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4月,胡乔木当面向邓小平提出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得到邓小平的赞成和支持。
仅一个月后,中央批准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联署的《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同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以胡乔木为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至此,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举全国之力、动员知识界广泛参与的国家级文化工程。在历时15年的第一版编纂过程中,参加撰稿的作者达两万余人,编辑人员超过1000人。各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都参加了该书的编撰工作。
1993年8月,7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横空出世,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共收77859个条目,12568万字,成为可与《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媲美的鸿篇巨制,中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十年一剑铸精品
改革开放带来了新气象。广大知识分子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编撰工作之中。
外国文学专家冯至带病连夜审读清样,目力不济,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80岁高龄的法学家潘念之忍着膀胱癌的剧痛,硬是修改完稿件才去住院;翻译家王佐良右手骨折,带着夹板,用左手扶着右手,撰写条目……
许多专家更是把生命奉献给了百科全书。矿学家孙德和临终前还在审阅书稿;冶金学家李熏临终前数日还询问对《冶金学》一文的意见;国际法专家陈体强去逝前两天还给编辑部写信……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撰原则是“让最合适的人写最合适的条目”。如《军事》卷中的“导弹”条目,由钱学森执笔;《航天航空》卷中的“导弹”条目,由中国导弹总设计师屠守锷执笔;“毛泽东”条目,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胡乔木修改,邓小平亲自审定;“四方面军”条目,由徐向前元帅秘书撰稿,徐帅亲自审定……
与时俱进新华章
1991年开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已开始筹划出版简明版、第二版,并开始策划利用第一版编纂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大量资料出专题百科、小百科,出普及读物,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读者需要。
今天,中国的百科家园已是琳琅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二版简明版、第二版精粹版,《中国京剧百科全书》《音乐百科全书》等专业百科,《贵阳百科全书》《澳门百科全书》等地区百科相继出版。其中,针对小读者的百科类图书销售火爆。
201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正式立项,2014年正式启动。第三版定位于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百科全书,基于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知识生产、分发和传播,将成为国家大型数字化公共知识服务平台。
目前,第三版已经确立了覆盖包括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所有13个知识门类的百余个执行学科,建立了权威的学科编委会并确定学科主编,组稿撰稿审稿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摘自《人民日报》张贺 文)
相 关 推 荐从“大部头”到“大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纸书编纂的台前幕后
中国大型类书的编撰历史悠久,如西周时期的《尔雅》、明《永乐大典》、清康雍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这些类书是当时社会文化昌盛的集中体现。
自康有为一八九八年将“百科全书”这一人类知识汇总的概念引入我国知识界后,百年来众多有识之士无不致力于弥补这一空白。
然而编撰百科全书工程浩大,劳师兴众,因此直到一九七八年,在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大百科全书的编纂水平历来被视为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标志。
从1978年到1993年8月,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历时15年,按照总体规划成书74卷,按照学科分类,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领域,各学科所收条目比较完整地搭建起了该学科的知识框架,是读者深挖和拓展知识领域的阶梯和桥梁。
74卷大书恰如宏伟的文化长城,其中77856个条目,犹如构筑长城的坚实砖块,而为之倾注心血和汗水的学者专家,已达20672名之多。
翻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其中许多千锤百炼,字斟句酌的条目,俱出自学科泰山北斗之手。
