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叶嘉莹去世: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幻翠聊文化 2024-11-26 03:49:55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走了。

这个世界,还有谁会像她一样讲古诗词?

著名诗人席慕容听了叶嘉莹的课,赞叹不已:

“听老师讲课时,觉得老师是个发光体。”

作家陈映真说:

“她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旧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

作家白先勇也说赞叹:

“听叶先生讲杜甫的诗,五十年后依然感动,我想叶先生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今天,她走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讲课去了,此后,那个世界又该多了几分诗意。

01

1924年,中国近代最杰出的几位女性艺术家都各有各的命运,吕碧城41岁,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两年;

林徽因21岁,风华正茂,正在留学国外;

萧红13岁,还在上小学,正在学校努力学习;

正是这一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叶家门楣光大,大门上方就写着“进士第”三个大字。

这个家庭,与纳兰性德还有渊源,叶嘉莹也曾说:

“我与纳兰同里籍,更同卧子共生辰。”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知书达理,热爱诗词,叶嘉莹也从小就接受诗歌熏陶。

当她还是一个小不点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磕磕绊绊地认字,父亲写得一手很好的毛笔字,一边教女儿读,一边在纸上写。

汉字有很多多音字,每当遇到多音字,父亲先将读音告诉她,然后引经据典,将每种意思都告诉她。

小时候的叶嘉莹,虽然对有些话不理解,可是她记住了父亲对学问的认真严谨。

多年后,站在讲台上,她也和父亲一样,对学问非常严谨细心。

父亲出生在旧社会,却并不守旧,而是与时俱进,他不仅教叶嘉莹学习汉字,也教他学习英文。

还亲自为叶嘉莹订购了一份儿童杂志,里面不仅有翻译的文章,还有西方名胜风景图。

虽未出家门,她却已经开始看世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成了这个世界的过客,我们会看到很多风景,有些风景,会成为我们内心的某些东西,帮助我们对抗这世界的无常。

02

叶嘉莹有一个喜欢写诗的伯父。

当她学会认字之后,伯父就鼓励她写诗:

“我喜欢读诗、写诗,主要是受了伯父的影响和培养,在我学习文言文的同时,伯父就经常鼓励我写一些绝句小诗。”

有一次,翻开唐诗,读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叶嘉莹的脑海里,浮现出大雪天父亲的身影。

每逢下雪天,父亲就喜欢吟诵: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叶嘉莹虽不同其中深意,却觉得这样很美。

后来,伯父告诉叶嘉莹,这两首诗的不同,王之涣站在高楼上,眼界高远,胸襟开阔,父亲的吟诵是心里的感慨,这是两种不同的意境。

在伯父的影响和教育下,叶嘉莹的古诗词知识也渐渐积累起来了。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感动另一个灵魂。

家人热爱古诗词,这种热爱影响了叶嘉莹,古诗词的美感摇动着她的心,让她心中生出了一个隐隐约约的梦。

11岁,她开始写诗。

年少的她,没有丰富的经历,家中院中精致,就常常成了她口中诗句。

窗前翠竹,阶下黄菊,院中蝴蝶,墙角鸣虫,都成了诗。

记得年时花满庭,树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春日百花盛开,院中石榴花和枣花绽放,她说:

一庭榴火太披猖,布谷声中艾叶长。

初夏心情无可说,隔帘唯爱枣花香。

16岁,外曾祖母去世,叶嘉莹写挽联:

忆往昔觅枣堂前,仰承懿训,提耳诲谆谆。何竟仙鹤遄飞,寂寞堂帏嗟去渺;

痛此日捧觞灵右,缅想慈容,抚应呼咄咄。从此文鸾永逝,凄迷云雾望归遥。

人生无常,诗歌虽然不会给我们带来一碗米饭,可是却能让我们在这无常的人生面前,去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我们更有力量面对这无常的人生。

03

丰富和优雅的人生,一半是书籍支撑起来的。

叶嘉莹很喜欢读书,读得也很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等。

她读得入迷,白天读不够,晚上点灯熬油继续读。

有时候,母亲半夜醒来,发现叶嘉莹房间还亮着光,知道她还没睡觉,就催她赶紧睡觉。

叶嘉莹不愿违逆母亲,就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

热爱读书,让她的国文成绩很好,因此,她准备大学学国文。

1941年,叶嘉莹如愿以偿上了大学。

在大学,她依旧热爱读书,浑身诗意,有时候,她约上另一个女孩子,带上一壶酒,选一个花香月美,竹影斑驳的地方,坐在对饮。

可是,这样美好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母亲意外去世,让叶嘉莹的生活开始了两极分化,作为家中长女吧,她担负起了照顾一家人的责任。

