想着万一失败后往哪里跑。
在下游方面,解放军渡江之前,汤恩伯从长江抽调兵力部署沪杭防御圈,保护从上海往台湾运送金银财宝的后方。
在中游方面,本来白崇禧坐镇武汉,要阻止解放军渡江,可是解放军真的渡江,他马上就往后撤,生怕部队被歼灭,一撤再撤,最后撤到广西老家。
东南和两广解放后,国军方面又幻想以重庆、成都等地为中心,割据西南。可是当解放军进攻时,对方又避免与解放军决战,尽量后撤,结果落得个被全歼的下场。
渡江战役,国军不硬抗解放军,而主动撤退是重大战略失误。
本来已经经营很久的工事不利用,轻易放弃,再后撤匆匆建立新的防御体系。匆匆新建的工事,哪有刻意经营的工事管用?
既增加了防御成本,又增加了防御难度,所以事实看来,长江防线守不住,哪条防线也守不住。而一而再再而三的主动撤退,进一步动摇军心。
国军在东北华北和华东大败亏输,本来国军士兵就畏敌如虎,再一主动撤退,则更成了惊弓之鸟,哪还有战斗力。就好比淝水之战时,前秦军队的主动后撤,演变成了大溃败。
49年的国军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情况。防御计划本来制定好好的,却不去认真执行,首鼠两端,基层军官无所适从,这样损失更大。还不如一开始就制定逃跑计划,实力会保存更多一些。
如果南方的国军按计划抵抗解放军的进攻,层层阻击,可能最后也是失败,但是会给我军带来较大麻烦,延长国民政府的寿命。
这种情况未能出现,因为当时国军各派系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够打败解放军,只寄希望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出兵援助。(这个说法很陌生,但在40年代后期是很流行的)所以他们要保存自己的实力,在下一轮的权力争夺中,增加自己的筹码。
保存实力,是新老军阀们的一贯做法,尤其桂系的实力当时还比较突出。既然是军阀,就有这一特性,在国军的最后关头,各派系仍然保持这一特性。
由于国军一触即溃,只顾着后撤,所以解放军在渡江之后的东南华南西南大追击中,打的异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