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重启了分封制度,并一口气分封了20多个藩王;目的就是为了拱卫大明江山,因为用自己人更加放心。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建文帝朱允炆继位;登基之后的他开启了“削藩”运动,按理来说,这是朱元璋生前定下来的制度,为何朱允炆却要打破祖制,执意削藩呢?
其一,消除潜在威胁朱元璋在世时,诸王以叔父为尊,对年轻的朱允炆并不太看好,尤其是他的四叔朱棣,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或许在朱允炆心中早已产生了削藩的想法,只是不动声色而已。
况且朱元璋早就将武将集团悉数翦灭,留给皇太孙的人才已然不多;加之藩王们的权力很大,如果不削藩,那么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做大,进而威胁皇权。
因此,削藩不得不成为朱允炆登基后的首要任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太过年轻,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做出成绩。其实不然,若等藩王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到那时再削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其二,大臣建议建文帝有意削藩,就必须要有人支持,否则也很难进行下去;好在朱允炆麾下的百官,如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支持,这才使得他的削藩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登基第一年,建文帝就连削五位藩王,随后将矛头转向了燕王朱棣;只可惜,朱棣并非囊中之物。朱允炆不仅没有占得丝毫便宜,反而还被朱棣打败;并最终丢掉了江山,就连他本人,也不知所踪。
如果建文帝不那么着急,或许事情还有缓冲的空间;至少也得等藩王反心已露,这个时候在出兵削藩就名正言顺了,也许胜算更大。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所以被叔叔抢呗[哈哈笑][哈哈笑][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