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2015年,已迫在眉睫?

大渔的江湖 2023-11-20 22:25:47

今年的双十一,以往的热闹没了,倒是越发的冷清!

单从数据,愿意消费的金额下降了一半,比较通俗的说法,是大家对于日本式衰退的担忧,是对未来各种的不确定性,更有甚至,是对中美竞争的悲观,才尽可能的缩衣节食。

但以上这种说法,都不够全面。

客观的说,面对此种情况,有形之手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只是效果嘛,大家看这样图就明白了,社融每次都是回升了几个月,之后再度下滑,为什么会如此?用一句,可支付现金流接近枯竭,就足以概括当下的情况。

对比经济近5%的GDP增速,M2的增速已经高达两倍,不少人或许会下意识的觉得,这水龙头的开的太大了,不是的,M2只是货币的周转速度,和基础货币是两个概念,同时作为流通现金,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的M1,徘徊在低位已经很久了。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率的假设,M2的周转速度虽然很快,但没有流通到实体,我个人猜测,可能和之前某些企业遗留下的债务,有极大的关联,但是这么一搞,M2看着很高,实则从银行出去的银子,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了银行,进而导致信用通道,始终没有往下打通。

再一个,很多时候银行降低了贷款要求,是希望企业多贷款,之后多招人多生产,问题是,经济不好的时候,想贷款的手里没有抵押物,又或是抵押物的价值大降,银行是不愿意过多放款的,毕竟放出去容易,收不回来可就成了坏账,到时必然需要有人背锅,所以有时有形之手说要无差别贷款,底下的有自己的心思,也不是不能理解。

有抵押物,有能力贷款的,现金流又比较充沛,你就是上赶着送钱,可如果他察觉到市场需求,不足以拉动他所生产的商品,和你踢皮球,贷款后,麻利的跑去吃利差,你也没什么好办法!

上述说的还是生生端,消费端更不用说了,房价的持续下降,并没有如某些人所想的那样,将买房的资金,全部用于其他消费,注意,这里说的是全部,餐饮,旅游,家电,汽车,白酒,虽说是有所增长,但在总量上,远不如往年,更比不上房子。

只是,大家都这么搞,就形成居民消费不足,企业也没了生产动力,CPI和PPI双双下降。

所以如何打通往下的信用通道,尤其是居民端,确实是个大问题。

取消所有抵押物,直接发钱,不少人对此倒是有很高的期待,理由也很充足,美国,欧洲都发了,通胀是高了,但是普通人拿到了真金白银,总归还是赚的。

这里呢,我就明说了,这条路绝对不可行!

发少了没用,发多了,我们的货币,在没有取代美元欧元之前,大部分还是在国内流通,而通货膨胀的速度则取决于货币总量,货币乘数,以及商品制造。

假如货币发行的总量足够大,货币乘数又在极短的时间内,流通在整个经济,同时,商品的生产,又无法短时间内迅速供应,那么可以想象,普通人一开始是受益的,但发下来的钱,犹如无根之水,只有哗啦啦的流出,看不到一点流进,要不了多久,物价就会以百分之几十,百分之几百的速度狂奔,金融资产,也会和开了发动机似的,成倍成倍的转动,并且大家想花钱的心理越急迫,物价和金融,流转的速度就越快。

最终受益的是谁?其实也不用多说,普通人没有太多的生产资料,也就没了转嫁通胀的能力,等到钱花光了,他们会惊讶的发现,除了更高的通胀,更高的资产价格,一切又都回到了原点,此时,如果某些人又觉得没钱了,是不是又该嚷嚷着要发钱?

理智的说,发钱来维持经济,并没有一些人想的那么美好,观察下美国就该清楚,坐拥美元,可以采购全球物资,都迟迟无法解决通胀,不是已经间接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写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或许会觉得,这样下去,岂不是没有办法了?

