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退台湾是谁指点的?又是哪位高人建议毛主席先收台湾的?

野史记录 2024-05-28 21:06:33

1949年12月13日23时,蒋介石颓然的登上了停在成都凤凰山机场的专机,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他的专机迅速升空飞往台湾。在这个夜晚,蒋介石无奈的以失败者身份逃离大陆,败退台湾。

败逃

蒋介石在这天晚上的逃离,虽然略显狼狈,但总体而言还算是从容,因为他在不久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退路,派自己的心腹爱将陈诚先一步抵达台湾控制局面,为的就是这一天到来时,他依然能有一个安身之所。

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军的溃败之势已经非常明显,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对此都有觉悟,纷纷将家眷和资产转移,替自己准备后路,却忽悠那些底层官兵替继续他们卖命。蒋介石差不多也是同样的做法,只不过他忽悠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办法并不高明,因此没能起到什么效果,也就只能尽早给自己寻求后路了。

蒋介石当时有三个选择,一个是仍然有数十万精锐部队的大西南,一个是四面临海的海南岛,最后一个便是台湾。

面临这三个选择的时候,蒋介石已经略显颓然,身边可信之人陆续减少,昔日有着“总裁智囊”之称的陈布雷,也早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久选择自尽。到底该选哪一处为自己的退路,蒋介石很为难,因为三个地点各有利弊。

彼时的大西南,仍有胡宗南的精锐部队,以及宋希濂兵团,若是凭借这些兵力固守,再加上西南易守难攻的地利优势,不是没有可能保住一片立足之地。而海南岛呢?地理环境更加特殊,可以配合海军优势协助防守,解放军可能短时间里也无法攻破,而且因为海南岛四面临海,若情况不妙,蒋介石随时可以逃走,没有性命之忧。

至于台湾,优势自然非常的明显,广阔的海域可以隔绝很多攻击,对当时海上力量不是很强大的解放军而言,想要攻打台湾的难度不小,自然也就给蒋介石增加了保命的本钱。但蒋介石不甘心做这个选择,因为他始终想着的是伺机“反攻大陆”,台湾与另外两个地方相比,显然不是一个实现“反攻大陆”的好选择。

张其昀

蒋介石犯难之际,找到了自己的老乡张其昀,向他询问了这个问题。张其昀是著名的史地专家,对历史和地理有着很深的研究,曾在浙江大学任教,后来陈布雷死后,受蒋介石之邀来到蒋介石的身边,接替陈布雷成为蒋介石的智囊。

对于蒋介石当时面临的选择难题,张其昀有资格也有能力回答。在张其昀看来,西南虽然仍有数十万精锐部队,但国民党军失败是大势所趋,曾经在解放军没有成气候之时,胡宗南就毫无办法,如今解放军士气如虹,胡宗南就能抵挡得住吗?

至于李宗仁支持退守大西南,则完全是出于私心,毕竟李宗仁在西南的影响力颇高,一些特定地点的影响力甚至比蒋介石都要高,一旦退守西南,且不说能不能守住,即便守住了,蒋介石的地位也未必就能保住。

同时,张其昀也反对蒋介石退守海南岛,虽然海南岛有一些地利条件,但不要忘了当地人的民心,还有那支在当地极具影响力的琼崖纵队。

这是一支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队伍,与当地百姓军民一心,立场也十分坚定,即便蒋介石能够压制琼崖纵队,也要面临琼崖纵队的长期游击战,这样的消耗战会让退守海南岛的国民党军不断削弱实力,又如何能够抵挡住解放军潮水般的攻势呢?

因此,蒋介石最后的选择只能是台湾。因为解放军想要攻打台湾并不容易,毕竟解放军强大的是陆军,而进攻台湾需要海军和空军。再加上这样的做法符合美国利益,会得到美国的庇护,蒋介石将会更加安全。

至于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计划,完全可以让胡宗南继续守住大西南,为日后实现计划当跳板。事后证明,美国的第七舰队确实阻碍了我军第一时间收回台湾,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其昀的建议是正确的。但从这个决定给我国造成的影响和麻烦来看,这个决定又错的离谱,完全是一个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做出的决定,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都是遗祸不小。

杨杰

另一边,有高人提前意识到收台湾的重要性,早在渡江战役打响之前,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言简意赅,先取台湾,再攻西南。从当时的战局来看,解放军已经呈现出势如破竹之势,解放全国已经成为必然。

在这个时候,能够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局面,并提出先收台湾的建议,这样的眼界就已经不俗。给毛主席写这封信的人叫杨杰,曾任陆军大学校长,跟随孙中山先生多年,是老一辈革命者,被外国人誉为“中国三个半参谋长”之一。

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蒋介石自然希望能够得到杨杰的支持,但杨杰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十分坚定,对蒋介石的做法十分反感,因此始终没有与蒋介石走到一起。蒋介石是一个独裁者,既然不是同路人肯定不能相容,杨杰很快就成为边缘人物。

随着解放战争打响,杨杰与蒋介石越走越远,当时间来到渡江战役前夕,杨杰敏锐的意识到蒋介石有逃往台湾的可能性,这才写信给毛主席。因为蒋介石逃往台湾,不仅仅是跑路这么简单,这样的选择相当于将自己绑在了美国利益的战车上,所以很有必要提前断了他的路。

事实上,这个建议也确实是正确的,可惜当时的时机不是特别成熟,毕竟这么大的决策需要实际的物质基础,而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接连打大仗,位置距离台湾又远,如此规模的大军调动,根本不可能像游击队一样随时转移。

所以,想要收台湾必须还要静待时机成熟,毛主席非常认可杨杰的观点,也决定在时机成熟后第一时间收台湾。遗憾的是,我军当时的海军力量十分有限,甚至还有不少木船参战,在美国人第七舰队入侵时,没办法打赢这场仗。

而杨杰在写完这封信以后,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对多为国民党将领劝降,因此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被蒋介石派出的特务暗杀在家里。

3 阅读: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