母亲的离世,让她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要照顾一家人生活的大人。

两个弟弟都还小,这个家,需要她维持,幸好,她有疼爱她的伯父伯母,让她可以继续读书。

她内心有伤,但诗词可以疗伤。

1942年,叶嘉莹遇见了恩师顾随,顾随上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注重启发学生的心灵。

听了顾随的课,叶嘉莹就被吸引了,她将顾随的所有课程都选修了,就连后来走上了讲台,她也还去听顾随讲课。

人这一生,能遇见一个真正能影响自己内心的人,是幸运的。

有些人是黑暗,能吞噬你身上的光,然而,有些人是光,能照亮你身上的黑暗。

04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

她也开始走上讲台,开始了此时几十年的教书生涯。

成为老师的叶嘉莹,每天穿着阴丹士林袍子,骑着自行车去学校。

有时候,长袍破了,她没钱买新的,就一个大补丁打上,继续穿。

自行车坏了,她就和同学一起走路去公共汽车站,边走边聊天。

作为一名教书先生,重要的是将书教好。

论语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直到此时,叶嘉莹都从未谈过感情,所以大学同学说她:

“黜陟不知,理乱不闻,自赏孤芳,我行我素”。

可就在这时候,她认识了赵钟荪。

此时的赵钟荪,在海军学校教书,落魄不堪。

得知两人正在交往,父亲很不赞同,可是出于对女儿的尊重,父亲选择接受。

两人结婚的时候,没有浓重的婚礼,知识两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两人一起拍了几张照。

婚后,生活并不安稳,而是四处漂泊。

为了生活,叶嘉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依然是当老师。

1948年11月,叶嘉莹随丈夫去台湾,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变好,叶嘉莹即便怀着孕,也不得不在学校教书。

后来,丈夫被抓,家被抄,叶嘉莹的诗歌被没收,她带着还在襁褓之中的女儿,被关进警察局。

人家觉得她是政治犯,让她写自白书。

最终,警察局长看了她的自白书,知道她根本不懂,这才放了她们母女。

从警察局出来后,没了工作,没了家,她带着女儿,流浪街头。

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可以投奔的亲戚,可是亲戚条件也不好,她只能在走廊上打地铺。

每天中午,亲戚都要睡觉,她怕年幼不懂事的女儿惊扰亲戚,就带着女儿去外面晃悠,等亲戚差不多睡醒了,她才带着女儿回来。

孤独。

无助。

可这就是人生。

她必须咬牙坚持,因为她不坚强,就没有人替她坚强。

05

为了生活,叶嘉莹拼命找工作。

终于,1950年9月,她找到了工作,依然是当老师。

工作让她安定下来,她出色的教学能力,让她成了学校的名师,各大学校都争着抢着要她去自己的学校当老师。

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都邀请她。

不仅如此,她还在电视上讲古诗词,她出名了,生活也渐渐变好。

丈夫出狱后,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三年的牢狱生活,已经让丈夫生性大变,他变得脾气暴躁,不求上进,游手好闲,好吃懒做。

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叶嘉莹一人维持。

丈夫的回来,不仅没有让生活变好,反而让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她又怀孕了。

可是丈夫死性不改,孩子出生的时候,丈夫根本不管她。

她身心俱疲,还生着病,发着高烧,还染上严重哮喘,却还要拖着病体出去工作的,不然,自己要饿死,孩子也要饿死。

生病,贫穷,苦难,她迅速衰老,身体瘦得皮包骨头,同事看着她都要赶紧给她让路,就怕不小心碰到她她就倒了。

她想死。

可是死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是可以一走了之,可是孩子怎么办?

为了孩子,她选择活着。

死是容易的,一根绳子一把刀,活着才难,双手要拿起柴米油盐酱醋茶。

活着,但痛苦。

幸好,还有诗歌。

在人生至暗之处,诗歌拯救了她。

她读诗,伟大的灵魂就给她力量。

她写诗,心中的苦难就宣泄而出,内心就越来越空明。

06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叶嘉莹教书,越来越出名,很多外国学者听她的课,都被深深折服。

虽然他们可能听不懂古文的韵律,可是站在台上的叶嘉莹,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在很多西方学者的眼里,叶嘉莹就是古典诗词的代言人。

1966年,叶嘉莹受邀前往美国讲学。

那一年,叶嘉莹42岁。

生活的苦难没有打倒她,而是让她熠熠生辉。

然而,她虽然学过英文,却没有用英文上过课,怎么办?

