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打电话告诉我,他最近得一乡镇志,认真阅读后,对志书所载内容很是疑惑,说是志书专辟一目曰“政要”,入志的时任党政负责人,均有歌功颂德式的简短文字介绍。我不解:有什么问题吗?好友告诉我,修史编志,自古以来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生不入志,活不入祠”,在职的都是活得好好的生人,按古制是不应该入志进祠的。
后来我查看了有关历史著作,确实有“生不入志,活不入祠”的说法,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不进入志书,也不能为之立祠堂。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强调在生前不立传或建立纪念场所,不将活着的人修进志书里,这是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的传统礼仪和文化习惯,今人也不应当有所僭越。
仔细想想,古人的这个修史编志原则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是千百年来修史编志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
盖棺方能论定,避免历史局限。只有当生命落下帷幕、盖棺论定之时,才有充分的依据去对一个人作出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定论,如此才能有效地避免受到当下历史环境所存在的种种局限。有些重要的人物、重大事件甚至在当事人百年之后,还需要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沉淀与检验,才能有比较公允的历史结论。过早下定论,很容易失之偏颇,留下遗憾与缺漏。写当代人,记当代事,作为文学创作并无不妥,用以记述历史,就可能有很多的时代局限性,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不给权贵修志,避免用权自嗨。当权在位时修志,很容易受到当权者的影响,使得编成的志书成为当权者为自己扬名立万、歌功颂德的工具。修史编志,被当权者拿来用权自嗨,这样的历史记载不过是废纸一堆,根本没有参考研究价值。因此,“生不入志,活不入祠”主张不为当权在位之人修志,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权势借此来自我陶醉、自我宣扬。当然历史沿革,努力建设和历史发展,客观描述,不受此限。为当权者树碑立传,应该慎之又慎。切不能闹出传未修成主人翁已倒的笑话,自嗨不成,贻人笑柄。
秉持公正淡泊,避免谄媚讨好。给活着的人编史修志,执笔写史的人难免不受各种影响,尤其是心智不够健康的浅薄文人,可能会借此献媚讨好,借此求取更多的私利。坚决不给尚在人世之人编写史书传记,就是借此遏制那种出于谄媚讨好、阿谀奉承目的而进行的修史编志行为。过去,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明明没有参加的会议,摇身一变说是参加了。明明是甲指挥的战役,说是乙指挥的。明明是别人的功劳更大,地位更高,却说是自己威望更显著,贡献更突出。有的是在位者的欲望使然,更多的恐怕是执笔者的刻意逢迎讨好。
“生不入志,活不入祠”,这样的古训给后世修史编志者的告诫,就是确保修史编志能够秉持公正客观之态度,从而让子孙后代能够看到一个尽可能真实还原当时实际状况的历史记录。而绝不是通篇充斥着浮夸不实之辞,满眼皆是荒唐无稽之言。
盛世修志。中华正逢盛世,很多村镇、单位、氏族为了保存历史资料,记录辉煌成就,都组织人力物力修史编志。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部门,乃至于家族个人,修史编志还是应当遵循古训:“生不入志,活不入祠”,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真实可信的历史,而不是留下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