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的确很牢固,法国人也想到了德军有可能绕过去,但最后还是失算了,我们分三个方面来阐述当时的具体情况。
坚固的防御工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和德军在凡尔登战役中,打了很久的阵地战,双方都损失惨重,德军伤亡达45万人,法军伤亡达55万人,凡尔登战役又称“凡尔登绞肉机”,整个一战法国甚至打光了一代人,可见战斗的惨烈程度。
法国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深刻,中吸取教训,大量的人口损失,让法国弥漫着反战情绪。
《凡尔赛和约》后,法国得到阿尔萨斯和洛林后,对领土诉求减弱,再加上一战的经验教训,法国在军事思想界,产生了新的防御战争理论,他们认为防御战在战争中更占优势,因此,法国开始了筹划修筑边境防御体系的策略。
法国要修建的整个防御体系,以和德国临近的东北部与北部为重点。在1928年1月,法国政府正式的颁布了修建马奇诺防线的法令,开始正式修筑马奇诺防线工程。马奇诺主体工程历时7年,在1935年完成,整个防线全长390千米,耗资约50亿法郎。
整个马奇诺防线,一共包含了约100千米长的隧道,还配套建设了约450千米的公路和铁路。
防御工事的炮台内部配备了生活设施、独立供水系统、食物以及电机,还可通过通信系统相互联络。
为了防止化学武器攻击,炮台入口处安装了风闸用于阻隔外面的毒气,内部还安装了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
防御工事内部分布有营房、厕所、厨房、淋浴间、储藏室、小型医院以及其他可用于守军战斗的设施,可谓是一应俱全。
一旦战争爆发,法军不仅可以依靠坚固的马奇诺防线进行长期抵抗,还可以在战争间隙打球等放松心情的娱乐设施。整个马奇诺防线,已经不仅仅是个军事防御工事,还是个生活舒适的坚固堡垒。
如果二战的战争方式和一战类似,如果德军从马奇诺防线正面进行突破,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然而,二战方式的改变,也即将让马奇诺防线成为最华丽的摆设。
英法对战争的误判。英法在判断德军进攻方向时,认为德军不会从正面硬刚马奇诺防线,也不会从难以通过的阿登森林穿插,最好的进攻方式,就是从荷兰、比利时方向,这一低地沿海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大兵团突击。
法国当年修建马奇诺防线时,比利时不同意法国在法比边境修建大规模永久性防御工事,马奇诺防线就没有延伸到海边,致使这一地区的防御工事相对薄弱。
东面坚固的马奇诺防线英法联军并不担心,中间的阿登森林也不担心,担心的就是西面低地沿海平原,英法联军为了防止德军从这这个区进攻,将大量力量部署在这里。
英法认为,德军如果没有从这里进攻,不管进攻马奇诺防线还是阿登森林,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崎岖难走的地形必然延缓德军进攻速度,这就给了英法联军调兵增援的时间,所以,英法并不担心判断失误。
新型战争工具和战争狂人的能力。英法对德军进攻路线的分析有道理,但他们误判了新型战争工具在战争中的作用,也误判了战争狂人的胆量和能力。
面对马奇诺防线,德军也认为从正面进攻损失太大,必然陷入持久战,容易走上一战时的消耗战泥沼。
如果从荷兰比利时平原进攻,这一地区英法联军的重兵集团,也难以快速突破,同样容易陷入持久战。
此时只有中部的阿登森林,英法防守力量薄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突破。然而这一地区森林、沼泽密布,地形崎岖复杂,不适合大兵团突击,如果坦克部队无法越过阿登地区,或者行动缓慢,英法联军就会迅速调兵堵截,到那时候德军将陷入险地。
突破阿登森林,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将领敢于冒险精神,更需要足够的技术保障,坦克性能足矣完成复杂地形行军。
德军支持这一计划的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恰恰是敢于冒险的军事统帅,而他们的最高领导希特勒,同样是个喜欢冒险和刺激的战争赌徒,便同意了这一计划。
英法联军方面,在坦克数量上是多于德军的,不少坦克的性能也优于德军坦克,然而在运用坦克上,还停留在配合步兵进行进攻和防御上,将坦克分散于步兵部队进行使用。
德军则恰恰相反,他们战术思想更加先进,集中使用坦克,发挥坦克的突击优势,使德军在战略战术上更加有利。
战争爆发后,德军在马奇诺防线和沿海平原的佯动,让英法联军认为自己的事先判断是对的,而负责主动的德军,集中坦克装甲部队,迅速突破英法联军认为难以逾越的阿登森林地区,突然出现在英法联军的背后,这让英法联军猝不及防,很快就乱了阵脚。
之后德军继续采用“闪电战”战术,不等后续部队,装甲部队迅速穿插进攻,成功将英法联军后路切断,40万英法联军被逼到敦刻尔克,要不是希特勒下令暂停追击,这40万生力军将全军覆没。
英法西部的重兵集团不是渡海逃往了英国,就是战败被俘,西线门户洞开,距离巴黎咫尺之遥,法国巴黎沦陷在即。在这个时候,法国贝当政府选择了投降,马奇诺防线附近并没有发生惨烈的激战,战役便告结束。
法国花重金打造的坚固堡垒,几乎成了华丽的摆设,在法军投降后,轻松的被德军占领。德军将马奇诺防线的一些军事设施拆走他用,马奇诺防线成了一个笑柄。
任何被动的防御,都会面临着防不胜防的窘境,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掌握主动权。二战法国如此,我国历史上也是如此,历朝历代以长城为防御的,总是疲于应付,而跨过长城主动出击的,才能保障边疆的安稳。
李云龙说得好:我就不把这次突围当成突围,当成什么?当成进攻,向敌人进攻。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古今中外概莫如此,他总挑事儿,你直接去他那里挑事儿,他还有心情在你这里晃悠?
对此,大家认为呢?
现代战争与二战思维不一样,二战与一战也不同,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