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手拿砖头的人和骨灰级玩家(电脑游戏室往事/第三篇)

小虫评数码 2024-04-29 08:13:19

此文,站长继续给大家讲电脑游戏室里的一奇人奇事

1995年初期的游戏室都是单机版的,到了大概7、8月份,电脑游戏室开始进入网络时代。这个“网络”,是局域网,不是互联网。那时候还不叫网吧,只能称为“有局域网的电脑游戏室”。

《沙丘魔堡2》

当时联网主要是为了玩《沙丘魔堡2》,这款游戏被称为即时战略游戏的鼻祖,后来大红大紫的《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见到它要喊前辈。

有一段时间,顾客进游戏室前会问:“能联网玩吗?”如果不能,就立马走了。

那时有技术做网络的人不多,游戏室联网要排队,差不多要等一个多星期。价格是按台数算,大概200多元一台。

早期的手机,俗称:大哥大(上排右一)

站长当时也不会,好容易联系到一哥们,手机号码是7位数:90xxxxx。正值夏天,他来的时候穿个短裤,一个“大哥大”插在短裤的裤兜里,那时的手机像个砖头一般又大又重,他用了一根绳子,一头栓在手机上,另一头栓在腰杆上,由于裤兜浅,砖头就露了一半在外面。这情景现在想起来挺滑稽的,但在当时是身份的象征,处级干部大多配传呼机,只有大公司领导、局长级别才有这玩意。

90年代的传呼机

1995年手机要2万多,还要缴纳3000~5000入网费。后来摩托罗拉8900上市了,体积缩小了很多,市场稀缺,价格炒到4万一台。这哥们是凭知识致富的代表,令人佩服!

游戏玩家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能玩一天一夜的,称为“铁人级”

能玩两天一夜的,称为“僵尸级”

能玩两天两夜的,称为“骨灰级”。

可能你觉得我在吹牛,哪有人能玩这么久?当然,中途他可能打盹了,总之这么长时间,除了上卫生间,屁股就没离开过座位,吃喝全在电脑前。这么多顾客里面,能称为“骨灰级”的只有一个人,他是个20多岁的青年人,国家单位上班,一次大假期间创下了两天两夜的记录,主要玩《大航海时代2》,我亲眼见他躺在椅子上睡着了,能听到呼噜声,但右手握着鼠标还在晃动。能在睡梦中玩游戏,这个段位全国没几个人吧!

《大航海时代2》

据说玩《大航海时代》游戏后,地理成绩会很好。那时候的画质很差,但丝毫不影响玩家沉迷其中。

游戏室的顾客,玩2~3个小时的居多。有些小学生,囊中羞涩,身上只有1元,就先把钱交了,说:“老板,打半个小时。”时间到了只能忍痛离开,边走边盯着屏幕。

当然,身无分文的也有,就抬根板凳坐在旁边看,感觉比玩家还兴奋。

30线内存条

这是80386电脑上的30线内存条,一根容量256KB,插满8根一共2MB,当时容量单位是MB,价格大概30元一条,2MB一共价值240元,如果说买一个GB内存会吓死人的。

最初的个人电脑上并没有内存条,内存是直接以DIP芯片的形式安装在主板上。随着对内存容量需求的增长,内存条诞生了,它可以节约主板空间,方便扩展。

内存条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SIMM(FPM DRAM与EDO DRAM)、SDR SDRAM和DDR SDRAM(及其延续)

SDR SDRAM(PC100)

SIMM(单列直插式内存模块):根据引脚数量,有30线、72线两种,两侧金手指传输相同的信号。30线内存用于80286/80386,72线主要用于80386/80486/奔腾一代/奔腾PRO上。

SDR SDRAM:插座从原来的SIMM升级为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引脚数量168线,两边的金手指传输不同的信号。同期还有个RAMBUS,由于价格昂贵还必须成对使用,被SDR SDRAM击败。

DDR SDRAM :插座仍然是DIMM,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与下降沿各传输一次信号,因此它的数据传输速度是SDR SDRAM的两倍。

到后来就是DDR2、DDR3、DDR4和DDR5。

(待续)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 2024-05-02 14:32

    1995年7、8月份就进入网络时代的话,那时大城市吧[笑着哭]我们这小城市,1999年也还仅仅只是电脑游戏室,那时候玩星际联机也只是局域网。直到2000年下半年,才出现可以上网的网吧[笑着哭]且还没有普及,真正普及是在2001年,QQ也是那时候才在我们小城市兴起[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