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春天回暖之时,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蚊子踪影。每到蚊子肆虐的时候,驱蚊就是家家户户的一个问题。
相信大家一定注意过,当一群人在一起时,总是有的人被叮咬的很惨,而有的人几乎不会被咬。我也是比较招蚊子的体质,每次看到朋友风轻云淡的凡尔赛他很少被蚊子咬,就好气啊。
当然,绝大多数人在夏天,总归是会被蚊子“光顾”的,只是次数多少的区别罢了。
如果一个人不太招蚊子、或者是被蚊子叮咬后并不觉得特别瘙痒的人群,是不是就相当于“金身护体”,不需要在意蚊子叮咬的问题呢?
为什么有人不招蚊子
对于蚊子为什么更加“青睐”某些人,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说法。
有些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些则属于认知误区。
蚊子相关的科普和误区
科普
误区
蚊子是分不出血型的
不同种蚊子不同时间段活跃
穿深色衣服更招蚊子
新陈代谢高的人更招蚊子
O型血更招蚊子
蚊子只在晚上活跃
女性更招蚊子
蚊子吸人的血是因为饥饿
科学界关于蚊子的认知是不断进步的,即使在今年,还有不少关于蚊子体内的“雷达机制”是如何发现、定位人体的新发现。
总的来说,蚊子是通过二氧化碳的浓度、人体汗液挥发在空气中的气味分子、温度及颜色来找到我们的,其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汗液挥发是影响蚊子觅食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孕妇和胖人更招蚊子,因为他们身体的新陈代谢排出的二氧化碳更多、出汗更多,因此更容易被蚊子识别。
因此可以知道,所谓“不招”蚊子的人,只是相对他人新陈代谢更少等原因,在蚊子有更好更明显的选择时,这些人就被蚊子忽略了。
还有种情况,是同样的蚊子,有的人被叮咬后不像他人那么痒,甚至都没有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和皮肤敏感度不同,有些人被蚊子叮咬后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有些人则会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此外,蚊子叮咬的时候会注入唾液,唾液中的一些成分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也可能是某些人没有对这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被叮咬后有多难受,也和个体的忍耐程度相关。
那么,不招蚊子、不怕蚊子的人,还需要防蚊、驱蚊吗?
蚊子传播的疾病与危害
答案是需要的。
因为蚊子在吸血的过程中,是有可能传播病毒的,这类病毒,也被医学界称为“蚊媒病毒”。
蚊媒病毒大概有十几种,常见的有四种:登革热、疟疾、乙脑、黄热病。
常见的蚊媒病毒
纹媒病毒
登革热
疟疾
乙脑
黄热病
感染途径
伊蚊叮咬
蚊子叮咬、寄生虫感染
蚊子叮咬
蚊子叮咬
重症表现
病死率万分之三,肝炎、心肌炎、尿毒症、肝肾综合征、等
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
脑膜炎、脑炎、脑水肿、脑坏死
高热、出血、肝功受损、肾功受损
以上四种病症之中,疟疾曾在我国古代造成过非常严重的后果,不过现代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发病率逐年减少,并且也有相应的疫苗;
乙脑病毒,由于我国将乙脑疫苗列入一类、二类疫苗中,相信有孩子的家庭应该都带孩子打过乙脑疫苗,在我国还是有广泛的防护基础的;
黄热病,多发于世界其他国家,如非洲等。在中国病例非常稀少,2022年,北京才报告了首例收入病例,因此可以暂时不用担心。
唯独登革热,登革热无特效治疗药物,也无疫苗预防。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登革热病毒Ⅰ~Ⅳ型通过伊蚊传播。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
登革热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疾病,超过125个国家成为登革热地方性流行疫区。迄今为止,全球每年登革热的发病率估计波动在0.5亿到2亿之间,制图法评估发病率则接近4亿.
我国广东、云南、福建和海南省已经发生过登革热疫情。
2010年以前,我国登革热爆发的主要地区多为南方边境身份,如广东、广西、云南等,随着气候变化,我国蚊虫的分布范围正不断向北、向西扩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随着蚊虫分布范围的扩张,我国登革热的发病率也呈现出地域性扩散、向高纬度扩散的趋势。近年来,江西、山东等地也曾出现过登革热疫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的持续建设,使得登革热有了“可乘之机”。瑞丽市因与缅甸边境贸易日益频繁,流动人口激增,自2013年以来,瑞丽市每年都会发生登革热疫情暴发,成为当地主要的蚊媒传染病,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健康。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自1978年以来,我国每年都会报告登革热病例,该病呈现间断性流行,每隔4~7年就会发生一次流行趋势。该病主要发生在20~60岁的人群中,男女发病比例相近,且4个血清型均有流行,但以1型为主。虽然自1997年以来,登革热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从2013年开始,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在2014年,流行规模更是达到了自1986年以来的新高。截至11月23日,广东省登革热发病人数已经达到了44894人,而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广州市海珠区仅已报告登革热病例517例。
不仅病例报告有逐年增多之势,并且登革热初期表现很少,不易被人重视、察觉。据英国统计,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未被及时识别的情况是广泛的。
既然蚊子能携带这么多病毒,那么,有没有可能彻底的灭绝蚊子呢?
