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种下理想的种子?我想把这几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如波谈育儿 2024-07-19 13:33:15

文/兰妈谈育儿

有个朋友回忆说: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我随口回答说想当一名老师,可那时候的回答只能算作一种空想,因为迄今为止,我没有为那时候的梦想做出过任何努力

所以,一个人想要发展得更好,首先就离不开梦想的力量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因为梦想是孩子成长最大的动力,也是素质教育里很核心的一个支点

讲真的,理想确实是助力优秀成长的一个重要闭环

如果我们不懂得为孩子从小种下理想的种子,那没有理想和目标的人生将容易暗淡无色,当现实和期盼存在太大差距时,亲子关系也很容易陷入一见面就相看两生厌的局面

为了防患于未然,兰妈特意总结了4个为孩子种下理想目标的方法:

01

第一:

明白孩子的心情

有个同事的女儿,三年级期末考试,数学才考了17.5分

为了在暑假把功课补起来,学校安排的暑假作业除外,还专门给孩子安排了一大堆的练习题

结果,暑假的第一天就不太顺利

因为每次写完作业后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十道题里几乎十道题全部都是错的

特别是算术题里的乘除法计算基本上就是乱填乱写,计算的过程一问三不知

没办法了,同事只好让她女儿每天背诵乘除法口诀、和做专项练习题

可一个星期过去了,每次练习题的错误率依然占据榜首

看着唉声叹气、气急攻心的一幕,我问她“孩子每次做练习题用了多长时间”

同事回答说:“别提了,二十道练习题能做一天,你催她不情不愿地动一下,不催了,那基本上就是在抠手、玩笔帽”

这是什么?这就是缺乏内在动力的理想匮乏

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就不知道每天做练习题的目标是什么,那自然是敷衍、拖延地混日子了

这个时候,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难题,那首先就要弄清楚孩子问题背后的内心想法

于是,就在同事感到力不从心、觉得她的孩子已经没救了时,刚好因为工作的事到她家里跑一趟

当时,刚推门就看到孩子蹲在地上、趴在茶几桌上写作业

我问她:“为什么不找个凳子坐着写”

女孩没说话,把头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地写作业

正看着,同事出声提醒说:“今天又是25道题,她到现在才做了不到5道题,早上出题的时候还满脸不高兴,抱怨我给她出的题太多了”

看着孩子头埋得越来越低,我安慰说:“别着急,会慢慢变好的,每天可以给她少出几道题,让孩子看到进步的希望,才有信心继续学好”

没想到,同事直接焦急地说:

“怎么可能”

“这么基础的题都不会,还会干什么”

“她下半年都上四年级了,以后只会更差劲”

其实,这就是孩子一直没什么长进的问题源

比起做多少道正确题,考多好的成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看待学习的心情

就像同事给她女儿出题反被“抱怨出题太多”一样,孩子都是有畏难心理的,我们在为孩子安排学习计划时也应该结合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孩子每天学习吃力、写作业烦躁不安,那就适量地减少任务目标,先让孩子掌握做题的思路、与方法,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并运用知识点

如此,由简至难地迎合孩子的畏难心理,他们才能真正做到努力有方向、进步有信心

02

第二:

了解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聪明的父母都应该明白:学习和兴趣是可以共存的

三年前,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贪玩心极强,每天对剪纸、和涂鸦几乎接近痴迷地步

只要是有一点空闲时间,那房间里的剪纸剪刀、画纸画笔几乎就没有闲着

其实,孩子有兴趣爱好,这一点并不反对的

可如果只是兴趣爱好还好,真实的情景直接是触目惊人,很难让人平静的心不掀起涟漪

就拿家里的破坏场面来说吧

洁白的墙壁布满了各种划痕、涂鸦,衣橱里的衣服经常被剪得缺胳膊少腿,抽屉里的袜子几乎就没有成双成对,就连厨房里的大米油盐、卫生间里的牙膏牙刷、洗衣液,说不准哪一次去看时就见底了

每天背着上学的书包也是一样,打开一看,血压直接飙升

书不像书,散架地找不到东西南北,本不像本,直接揉成一坨,还有笔袋里的笔几乎就是天天换新,每天不是在买笔的路上、就是在讲丢笔的事情…

如此问题之多,我每天说过最多的话也是:“你怎么如此不省心”

特别是读二年级后,成绩直线下降,老师也经常打电话告知孩子在学校不够用心的情况

为了配合家校共育,我对女儿的要求更严格,限制她画画,不让碰剪刀,也不准在厨房和卫生间玩水瞎倒腾

可结果呢,越限制,女儿的叛逆心就越强

每天盯着一张苦瓜脸不说,说什么她还顶嘴惹你生气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还特别害怕接到老师电话,总觉得愧对老师的期待与信任

可老师却告诉我,她发现女儿平时比较喜欢画画,可以跟孩子约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提高正确率的,就允许或奖励孩子一次画画机会

而这个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后,效果确实蛮不错的,每天该学习的时候能积极主动学习,每天到了玩的时候也知道先征求意见