其实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何让更多的人有序,有抵押物,且相对以较小的后遗症,获取更多的现金流。

2014年到2015年,和现在是非常相似的。

当时,需求侧,供给侧,双双不振,美联储同样也开启了加息。

但是咱们这里,在棚改之后没多久,就是长达三年的房股双嗨。

当然,这招也没少挨骂,但是咱们先暂时抛弃情绪,仔细的回忆过去,当时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作为一个偏生产型的超大型国家,从进入工业化那天起,就一直有一个问题如影随形,该如何解决永远过剩的产能?

这个问题也不是我们独有的,工业革命后,英国开着铁船,架着大炮,满世界的找市场,英美战争后,获得独立权的美国,依旧将英国视为最重要的国家,以期待英国可以进口更多的商品,无一不说明,只要是工业国,都会有这个问题,想要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只有掌管了世界货币的主导权,才能以无限的纸币,催动无限的需求。

因此,一个时代内,需求型国家总是极少,生产型国家反而较多,两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补,2015年前后,美联储开启加息的同时,也间接压制了需求,而我国作为最大的生产国,则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需求滑落,生产过剩的问题。

此外大家一定要注意,有形之手能够发力的地方,多数是偏向于生产端,假设大家只期待于有形之手出手解决一切,短期内是没有问题的,长期,也就二三年后,大量的工程,商品,钢材或因质量,或因超出了市场需求,变得无人问津,随之而来必然是比发力前,更为庞大的生产过剩,因此想要刺激的后遗症相对较小,只能双管齐下,一手解决供给,一手拉着需求,让供给和需求,能够有效匹配。

我们在回头看看2014到2015年,消费不振,产能过剩,外需不足,论形势之严峻,天天喊着要完的声音,和今天也差不了多少,但是有形之手“巧妙”的通过大规模的棚改,将财政刺激的路径,从以前的基建,公路,非常丝滑的转移成了居民最稀缺的购买力。

之后,这笔“凭空”得来的巨款,又“正巧”赶上首付大降,利率大降,此时你就算不去买房子,也可凭借巨增的可支配收费,将以前纠结了许久的大额商品,一股脑的买回家。

如此,通过这种迂回的方式,供给和需求的大循环,被彻底的打通,整个市场也迎来三年的高景气,当然,这种方式,也正如我之前所说,只是相对不错,痛骂这是个损主意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内部形势,如果想不出其他办法,又什么都不做,那后面大概率就是超大版东南亚危机,90%以上的普通人都将一贫如洗,反之,这个有点损的主意是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也让一部分人承担了后果,但确确实实的缓解了问题,为我们又争取到了8年的时间。

所以有时不论普通人亦或是有形之手,极端的环境下,能够选择的都是有限的,选出的结果,也只是相对没那么糟糕!

时间回到2023年,相信大家都能感觉到,现在面对的问题和2014年底,2015年初,几乎没什么区别,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假设,之前虽然发了不少力,但多数只是减轻大家的消费成本,并没有有效的补充大家缺少的购买力,结果自然也是显而易见!

最后总结一下,未来一段时间,大家应该要关注几个重点。

1,美债美元,是否持续下降,或中断上升趋势,我国货币,是否可以持续保持升值。

2,为增加流动性,减少成本,国内开始降准降息。

3,北向资金是由流出改为流入。

如果以上三点都得到了满足,但是经济依旧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迟迟无法脱离眼下的循环通缩,彻底打通整个消费循环,那么2.5年到3.5年的小型周期的最后时间段,就会到来,为了避免更大规模的破产和事业,复制2015年,将是不得不做的事,只是这次会通过什么方式,将购买力,再次丝滑的转移出来,可就不得而知了!

4 阅读:3040
评论列表
  • 小鹅 139
    2023-11-22 21:17

    不要脸的商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骗你花钱买一堆无用的东西放在家里

  • 2023-11-21 12:30

    2015年那会房价可是大涨,我这小县城都从8000涨到一万二,还不是最高价,难道经济复苏就靠涨房价?

  • 2023-11-21 14:09

    不想干活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 2023-11-21 13:01

    没啥可比性,恒大那时没雷。国际形势更不要

  • 2023-11-21 16:49

    我不想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所以存点钱尽量早点退休!

    用户12xxx52 回复:
    存钱速度架不住物价上涨的速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