如:王力的“汉语”,季羡林的“梵语”、“翻译”,吕叔湘的“语言和语言研究”,张友渔的“法学”,许涤新的“经济学”,谈家桢的“遗传学”,吴征镒的“植物学”,吴阶平的“现代医学”,黄秉维等的“中国地理”,傅承义的“地球”、“空间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张钰哲的“天文学”、“彗星的运动”、“小行星”,叶叔华的“天体测量学”、“天文地球动力学”,吴文俊的“数学”,陈景润的“素数分布”,苏步青的“几何学”、“计算几何”,朱洪元的“物理学”,冯端的“金属物理学”、“晶体学”,谷超豪的“广义相对论”,周光召的“对称性和守恒律”,黄昆的“半导体”,马大猷的“环境物理学”、“环境声学”,钱伟长的“力”、“技术”,钱令希等的“结构优化设计”,郑哲敏等的“爆炸力学”,庄逢甘的“空气动力学”,钱人元的“高分子物理化学”,钱三强的“科学”、“科学学”,许国志的“系统工程”、“系统论”,宋健的“航空航天系统工程”、“系统控制论”、“工程控制论”,沈元的“航空”,杨嘉墀的“导航卫星”,侯祥麟的“化工”,李薰的“冶金学”,柯俊的“冶金史”,邵象华的“炼钢”,朱光亚的“核武器”,钱学森的“导弹”,沈鸿的“机械工程”,孟少农的“汽车”,吴学周的“环境科学”,曾呈奎的“海洋科学”,吴中伦的“林业科学”,袁隆平的“杂交稻”,李国豪的“土木工程”,严恺的“海洋工程”,钱正英的“水利”,潘家铮的“大坝”,戴念慈等的“建筑学”,傅熹年的“中国古代建筑”,慈云桂等的“计算机系统”,冯康等的“计算数学”,王湘浩的“人工智能”,武衡的“情报学”……这些“学科条”“带头条”都是站在学科前沿的大师们亲自撰写和审阅的,可谓字字珠玑,斐然成章。
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不仅仅能够领略大师的智慧,更能感受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大家”云集
百科全书传世,主要靠修订再版。
1995年1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正式立项,修订意味着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将更加完善,更具时代性。
秉承国际惯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将原来的大类学科分卷法改为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排序的条目统编法,将第一版的77856个条目重新整合,归类合并了重复的条目,删除过时的条目,减少过细的条目,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加了大量新条目。
本着“让合适的人编写其最擅长的条目”这一原则,在3万名学术精英,历时14年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努力下,32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于2009年问世。
如果说,1993年的第一版圆了国人的“百科全书梦”,那么,2009年的第二版,则树立起了一座中国文化的里程碑。
1985年9月10日,姜椿芳代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向邓小平赠送刚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1~3卷。
1993年10月8日,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编撰出版人员。
2006年4月,胡锦涛将《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为国礼赠送给耶鲁大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文数据库的应运而生
百科全书是“人类知识的小宇宙”,历来被誉为“工具书之王”,拥有一套《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件令人向往、值得自豪的事。
纸质百科全书的出版由来已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许多读者都将它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百科全书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强势地挑战了传统纸质百科全书的地位。
从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卷出齐伊始,互联网技术已经开始渐渐影响百科全书的发展。
200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纸书发行时,中国互联网已经高度发达,数字出版已然成熟,尤其是人人可以参与撰写的互联网百科在网络兴起,如维基百科、互动百科、百度百科等。
类似的网络百科给予读者便捷的使用体验,但也因为内容不够准确严谨而备受质疑。
在信息量呈几何倍数猛增的今天,人们对于知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也一直在探寻纸质百科全书内容的数字化出版之路。
从200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光盘版诞生至今,《中国大百科全书》正版光盘销售近百万张。在盗版光盘泛滥的情况下,这样的销量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它精雕细琢的内容,得到了读者广泛认可。
除光盘版外,针对机构用户的局域网在线版全文数据库也于2011年面世。由于在内容上有明显区别,因此第一版和第二版并存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局域网数据库中。
第一版按照学科排序,众多学术泰斗带头参与该学科内容编纂,读者能够发现其知识的框架和发展的脉络,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而第二版按拼音字序排列,综合性更强,知识点更加精练。
《中国大百科全书》局域网数据库吸收和继承了传统百科全书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创新、超越。全库共计条目14万多个,知识点近100万个,文字量达1.86亿,并配近万张高清图片和地图。
与纸质版相比,局域网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了更便捷快速的检索体验。目前,全球已有400多家图书馆使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局域网版的数据库产品。
《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在线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1+2版)》局域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