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这个名字,或许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
但是说起"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相信不少人都会恍然大悟。
这位百岁高龄的老人,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诗词痴人"。
她的一生让人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近日,一则噩耗传来,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离世,享年100岁!
有人好奇为什么要称她为叶先生,并不是所有女人都可以被称呼为“先生”,古时候教书、讲课的老师都被称呼为“先生”。
还有一种说法是?叶嘉莹被称为“先生”是因为“先生”一词在古代并不专指男性,而是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人的尊称。
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平一个书香门第。
从小就被诗词包围的她,10岁前就在家里读遍了《诗经》《楚辞》等经典。
这么小就能啃下这些"硬骨头",着实让人羡慕!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我小时候被逼着读这些,估计早就崩溃了。
17岁写诗悼母,诗词成为人生寄托
17岁那年,叶嘉莹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打击——母亲因忧劳成疾去世了。
悲痛之中,她写下了8首诗来纪念母亲。
从此,诗词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48年冬天,叶嘉莹随丈夫到了湾湾。
为了养家糊口,她开始教书。
虽然生活艰难,但诗词给了她莫大的慰藉。
后来她回忆说:"那时候生活很苦,但只要能读到一首好诗,就觉得什么都值得了。
"这话说的,让人不禁想起"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是叶先生找到的是诗中的精神食粮啊。
游学海外,传播中国文化
20世纪60年代后,叶嘉莹的学术生涯迎来了高光时刻。
她先后担任了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在国外,她不忘初心,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有趣的是,当时很多西方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一窍不通,叶嘉莹就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们感受诗词的魅力。
她会先朗诵原文,然后用英语解释意思,最后再用中文吟诵一遍。
据说有些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直呼"太美了"。
这种教学方式,简直就是古今中外的完美结合!
回国讲学,奔波三十载
1978年,叶嘉莹看到内地学校需要教师,立马给国家教委写信申请,表示愿意不要报酬回国教书。
从那时起,她每年假期都会从加拿大回国,在数十所大学讲学。
这一奔波就是三十年,直到2014年才在南开大学定居下来。
想想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太太,每年往返于中加两国,在全国各地的大学里奔波讲学。
这种精神,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有人说她是"诗词传播的活化石",我觉得这个比喻虽然有点俗,但挺贴切的。
倾尽所有,推广古典文化
即便年事已高,叶嘉莹依然不肯松懈。
她每天工作到很晚,精挑细选了200首适合儿童阅读的古诗词,还写了19部有关诗词的著作。
这种工作强度,估计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吧?
更让人震惊的是,叶嘉莹将毕生积蓄3568万元,包括变卖天津和北京的两处房产,全部用于推广古典文化。
这笔钱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在叶嘉莹眼中,却不及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有人说她是"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言过其实。
但不可否认的是,像叶嘉莹这样全身心投入诗词研究和传播的学者,确实越来越少了。
感动中国,诗词女神的魅力
2020年,叶嘉莹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这个奖项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到的,能获此殊荣,足见叶先生的影响力。
有趣的是,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您用一生诠释了诗和远方。
"这话说得挺文艺的,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再加上一句:"您是诗词界的常青树,是文化传承的一座丰碑。"
说实话,像叶嘉莹这样的学者,在当今社会真的不多见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还能有人如此执着地钻研古典诗词,着实让人敬佩。
她用一生告诉我们,热爱可以超越年龄,梦想可以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