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不好复制,塘约村总可以吧?2014年才开始发展集体经济

桃成柳老人 2024-08-09 13:59:20

文/柳成荫

塘约村,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距乐平镇3.5公里。

八十年代分田单干,塘约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解散了大集体,过着各顾各家的小农生活,然而,30多年过去了,塘约村并没有富裕。

直至2013年,塘约村的村民依旧靠种责任田艰难地度日子,碰到丰收年勉强能吃饭肚子,遇到荒年成依旧食不果腹,并没有像网上所说“分田单干,一夜吃饱饭”。那时,塘约村属于国家级贫困村,好多家庭没有劳力外出打工,连孩子上学都有困难。

2014年6月,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让本就“村穷、民弱、地撂荒”的国家二类贫困村雪上加霜,乡村基础设施几乎全被毁坏。这一场雨,彻底浇醒了沉睡三十多年的塘约村。

面对自然灾害和被毁坏的村庄,村党委决定背水一战,重新整合集体经济,打破分田单干抵御风险能力差的弊端。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塘约村重新组成了农村合作社这一个集体组织,各家各户的责任田重新回归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民成为合作社的股民。

土地收回了,农民靠什么生存?根据村民专业和特长,农业合作社下设市场营销中心、农技培训中心、妇女创业会、运输队、劳务输出中心、建筑队等多个实体机构。让农民根据各自特长,加入了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实现“一清七统”:集体和个人产权分清、全村土地统一规划、产品统一种植销售、财物统一核算、资金统一使用、美丽乡村统一规划建设、干部统一使用、全村酒席统一办理。

仅仅通过两年的发展,村办集体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一举脱贫,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到2016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30元,村集体收入达202.45万元,塘约村从省级贫困村发展成国家级小康村。

塘约村,从分田单干时的民心涣散,村干部说话无人听的个人英雄主义转变成拧成一股绳,靠集体力量快速发展富裕文明村,主要归功于2014年6月的一场暴雨,彻底把村民的脑子浇得清醒了,让他们终于明白分田单干不能致富,不能抵御风险的道理。

看来,“分田到了户,不要党支部;有钱又有米,不要村集体”只能临时止痛,治标不治本,到最终只能一盘散沙,唯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集体经济才能共谋致富,才能抱团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

可能有人要问,农民加入合作社还记工分吗?其实生产队的记工分与合作社的发工资又有什么区别?工分也是钱。例如:塘约村一个妇女在水田劳作一天是100元工资,在旱地一天80元,一个月四个休息日。

成立合作社后,妇女成为农村的主力,塘约村把分田单干时撂荒地全种上了,“种植了精品水果1250亩,浅水莲藕150亩,绿化苗木612亩,还建成400亩施用农家肥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专供城里的学校食堂”。

如果说南街村的人民公社不好复制,毕竟一直走的是集体经济的路线,那么塘约村是否可以复制?一个走分田单干33年的村庄重新回到集体经济,岂不是奇迹?民心由散到聚、村庄由乱到治、村民由穷到富的变化,岂不是奇迹?

40余年的事实证明,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农业合作社,无论是社员还是股民,走集体经济才是农村永恒的主题,才是农村最终的回归之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