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走进科学”栏目,真的就能获得享受吗

雨树披纷 2024-11-14 18:36:12

有的时候,忽然觉得,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有点煞风景。

这是由夏蝉鸣叫引发的。

盛夏午后,正待午休小憩,窗外的大树上,蝉声大作,越叫越欢,似乎要与酷暑争锋。  有人讨厌蝉鸣的聒噪,心烦蝉声的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

我却喜欢窗外缕缕蝉声的鸣奏,夏蝉抑扬振荡的鸣唱,大有天籁野趣之感,仿佛应和人间欢心事,又似诉说逝水流年的轻淡,不由想到白居易的“人貌非昨日,蝉声似去年”。

夏蝉一片“沙沙”低唱,更显出午间的宁静,是最好的午休催眠曲。

就是这样的小确幸,也被一个朋友“杠”上了。

他是“十万个为什么”式的民科迷,他向我解释了“蝉鸣”的科学原理:

蝉的歌唱,是通过扣压腹部的一对鼓膜,发出一连串的嘀嗒声,而且只有雄蝉才会“唱歌”。

也就是说,蝉声并不是歌声,而是身体器官的振动声;也不是取悦人类,而是为了找老婆。

虽然明白了蝉鸣的“来龙去脉”,但觉得很败兴,了解了蝉鸣的原理和用意,对我们普通人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失去了对禅鸣的诗意体验。

西晋崔豹的《古今注》中,有一则“化蝉”,说齐王王后死后,尸化为蝉,因为是怨恨君王被气死的,便落在院里树上,鸣叫不停;而齐王每次听到蝉鸣,都悲叹不已,后悔莫及。

如果向西晋老百姓科普了“蝉鸣”原理,这样的故事,还能辑入《古今注》并感动千古人心吗?

古代,蝉有着复苏和不朽的文化意义。道教中的蝉,就代表着“万字符”,预示死后灵魂出窍。

李商隐《蝉》中的“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彻夜哀鸣的蝉,天亮已声疏力竭:树叶青青,却对蝉毫无同情之心。在科普的解析下,这样的事有可能发生吗?

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这本身没有错,但也会破坏我们的情感体验。奇异的自然现象,追根溯源地“走进科学”,使美好奇妙的体验,变成一次学习的机会,就会失去好奇心,不再觉得不可思议。

很多自然现象,无伤大雅、人畜无害,其形成原理,对普通人来说无关紧要,还是稀里糊涂点好,比如彩虹,尽情欣赏彩虹之美就好了,非要往脑袋里灌进科普知识:水珠是一面棱镜,光线折射出蓝光、黄光或红光……注意力飘浮了,好没趣。

谁愿意整天活在纯理性的世界里,不去享受想象世界的丰富美好和情感体验呢。

“我只是想生活,而不是时常去剖析生活。”想起这句话,我觉得是对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