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又叫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等等。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的根,是知名南药,也是广东立法保护的首批八个岭南中药材之一,也是四大南药之一,又被美誉为南国人参。
北方有人参、东边有海马、西域有虫草、南国巴戟天。
产地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主产于广东、广西。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土,晒干,再经蒸透,除去木心,即“巴戟肉”。切段,干燥。以条大、肥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生用或盐水炙用。
巴戟天属于热带、亚热带植物, 喜温暖湿润, 耐高温, 怕严寒。野生或栽培在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丘陵、坡地。巴戟天的栽培发展以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多的砂质壤土或黄壤土为佳。
中医巴戟天气微,味甘而微涩。以条大、肥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生用,或除去木心,分别加工炮制成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用。
中医认为其性味甘、辛,微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神农本草经》:“巴戟天,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生山谷。”
《本草经解》巴戟天气微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阳明燥金胃经。气味俱升,阳也。
风气通肝,巴戟入肝,辛甘发散,主大风邪气,散而泻之也。
阴者宗筋也,宗筋属肝,痿而不起,则肝已全无鼓动之阳矣;巴戟气温益阳,所以主之。盖巴戟治阳虚之痿,淫羊藿治阴虚之痿也。肝主筋,肾主骨;辛温益肝肾,故能强筋骨也。胃者五脏之原、十二经之长;辛甘入胃,温助胃阳,则五脏皆安也。胃为中央土,土温则中自补矣,肾统气而藏志;巴戟气温益肝,肝者敢也,肝气不馁,则不耗肾,而志气增益也。
制方:巴戟天同五味、苁蓉、山萸、鹿茸、柏仁、杞子、补骨脂,治阴痿。同鹿角、柏仁、天冬、远志、莲须、覆盆、黄柏,治夜梦鬼交泄精。同熟大黄,治饮酒人脚软。
《本草乘雅半偈》核曰:出蜀中,今江淮、河东州郡亦有,不若蜀中者佳,多生山林内。叶似茗,经冬不枯;又似麦门冬叶而浓大,秋深结实。根如连珠,宿根青色,嫩根紫白,以连珠多肉者为胜。土人采根,同黑豆煮紫,殊失气味。
参曰:深秋结实,经冬不凋,反地之阳杀阴藏,得天之阳生阴长,可判属肝。而以戟、以辛,又可判属肺矣。诚肺肝秉制为用之用药也。故主天有八风,不从乡来者之外所因。与经有五风,触五脏之内所因,或肝失用而阴痿不起;或形失生而筋骨不强;或志从阴脏而颓;或气从阳杀而损,靡不因风入中虚,戟以击之。雷公法秉制之宜,阅杞菊生成,斯义自见。
不曰巴戟地,而曰巴戟天,虽似弄巧,实出至理。如是乃可合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御五位,触五脏也。
现代药理巴戟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类化合物、环烯醚萜苷类、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除此之外还含有维生素、钙、镁、钠、钾、锰、铁、钼、铜等多种无机物。
巴戟天具有明显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能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的功能活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此外,尚能增加小鼠体重,延长持续游泳时间,升高白细胞数,能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耗氧量,抑制幼年小鼠胸腺萎缩等作用。此外,还有雄激素样作用。
时间: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