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价格博弈的双刃剑,采购招标谈判中的隐秘代价

周子淳60秒说服 2024-11-16 20:49:43

在我的《商战谈判官》课堂上,来了3位学员,来自浙江的制造业企业,同属一个谈判团队。

他们诉苦:他们进了一家500强企业的供应商目录,这是好事;然而一年一度的采购谈判,让他们非常痛苦,甲方店大欺客,每年挤牙膏似的要求降价,从一开始是直逼综合成本线(包括了生产产品,加上物流,包装,行政费用等),目前已经直逼血泪生存线。

与甲方的合作,处在破裂的边缘。做了,亏钱;不做,一个厂子几千人,很难找到替代方。

内卷时代,这样的问题,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都不好受!一个制造业央企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的净利润不到1%,他们占有整个行业70%份额。

同时,对供应商每年招标,每年挤牙膏似的要求降价,真的好吗?

商战谈判培训师周子淳认为:这种做法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从有利的方面来看:甲方可以成本控制与利润提升

1、对于甲方来说,不断要求供应商降价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以制造业为例,原材料成本通常占生产成本的很大比例。如果企业能够逐年降低采购价格,哪怕只是小幅下降,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也能累积节省大量资金。

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利润,或者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如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等。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每年采购大量的汽车零部件。通过持续要求供应商降价,假设每年每个零部件的采购价格降低 3% - 5%,在数以万计的零部件采购量基础上,每年节省的成本可能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我有宁波学员,家族企业,之前专为BBA配套,价格倒是小美丽,但账期足足9个月,仍旧是甲方的PUA。

2、保持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降低采购成本有助于甲方降低产品价格。当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采购原材料或服务时,就可以在终端市场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这使得企业在与同行竞争时,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比如在电子消费产品领域,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竞争激烈。企业通过压低供应商价格来降低产品成本,就可以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或者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产品的配置或质量,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汽车行业的比亚迪更绝,上中下游都涉及,尽可能做到全产业链,希望借此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3、促进供应商效率提升

这种要求可以激励供应商不断优化其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供应商为了满足采购方降价的要求,会寻找更经济的原材料采购渠道、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或管理方法。

例如,我上过课的嘉兴服装制造企业要求面料供应商降价。面料供应商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可能会投资更新纺织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有可能提高面料的质量。

同时,如果是特种面料,或者紧俏面料,该嘉兴企业有时也会加价采购。

二、从不利的方面来看,下游供应商关系会受损

1、频繁地、大幅度地要求供应商降价可能会损害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供应商可能会觉得采购方过于苛刻,只关注价格而不考虑供应商的成本和利润。长期以往,供应商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打击,对合作的忠诚度下降。

例如,供应商可能会减少对采购方的服务支持,如在产品研发的协同合作、紧急订单的响应速度等方面变得消极。

在极端情况下,供应商可能会终止合作,这会给采购方带来供应中断的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质量风险增加

供应商在面对持续的降价压力时,可能会为了保持利润而在产品质量上做出妥协。他们可能会选用质量较低的原材料、减少质量检测环节等。

例如,在食品加工行业,如果食品原料供应商不断被要求降价,可能会使用质量较差的农产品作为原料,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对于采购方来说,虽然价格降低了,但产品质量下降可能会引发客户投诉、品牌形象受损等一系列问题。

3、创新动力不足

过度关注价格挤压可能会抑制供应商的创新动力。如果供应商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如何降低成本以满足降价要求上,就会减少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创新方面的投入——没有利润,资金不足,供应商肯定在研发方面投入不足。

例如,一家高科技零部件供应商,本来可以投入资金研发更高效的芯片,但由于采购方一直要求降价,导致其资金紧张,无法进行创新研发。这对于整个产业链的长期发展和技术进步都是不利的。

三、对于乙方供应商来说,怎么突破?

如果生产的是大路货,被压榨是必然的。这已经不仅仅是谈判策略的事,也包括经营策略,如下图所示:

1、走大宗路线。

例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就是量多品种多取胜,以至于很多中东商人以为义乌是中国的首都。

例如山东的寿光,我的重庆高中同学胡翠华,就在寿光做外贸,她在高中时,英语成绩一直班级第一。

韩国泡菜的消费量中,约有35%均来自于进口,而在这些进口泡菜中,99%来自于中国,大约28.1万吨泡菜。而其中有80%的泡菜均来自于山东,或者更确切一点地说,来自于山东平度市仁兆镇。

2、卡脖子。

做一些高精尖,不得不用,很难平替的产品。这样,高价是一定的;谈判时,腰杆是直的。

当然,这样的产品,研发费用通常不低。例如国内新能源汽车很火,这就促成了宁德时代,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份额已攀升至 36.7%。

很多股民称呼它为“宁王”。

3、小众路线。

小众路线也会让乙方在谈判桌上拿到不错的份额,不错的价格。

泡泡玛特(Pop Mart)起家时,就是小众品牌,它最初主要针对的是潮流玩具的爱好者,特别是盲盒玩具的收藏者。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供应商和采购方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正如我们在《商战谈判官》课堂上所讨论的,只注重价格的采购招标谈判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它可能会帮助甲方在短期内带来成本的降低,但长期来看,这种策略可能会损害供应商的积极性,影响产品质量,甚至抑制创新的动力。

对于甲方而言,认识到供应商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价格,而是其能够带来的整体价值,包括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甲方应该寻求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享风险和收益,共同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对于乙方或供应商来说,突破这种困境的关键在于转型和创新。供应商需要从单纯的价格竞争中跳脱出来,转向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能够与采购方建立起更为稳固和互利的合作关系。

总之,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都应该意识到,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创新、质量和服务,而不仅仅是价格。在这个基础上,双方可以共同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实现共赢,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有限,创新无限,双赢赋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共同迎接光明未来。

淳诗一首:

采购谈判压价低,

利润微薄皆不易。

质量创新创佳绩,

破除内卷觅生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