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来看,彻底灭绝蚊子是不现实的。
根据科学和考古研究,最早的人类骨骼可追溯到大约400万年前,而蚊子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超过1亿年。蚊子是我们身边为数不多的,和恐龙同时期却幸存下来的生物。
在繁殖方面,一对蚊子可以在几分钟内产下至少200个蚊卵,这些卵在24小时内就可以孵化。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未来长期和蚊子共存的可能。
既然如此,为了身体健康着想,避免被蚊媒病毒感染,每个人都必须做好驱蚊。
驱蚊原理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驱蚊产品,还是以蚊香、电热蚊香液液等产品为主。
虽然近几年,如避蚊胺、驱蚊水之类的产品逐渐被消费者接受。不过如避蚊胺、驱蚊液等产品,需要涂抹在皮肤上,并且只有室外驱蚊的效果,无法杀死室内的任何一只蚊子。类似于一个隐身咒,外出涂抹下还行,真正论及室内驱蚊,还是靠蚊香等产品中的有效成分: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其实是人工合成了来自大自然除虫菊所分泌的一种酯类化合物,天然就是仿自然界植物成分所制备的。除虫菊由日本率先研究的对驱蚊有良好效果某种菊类植物,通过对其除虫有效成分的研究,这才诞生了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类(菊酯类)物质在灭蚊、杀虫上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属于是见效极快,毒性极低的产品,也是目前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最佳平衡的除虫化学剂。
那么,拟除虫菊酯的驱蚊原理是什么呢?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蚊子的Na+钠离子通道闭合,影响钠离子的正常传递,蚊子神经系统持续异常兴奋,使生物体麻痹直到消耗殆尽。
这里跟大家简单解释下钠离子通道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生物控制躯体是靠自身的神经系统。生物对外界感知和行动,都是靠神经系统传递电化学信号来完成。这里传递的就是电离子,如Na+钠离子、K+钾离子等。
钠离子、钾离子在细胞内进进出出,造成了细胞膜表面的电压变化,从而实现了神经电信号的传递。
钠离子在细胞中进出的通道,就是所谓的钠离子通道。既然钠离子进出,会导致细胞的电位变化,所以让钠离子随便进出可不行,通过神经细胞膜表面有两道门:激活门、失活门来控制钠离子的进出。
神经细胞膜上自有一套精妙且复杂的进出机制,利用钠离子通道的打开、闭合,从而实现信号传递、控制躯体等行为。
拟除虫菊酯可以精准的影响蚊虫体内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有效抑制蚊虫钠离子通道闭合,使得钠离子通道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最终导致蚊虫神经麻痹。
由于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钠离子通道与昆虫的有很大差异,所以拟除虫菊酯只作用于昆虫,对人类和哺乳类动物都几乎没有影响。
有效驱蚊方案
回顾上文,我们讲述了蚊虫的危害以及驱蚊的原理,接下来无非就是选择立足科学研发的驱蚊产品就行了。之所以加上科学研发四字,是因为近几年驱蚊市场良莠不齐,大量网红驱蚊贴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滥竽充数的厂家。
我家里包括单位,都是用的榄菊家的驱蚊产品,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室内无蚊子。
一种是适合在家里,以及办公室使用的,榄菊电热蚊香液。
这款蚊香液,是通过美国昆虫毒理学教授认证的拟除虫菊酯类产品,能够有效抑制蚊子Na+钠离子通道的关闭,长效驱蚊的同时,对人体没有损害。
尤其是产品特意做的是无香无味款,不含其他乱七八糟的香精等添加剂,只要正确的插在电源上,全家老小都会受其保护;办公室里用这个,可以保证一整天的长效驱蚊,这是可燃蚊香、驱蚊水等产品,根本做不到的长效持久。
还有一种就适合南方的朋友,尤其是夏季各种蚊虫奇多的。
就是榄菊家的18种害虫杀虫气雾剂。
这个产品,之前我们做志愿者时,都是会提前在学校各个角落喷好的。尤其是它杀虫的范围特别广,足足有18种(蚊子、苍蝇、蟑螂(学名蜚蠊)、蜱虫、臭虫、跳蚤、蚂蚁、尘螨、蛾蠓、麦蛾、印度谷螟、黑皮蠢、玉米象、赤拟谷盗、谷蠢、锯谷盗、锈赤扁谷盗、烟草甲),在夏天,可以轻松将蚊子、苍蝇、蟑螂等虫统统杀死。
有了它不需要再买其他的除虫产品,可以养成隔一段时间,就给家里做一次驱虫的工作,将气雾剂在房间里喷一喷,保证家里长期不受到蚊子的“打扰”。
说起榄菊,也是一个四十一年的国民大品牌了。
近年来,国家一直考虑蚊子问题的相关治理。2022年,有人大代表提议全面消灭蚊子,虽然并未通过,不过卫健委答复未来将采取新的手段,对蚊虫进行防控。
多年来,榄菊凭借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一直走在蚊香类产品的销量前列。
榄菊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已获得授权专利111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燃烧型蚊香及其制备方法》更是荣获中山市专利金奖。
可以说,对于榄菊这样的企业,我们可以抱有基本的信任。如果您之前没有用过榄菊的产品,强烈建议可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些产品回家试试,相信我,你会发现这些产品有多好用的。
那么今天就聊到这里,各位读者老爷们,求求给个关注吧~我会持续带来更多产品的调查和使用报告,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