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帝王从商朝开始逐渐有了庙号,汉朝时期庙号的使用越来越规范,其代表的含义也越发的明确。
太祖、高祖、太宗接二连三的出现在皇帝的庙号当中,既然庙号使用起来有具体规范,那么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也有具体的说明。
太祖最大,高祖其次,太宗名列第四,这已经是一个成文的规定,历朝历代都遵循这一规范。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难发现,高祖之下,太宗之上还有一个第三,它又是什么?历史上又有哪位皇帝能够担起这个第三的名号。
庙号的使用规范
夏朝以来的中国历史有了帝王的存在,但那时候没有庙号这一说,哪怕到了殷商时期,庙号也只是作为纪念先祖而存在的。
具体他们是怎么纪念的呢,商朝为死在建国之前的先祖们建立了神庙,用以供奉他们的牌位。
这些有资格进入祖庙的人数量并不多,对于有大贡献的人给予了纪念性质的称号,这也就是庙号的由来与初始。
或许是出于对庙号使用的不重视,也或许是庙号的重要性太大了,能够有庙号的帝王数量十分稀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隋朝时期。
虽说使用率不高,但庙号的存在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的,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庙号的使用规范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脉络。
庙号一般由两个字构成,这前后两个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开创一朝之政权的帝王一般用“太”,于国于朝具有大功劳者一般用“高”,实现王朝中兴的一般用“中”。
这3个字便构成了庙号当中的第一字,当然,也有其他的字眼存在。
第2个字则相对简单一些,要么是“祖”,要么是“宗”,“祖功宗德”,是这俩字的含义。
商朝首创了庙号这一制度,但商朝的国君使用庙号的例子并不多,纵观整个商朝,也只有三代君王留下了自己的庙号。
周朝建立之后,国君推翻了商朝人的庙号制度,摒弃不用,创造性的建立了谥号。
从周朝的孝王开始,君王在死了之后获得了特殊的称号,周孝王这个称呼就是因他孝顺而在死后被赋予的名称。
谥号从周孝王开始沿用了下来,只不过用起来比较随便,没有什么统一的规范,直到汉朝人编写了一本谥号解,才算把谥号的取名规范统一了。
时间到这一刻,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庙号与谥号,通过商周两朝得以确立。
太祖、高祖
秦朝完成大一统之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1个帝王,嬴政所表现出的个性同样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的。
他对之前的庙号、谥号没有任何兴趣,自己另辟蹊径创造了一条且是中国唯一一条始皇系,以自己为初代人皇希望秦朝传至万世。
谁都没有想到,始皇帝的梦想没有成真,秦二世而亡。
从秦朝之后的封建王朝,基本都遵循了庙号与谥号并轨同用的制度,而且用法越来越规范。
虽说规范了,但汉朝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便是刘邦的庙号与谥号。
按照庙号的规则,刘邦应该被称为汉太祖,可历史长河当中刘邦的称号却是高皇帝或者汉高祖。
看到这儿,我们不仅要问是不是历史弄错了,显然历史并没有那么粗糙。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为刘邦单独写了一段,这一段叫做高祖本纪。
你看看,难道司马迁也弄错了?哪怕是司马迁弄错了,汉武帝看到之后不得宰了司马迁,怎么一个宫刑就结束了呢。
其实这里呢,历史也没有记录错,司马迁也没有写错。
刘邦在对待庙号与谥号一事上,与秦始皇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全盘接受了既定的规则,也以庙号、谥号规范汉朝的帝王。
刘邦为了做表率,自己率先弄了一个尊号“高”,学着秦始皇的始皇帝,称自己为高皇帝。
所以,高皇帝的说法便是由此而来。
同时,刘邦又是汉朝的创立者,当得一个“祖”字。
“高”与“祖”组合之后,就有了高祖,因此人们又习惯称刘邦为汉高祖,而非汉太祖,当然他的庙号也的确是汉太祖。
高皇帝、汉高祖都是指向同一人,这就是刘邦。
之后的朝代用起来就比较规范了,先有太祖,而后高祖,之后才是太宗、高宗等。
太宗之上是什么?
西汉与东汉之间又出现了一个差头,这个差头应在了刘秀的身上。
王莽篡汉之后,刘秀建立的东汉一直以汉朝后裔自居,但实际刘秀所建立的朝代已经是一个独立于西汉的封建王朝。
既然以汉朝后裔自居,那么在称呼上刘秀就不能称为太祖,可刘秀的功劳又不能用太宗、高宗这样简单的称呼来概括。
于是乎,一个全新的称呼在刘秀的身上诞生了,这便是汉世祖。
既然已经是“祖”了,那便说明世祖的功劳是开疆拓土,开朝历代。
至于与它相比较的太宗,则似乎稍逊一筹。
往大了说,太宗一般是在朝代的兴盛转衰关键之时,力挽狂澜,扶正朝堂的有名之主。
李世民、朱棣、皇太极便是太宗,这些人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
同样在世祖的队伍上也站着一些响当当的人物,例如曹丕、杨广、忽必烈、顺治等。
综合来看,世祖的功勋肯定要大过太宗,因此在太祖、高祖之后便是世祖,太宗只能屈居第四。
这便是历史的趣味性,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便是圣祖的存在。
就是不知,圣祖又应该排在第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