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这也标志着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人自持武力,更是嚣张的提出了“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国家危殆,一个包括了农民、工人、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抗日民族战线也旋即建立。
而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战场。
其中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分别为115师、120师和129师,每个师设正、副师长各一位。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这样的阵容可谓是极其豪华。
而在六位师长中,也更是有五位在日后的新中国第一次大授衔中被授予了元帅军衔。但这其中却也有一位“失意者”,他就是萧克将军,只是被评为了上将军衔。
不过晚年时期的萧克将军,却担任了副主席之要职。同时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萧星华还成为了将军。
1907年,萧克出生于湖南嘉禾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
这也让他能够接受很好的教育,而生逢乱世深受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理念影响,也让他萌生了投笔从戎的梦想。
1925年,18岁的萧克投笔从戎。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他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并加入了共产党。继而参加了北伐战争,成为叶挺部队的一名连长,经历了实战的磨砺,他也快速成长起来。
而在四一二事变爆发后,他果断参加了南昌起义。
在起义部队被打散后,萧克带领连队在广东揭阳汤坑和海陆丰地区遭到敌军的伏击,他和少量战友成功突围,返回湖南农村继续开展斗争。
1928年,萧克带领队伍奔赴了井冈山,成为湘南起义部队中第一个与毛主席会师的。
之后他在战场上多次立功,到1934年1月,年仅27岁的他已经担任了红六军团十七师师长。面对敌人的围剿,他多次出奇制胜。
一次战斗中,他发现敌人的飞机总能准确把炸弹扔到红军阵地上,而对面的敌军阵地则完好无损。
他仔细观察后,发现了其中的“窍门”——原来国民党部队在阵地上铺设了白布,用以区别敌我。于是,萧克也来了一招以假乱真,在我军阵地铺设了白布。敌人的轰炸机由此误认为之前炸错了,于是就炸了国民党军的阵地。
此番战例在萧克将军用兵的履历中并不鲜见,而在之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率领红六军团转战多地并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合,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在1936年时,萧克已经担任了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
抗日战争期间,在担任120师副师长之外,他又相继出任了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等职。
期间也指挥了承德战役、叶赤战役、正太战役、怀来战役、石家庄战役等一系列战役。
1949年5月他去第四野战军任职,带领部队一路南下,推动了武汉和湖南的和平解放,并歼灭了在中南地区盘踞多年的敌人,让湘、鄂、赣、粤、桂等省得以快速解放。建国后,他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
从资历、职务等级、履历而言,萧克都是元帅乃至大将的强有力竞争者。
但是,最终他的军衔却只有上将。究其原因,很多人也推测是在红二军团时期犯了错误之故。
而对于萧克的军衔,毛主席也觉得有些委屈,公开说:“委屈你了!”,但也只能如此。
不过对于厉兵秣马的他而言,却反倒很是淡然。虽然没有评“为了新中国,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能活下来,还参加了评衔,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心胸之宽广,令人钦佩。
十年期间,他也遭到了打压,期间他担任了军政大学校长等职务。
1980年,萧克将军增补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担任了中顾委的常务委员。
而作为将军的儿子,他的小儿子萧星华(萧克和夫人蹇先佛共生育过三个孩子,他也是三个孩子中唯一活到和平年代的孩子)也与父亲一样投身行伍,并成为了一名武警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