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截了当地说,强烈建议过年别再走亲戚了!
平日里大家仿佛人间蒸发,毫无往来,就盼着过年这一回碰面,说的话不冷不热,还总有人爱打听那些你丝毫不感兴趣的家长里短,除了无趣,就只剩尴尬。
再者,压岁钱简直是个沉重的负担。
给多了,自身经济实力不允许;给少了,又怕遭亲戚嫌弃,好像给少了就是对人家不尊重。
还有礼品,买得不好怕被挑剔,买多买贵了自己又心疼,横竖都难遂人意。
就拿张姐来说,她今年38岁,在一家普通公司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拿着不算高的薪水,每个月还完房贷、车贷,再加上日常开销,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平常联系密切的也就是姨妈舅舅和自己娘家这边的人,毕竟大家知根知底,相处起来也自在。
可其他一些远房亲戚,一年到头都没什么联系,平时连个电话都没有,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然而,每年春节,按照当地习俗,她都得去给那些爷爷奶奶辈的远房亲戚拜年。
虽说一年就这么一次,可每次去都得精心准备四样礼。
张姐每次去超市挑选礼品时,都要在货架前徘徊好久,看着那些价格不一的商品,心里纠结得很。
买便宜了,怕亲戚嫌弃,说自己不懂事、小气;买贵了,又实在心疼钱包。
最后咬咬牙选了自认为性价比还不错的礼品,可即便这样,去亲戚家的路上,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生怕亲戚不满意。
更让人头疼的是,每年那些亲戚来她家,都是拖家带口,一家好几个孩子。
孩子们一进门就像脱缰的野马,在屋里上蹿下跳,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张姐还得满脸堆笑地招呼着。
到了给压岁钱的时候,每个孩子最少得给50块。
看着那一张张递出去的钞票,张姐心里直滴血。就这么一来一往,每年光是给这些亲戚的礼钱和压岁钱,至少就得2500块,这几乎是她小半个月的工资了。
张姐实在是苦不堪言,她抱怨道,过年总共就放那么几天假,本想着能好好休息休息,或者陪陪自己的小家庭。
可客人来了家里,她得像个陀螺一样忙前忙后,准备饭菜、打扫卫生,精心招待。
自己还得去别人家走亲戚,路上来回折腾,到了亲戚家还得应付那些不咸不淡的对话。
这一来二去,所有时间都耗在这上面了,假期结束后反而比上班还累。
张姐也承认,亲戚间适当走动本无可厚非,可她就是打心底不喜欢这种走亲戚的方式。
她就只想去自己娘家,还有老公的姨妈舅舅家,在那里,她能感受到真正的亲情和温暖,大家坐在一起唠唠家常,轻松又自在。
而其他远房亲戚,每次见面聊天都尴尬得要命,除了问些“工资多少”“啥时候升职”之类让人不舒服的问题,就没别的话题了,真还不如不去。
其实啊,走亲戚这事儿,得区别对待。
关系好的,平常大家都忙,难得见上一面,趁着过年聚聚,热热闹闹,倒也挺好。
但要是关系不怎么样,就真没必要硬凑在一起。
走亲戚又不是什么硬性任务,完全看个人意愿,没必要强求。
有时候你自己不想去,家里老人却念着往日交情非要去,那你把老人送到亲戚家门口,自己不进去便是。
再看看今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亲戚自然会越来越少,走着走着,亲戚关系也就淡了。
像一些远亲,着实没太大走动的必要。
根据一项针对1000个家庭的调查显示,有60%的家庭表示,与远亲一年仅见一次面,且见面时交流内容多为表面寒暄和打听隐私。
一见面就打听你各种事儿,话都说不到一块儿,半句都嫌多。而且这些远亲,基本上往后也没什么来往了,下一辈的孩子即便见了面,恐怕都互不认识,这还有啥走动的意义呢?
但像兄弟姐妹这种关系,那可是血浓于水,要是关系好,逢年过节聚一聚,享受享受亲情,倒也温馨。
可话说回来,很多时候亲戚关系真的挺庸俗。一个个都想着从对方身上捞点好处,要是捞不着,那脸色变得比翻书还快。
甚至有时候,生活中那些让人头疼的麻烦,追根溯源,竟是亲戚造成的。
有研究表明,在因人际关系导致的生活困扰中,亲戚因素占比高达20%。你再瞧瞧,有时候亲戚对你还真不如朋友真诚。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自己要是没本事、没实力,就算天天走亲戚,又有什么用?可要是你有能力、有地位,根本不用你主动走动,亲戚们自己就会不请自来。
人活到一定岁数就该明白,当你有钱有地位时,身边那些忙着巴结、亲近、追捧你的人,个个都自称是你的亲戚;
可一旦你一无所有,你们就跟陌生人没什么两样,谁都不会多看你一眼。
亲戚之间,说白了就是个赤裸裸的名利场,势利、庸俗、捧高踩低,这些才是常态。
所以啊,别再把亲戚关系看得太重,也别在乎他们是否理解你,这些统统都是浮云。
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应付亲戚上,不如养精蓄锐,好好提升自己。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你还别不信,到了一定年龄,你就会发现,所谓的亲人,其实也没那么亲。
要是你没办法给他们带来利益和价值,在他们眼里,你可能连陌生人都不如。
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嫌你穷,怕你富,恨你有,背后还笑你无。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的人,就算不走亲戚,那亲戚关系看着也亲;没钱的人,就算去走亲戚,也只会遭人嫌弃,我们得认清这现实!
没有必须走的规定,怎么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