这就是所谓的兴趣与学习共存

孩子能被带偏带坏的,也一直不是你看不惯的那些贪玩兴趣,只是他们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罢了

如果我们能借助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成长习惯,那孩子就有完成一个目标、再接着完成下一个目标的恒心与毅力

所以,孩子的理想种子,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做自己”

懂得尊重兴趣,正确认识并引导孩子将学习和兴趣结合,他们才能在成就感里找到努力的方向与意义

03

第三:

理性地看待差距

“你都已经10岁,已经不小了,再过两年,如果考不上高中就读不了书,到时候你怎么办”

“你自己看着办了,想学就学,不想学就拉倒,反正也就是几年的光景,上不了学,你就出去打工吧”

这是来自另一位全职妈妈的气话

她的女儿小雪,也是一个三年级小朋友,下半年就要升学四年级了

而妈妈之所以如此焦虑,原因也是在于她女儿那糟糕的成绩

除了语文考了78分,数学和英语统统不及格,看着十几分、二十几分的成绩

讲真的,妈妈是觉得无力感明显,她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补习,也不知道如何在暑假这个时间里能实现弯道超车的计划

能做的也是让幼升小的妹妹,和成绩糟糕透了的姐姐,每天一起多做题、多读书

可结果,妹妹总是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姐姐呢,慢悠悠的不紧不慢样子,让妈妈总是心烦意乱

她认为,姐姐比妹妹年长,学到的知识也比妹妹多得多,按理说,姐姐完成作业的效率应当比妹妹更简单一些

于是,在有了姐妹俩学习效率的差距对比下,妈妈一直对姐姐语言苛责

不是认定姐姐贪玩、没有认真学习,就是指责姐姐不如妹妹

久而久之,姐姐的性格就变得格外暴躁,很多时候妈妈刚开口说话,她就烦躁地用“闭嘴,别说了”截胡妈妈的话

刚开始,妈妈一直认为,姐姐就不是上学的料,一说学习就翻脸

但后来有一次,再次拿学习说事时,姐姐直接不服气地顶嘴说:“妹妹的题简单,我的作业太难了”

妈妈认为,这就是姐姐在找借口说话

可当姐姐把题摆到眼前问“这道题怎么做”时,妈妈发现她居然被三年级的题难住了,有些还要到网上搜解题的过程研究通了之后,才敢给孩子辅导

所以,当孩子不会做题、或者作业的效率不高时,家长一定要懂得理性看待理想、和现实

你希望孩子考一百分是一码事,孩子取得一百分需要付出的努力又是另一码事

最重要的是越进入高年级后,学习压力越大、科目知识也越杂,想要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效率,那一定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差距

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并耐心等待孩子变优秀,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结果却是值得期待的

04

第四:

鼓励孩子挑战极限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妈妈的跟帖

这位妈妈有一个5岁女儿,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平时就喜欢躲在房间里跟玩偶娃娃自言自语

你问她什么摇摇头,你跟她讲话也低头不理会

看到孩子如此,妈妈焦急不已,她一直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甚至还惶恐地带着孩子四处求医

对于这些情况,门诊儿科医生纷纷建议妈妈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结果,在多次沟通和配合开导下,女孩才慢慢说出真相

原来,女孩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原因:竟然是妈妈太凶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觉得这个太玻璃心了,有几个孩子的童年会不挨骂呢

更何况,现在就听不得批评的话,将来又如何面对社会的种种考验和历练

事实上,父母的嘴巴,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着孩子的性格与命运

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她的性格冷淡、不好相处,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惯了

特别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更是常居大城市,基本上很少回家看看父母、亲人

在村里亲朋好友的眼里,他们私底下都吐槽说:

“不就是上了个大学吗?又不是什么好大学,有什么可牛的,现在连老家都瞧不上了,真是个白眼狼”

可事实真相却是冷淡背后藏着一颗受伤的心灵

有次聚餐才发现,她一直不愿意回家的原因不是不恋家,而是害怕回去被父母骂

哪怕她现在已经很优秀了,在父母的眼里依然不如别人

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还处处贬低说:

“她呀,一点出息都没有,小时候没什么用,长大后更不会做人了”

“每次打电话都说在忙,跟能挣多少似的,我看她分明就是不孝”

“就她这样,找个对象还挑三拣四,有人要就不错了”

如此犀利语言,即便没有亲耳所闻,但依旧感到堵心、难受,也突然理解了那些躲在外面不愿意回家的游子们

如果家里有爱、亲人之间温暖和睦,那谁不渴望回家,谁又愿意守着小小的出租屋和孤独为伴呢

所以,孩子需要的一直都是鼓励、不是批评指责,哪怕我们的孩子现在不优秀,也不代表未来不优秀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挑战极限

只有让孩子明白他们并不差,在不断地挑战挫折、和调整自己的改变下,孩子的内心自然就会渐渐强大起来了

那么,关于如何为孩子种下理想种子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