为了讲好一堂课,她捧着字典学习英文,最初,磕磕巴巴讲完一次课,可是越讲越流利。

在哈佛讲学的时候,她经常在哈佛图书馆看书,图书馆下午五点关门,可是管理人员却允许她闭馆后依旧在里面看书,想看多久看多久。

看不完的书,让她感到满足。

人生的丰富,离不开知识的丰富。

1969年,叶嘉莹定居加拿大,并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生教授。

1976年,两个女儿都结婚了,叶嘉莹也50多岁了,生活安稳,功成名就。

可是,苦难再一次降临,她的大女儿因车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

命运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我真没想到我的命运竟是如此看客,才挨过了半世忧劳艰苦的生活,竟在五十多岁的晚年遭受如此重大的不幸。”

可是,命运无言,唯有生活在继续。

她只能默默忍受命运给她的苦难,她写诗哀悼女儿,她的诗还在,女儿就还在。

她明白了,诗歌之奇妙,就是在于诗歌创作,可是使悲痛的感情得到抒发和缓解。

不仅如此,她还顿悟到:

“之前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我有一个更广大的理想。”

想通了之后,叶嘉莹决定,回国讲授古诗词,这是祖国的瑰宝之一。

前半生,前半生,她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前进,无论是去国外,还是去台湾,都是顺其自然。

这一次,她要主动选择未来,她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去处。

07

1979年初春,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开始讲“汉魏南北朝诗”。

每周两次课,每次课两小时。

叶嘉莹的课,生动活泼,从不照本宣科,而且往往讲出了古诗词真正美好的东西。

在她的讲解下,诗词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诗意和趣味。

没多久,她的课就成了全校最受欢迎的课。

一间小小的教师,坐不下来听课的学生,很多人就站着听课。

每次下课,很多人还意犹未尽。

再到后来,门口都挤满了听课的人。

叶嘉莹讲课,讲的是诗,她自己也是诗。

徐晓莉说:

“那时候大家穿着清一色的衣服,男生和女生都分不出来,可是叶先生在讲台上那儿一站,从声音到她的这个手势、这个体态,让人耳目一新,没有见过,真是美啊。”

岁月从不败美人,真正美的,不是皮囊,而是皮囊里的灵魂。

08

几十年时间,叶嘉莹都在讲台上。

她讲的东西很美,她讲那些伟大的灵魂,可是很多人看不见那种美,他们觉得,这东西虽然美,可是对生活没用。

有不少年轻学生问她:

“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可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她叹了口气,回答说:

“你听了我的讲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1990年,叶嘉莹从不列颠哥伦比亚(UBC)大学退休。

她退休后,国内很多大学都希望她去教书,可是她决定,留在南开大学。

1996年,叶嘉莹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1999年,她为研究所捐献了她在加拿大大学的退休金,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为什么叫驼庵呢?

她说:

“我常常在各地讲学,所以我讲我也是个骆驼,而且我也是从艰苦的环境走来的,如同一个从那没有饮料没有食物的沙漠之中走来的骆驼。”

一个已经退休的老人,身体也渐渐衰弱,关心她的人劝她,不要教书了,教书太累,不如在家安心写书。

她说: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她上课,总是站着讲课,七十岁的时候,她站着讲课,八十岁的时候,她还是站着。

九十岁,即便她坐着,也能得到所有人的谅解,可是她依旧站着讲课。

她教博士后,教大学生,教中学生。她说

“古诗词这么美好的一份珍宝,我多么希望你们能看见。”

她也教小学生,幼儿园的孩子,告诉他们:

“当你们想起家乡的亲人,想起家乡的小河,就是你的心在走路。如果再用语言说出来,那就是诗啊”。

董卿这样形容叶嘉莹: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

鲁豫爆料,她在采访叶嘉莹的时候,无比紧张,她担心没法和她对话,怕自己像个没文化的小孩子。

可是叶嘉莹说:

我有一个梦,我的梦是什么?我在等待,等待因为我的讲解而有一粒种子留在你的心里。多年之后,等着这一粒种子有一天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会结果。”

她不会用自己的学识去压人,她只是在播种。

09

2018年,叶嘉莹再次捐出1857万给迦陵基金。

2019年,95岁的叶嘉莹,再次将1711万元捐献给南开大学。

曾经她吃过没钱的苦,可是对于这些东西,她从不留恋: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这一生有诗词相伴,便将这一生投入它罢。”

“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心灵的一片清净洁白。”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去世。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走了。

印度诗哲泰戈尔说:

“生活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

生活给她苦难,可是她给这个世界芬芳。

她是诗词的传承者,她曾对学生说:

“有位西方的社会学家曾经预言,21世纪世界文化的中心在东方,在中国。我们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要承先启后,各自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如果中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财富在你们这一代中损毁了、丢掉了,那你们这一代就是罪人……”

而今,我们留下了什么?丢掉了什么?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课题。

很多年后,回想起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只留下一片浮躁,不能只留下精神的荒芜,不能只留下我们内心的焦虑。

不然,我们何以对得起我们的灵魂。

文|不有趣灵魂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