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随意把这三个隐私往外说,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谷与妈妈 2024-09-24 15:17:07

没钱就不能养孩子了吗?当然不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

养孩子不仅需要金钱、资源,还需要来自父母的关心的爱护,尤其是现代社会中,想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不亚于开一个小型公司。

只不过想要养好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还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很多人现在都认为,是因为经济原因,觉得自己没办法给孩子带去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但其实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本质则是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的教育的好坏,往往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家庭里友善和睦,充满幸福和爱,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传播爱的使者;

如果家庭里总是充满着愤怒、控制和忽视,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就会变得敏感、内向、偏执。

对于孩子来说,家里有没有钱并不是特别重要,更大的悲哀,很多时候仅仅来自父母的随口一说。

随口第一说:说成绩

孩子脱离家庭,开始上学之后,就进入了一个处处都隐藏着竞争的地方。

成绩、人缘、穿着、零用钱等等,即使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只要被拿来比较,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特别是成绩。

成绩好像变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就是优秀,成绩不好就是差劲,为了避免影响孩子的自尊心,特地实施了“双减”政策,以及不再公布成绩。

但父母总是认为成绩才是孩子的优秀与否的证据,常常会在茶余饭后谈起,并与其他家孩子进行对比。

这种不经意间的行为往往会触碰到孩子敏感的内心。

自尊方程式(自尊 = 成功 / 抱负)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提出来的,

他认为自尊通常会与自己的成功标准和目标界限的比例划上等号。

当父母过分关注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时,孩子可能会提高自己的目标界限,以求获得父母的关注,

一旦没有达成目标,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挫,背负了更多的心理压力。

同样,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学霸乔英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的妈妈宋倩非常重视英子的成绩,

但在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前,英子过度紧张,外加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课余活动上,导致最后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没有进入年级前列。

宋倩因为女儿的成绩失望,并严厉批评要求英子专注学业。

在这种高强度的关注和期待之下,导致英子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极高,在学习方面负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随口第二说:说人缘

孩子的性格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各种各样的环境和个体造就了个性鲜明的孩子。

有些可能外向,大大方方不怯场,跟谁都能聊上两句,人缘好,朋友多;有些孩子可能偏安静、内向一点,对于交朋友一事上就显得不那么热衷。

父母总是认为孩子都应该活泼外向,跟每个同龄人都能玩的好。所以在遇上某些内向,不善于交际的孩子时,就喜欢让这些孩子多向外向的孩子学。

中国式的父母在劝学方面总是习惯性贬低自己家孩子,抬高别人家孩子,以此拉进距离。

所以很多孩子在听到父母说自己内向,人缘差的时候,非常难过。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就如同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马洛斯将人的需求划分成了5个等级,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认为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没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反而获得了不好的评价时,就很难让孩子建立起高层级的自尊和自信,

反而会让孩子一直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

心理学家艾里克·埃里克森也提到过,

每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危机,成功解决会促进个体的发展,而能够支撑个体解决危机的基底,往往来自于他们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这就是他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当孩子没办法在幼年阶段建立起自我认同感的话,在未来的生活中,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机和问题。

随口第三说:说目标

人的一生总是在追寻各种各样的目标,这些目标或小或大,都值得被认可。

一旦目标被认可或者达成,都会内化成为自己的动力与信心,人的自信和成功也是建立在达成目标之上的。

小孩子的目标可能多偏理想化一点,父母往往就会以略带嘲笑的口吻,否定孩子的目标和梦想。

当孩子最想实现的目标得不到来自父母的认可时,往往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或者自我放弃。

让自己沉浸在毫无价值的打压和贬低之中,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摔跤吧!爸爸》中的父亲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正面案例。

当这位爸爸听见女儿想要挑战一般只有男孩才参与的摔跤运动,并没有反对或者嘲笑女儿的梦想,

而是积极鼓励,还根据女儿的特点,专门制定训练计划,帮助女儿完成梦想。

当女儿上场比赛时,对手和观众都开始发出质疑嘲讽,爸爸却没有放弃,主动反驳质疑,全力支持,让女儿最终勇敢的追求梦想。

很多父母总是在用成年人的视角高高在上的审视孩子的梦想,随意反驳否定孩子,还将孩子的梦想当做消遣讲给他人听。

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也会打击到他的自信,让他对未来,对父母都产生排斥。

养孩子并不是只需要金钱,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爱和陪伴。

当父母将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待,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孩子的一切,不随意谈论孩子的隐私,不否定孩子的性格,

多鼓励,多肯定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就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

自信自强的人,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因为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背后一直都有父母在支撑他,肯定他。

9 阅读: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