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79万,这个数字太可怕了,这么多年轻人,如何安排好就业?既是国家,也是个人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何帆老师2023年的新书《找事:给年青一代的就业解惑书》,或许我们从中能探寻到一些方法。
关于就业和择业的书太多了,但这本书不一样,这本书会引导着你去关心你所在的世界,然后找寻到真正适配你个人能力和兴趣的事情。
他说:“人的一生,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愿意干的事,喜欢上那些和自己一起做事的人,能在做事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同时还能赚到钱养活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1、何帆老师何许人也?
何帆,男,1971年4月出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在政策研究领域研究已经超过20年,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如《变量》《何帆大局观》、《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报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寻找新的理论视角》、《出门散步的经济学》等。
2、年轻人的困惑?
该怎么学习呢?以后干什么才好?要不要去创业?要不要考公、考编?要不要进央、国企?要不要考研,等等。
年轻人渴望能过上物质和精神都很丰富的生活。他们想去周游世界、养猫养狗,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整日拘泥于一个个小小的格子间中当“社畜”。
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人毕业即失业,想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都有困难。2023年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其中16-24岁、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1.3%、4.1%。
近日,董明珠在大学生入职仪式上的怒斥孟羽童“借平台当网红”引发了广泛关注。某经济学家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所有工作的本质都是为了赚取工资。
但是赚取工资,也要开开心心地去赚取,这就涉及到一个人是通过找工作还是找事做,来实现这个赚钱的目的。
3、找工作和找事做的区别?
何帆老师以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找工作和找事做,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只想找工作,十有八九会让人沮丧、失望,因为别人提供的工作,多数是为了满足人家的需求,你没有任何掌控感。比如:某堡王快餐店,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餐区服务员、收银员、店长、餐饮管理等等。这些工作能带给你一定的收入,但不一定是你真心喜欢的。
找事做就不一样,你一定是以自我为中心,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再去了解社会需求,寻找一种匹配,即使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内心也是充实和自信的。
图片来自网络
4、有哪些职业类型?
何帆老师把职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累型职业,一种是心流型职业。
心累型职业的特点是:人被困在系统之中,无法把握事情的发展,也无法度量自己的贡献,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也无法改变中间的程序。就是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听从摆布。
心流型职业的特点是:可以自我掌控、自我表达、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项事业或项目中,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是付出多大代价,都愿意做下去。
很多普通人眼中社会地位更高、财富更多的职业,有可能是心累型职业,比如:投行的经理,虽然收入较高,但他必须习惯四处奔波、觥筹交错的人生状态。
相反,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职业,反而是心流型职业,比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米其林三星大厨,用毕生精力把工匠精神倾注在一件事上,那就是做最好的寿司。
5、如何找到你最想干的事,而且还能赚钱
想要找到一件自己想做,又能带来社会成就感的事情,大致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兴趣、天赋和社会需求。
第一,兴趣。你所选的事,一定要是你感兴趣的,即使需要你长时间加班加点,你也愿意去做。如果没有兴趣,工作就成了苦役。
第二,天赋。你要做的事,一定是你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心应手的事情。比如:你擅长舞蹈,你可以编舞、教人跳舞;你擅长写作,那就静心构思,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请耐心地把它找出来。
第三,社会需求。你做的事情一定是满足别人需要的,他们愿意为你的劳动成果买单。这样,你的付出就可以得到金钱或地位的回报。
认准的路,坚持走下去就好了,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最终获得应有的回报。
伟大的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穷人最重要的美德就是会赚钱,道德就是一个人不该成为其他任何人的累赘。”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完全符合上述三要素的事情,那么就做好当下的工作,成为经济独立的人,个人时间内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调节工作中的单调无聊。
6、小结
随着新经济、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职业,比如:数据分析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研学旅行指导师、宠物行为训练师,等等,为青年群体带来了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
职业的演化速度越来越快,通才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你要用心去找一件你喜欢做、有能力做好,又能给你带来社会成就感的事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