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詹才芳去世,退休多年的华国锋难过不已,亲笔写下八字挽联

史行途 2024-11-24 22:52:06

尽管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非常熟悉,但是在战场上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军和士兵却并不是每个都能叫得出名字来,甚至除了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评选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之外,对于那几百个少将中将和上将知道熟悉的人却少之又少。

像其中十分有个性的、立过特大战功的诸如许世友、王近山、皮定均等寥寥数人也许名声在外,但是大部分将领还是相对本本分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默默无闻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像开国中将詹才芳就是这些不平凡人中的平凡一份子,令许多不熟悉他的读者们意外的是,詹才芳曾经和毛主席钦点的接班人华国锋关系十分要好,两人的脾气秉性也十分契合,就在1992年詹才芳去世后,华国锋还为他亲自题写挽联,这两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革命时期的深厚情意

1907年湖北红安的一户农家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婴儿啼哭,原来是村里的老好人老詹家又添丁了,而且还是一对双胞胎男孩,只不过这两个孩子的到来让他们一家人可没有那么快乐,生活物资匮乏且战火频繁的当下让父亲也不禁十分苦恼:“一个男孩都养不活,现在一下来了两个男孩,这可咋养活啊。”

也正是这次生产过后留下的后遗症让母亲的身体愈加虚弱,短短7年之后就撒手人寰,詹才芳也是这对双胞胎之中的老大。

17岁时詹才芳在大姐夫的帮助下加入了青年团,在董必武先生的影响下开始投身革命工作。

3年过后,20岁的詹才芳参与了名噪一时的黄麻起义,只比他晚出生了几分钟的弟弟则在老家做了一名普通的社会职员,或许兄弟二人的命运在此刻就已经走向两条不同的道路。

投身革命的詹才芳很快遭到了敌人的报复,他们找不到本人索性就把矛头对准了他手无寸铁的弟弟。

1929年,国民党在“清共”运动中严刑拷打詹才银,让他说出哥哥的藏身之地,没想到也因此断送了弟弟一家三口的所有身家性命。

消息传到詹才芳所在的部队后,詹才芳掩面大哭,在他心中又增添了一笔新的国仇家恨,而这段往事也成为激励着詹才芳一步步成长的动力。

几十年的革命生涯让詹才芳与许多革命战友结成了深厚的感情,像作战勇猛的陈锡联当时得罪了张国焘,因私废公的张国焘要治陈锡联的罪,关键时刻詹才芳站了出来:“陈锡联14岁就跟我干革命,他绝不是改组派。”这才在一场运动中成功救下年轻气盛的陈锡联。

与他还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尤太忠,1935年在张国焘的错误指挥下部队南下过程中四处碰壁,当时后援物资又十分紧缺,尤太忠因饥饿昏倒在草丛中人事不省。

关键时刻詹才芳拿出自己的口粮,用自己的战马驮着尤太忠这才走出了不毛之地,醒转意识后,尤太忠把詹才芳视为自己的救命恩人。

詹才芳不但做人仗义,打仗本领也是一流。

1947年詹才芳领兵进入东北地区,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9纵司令员,辽西、朝阳等地也是在他的手上才得以收复。

隔年9月詹才芳率先取得晋北战斗的重大胜利,为后续解放军夺取锦州奠定了军事基础。

中将詹才芳和华国锋的故事

1955年9月,一场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册的授衔仪式盛大召开,詹才芳被授予中将军衔,仪式结束后,有不少老战友站出来为他鸣不平,人们说:“中将军衔有点低,上将也才刚刚好。”

其实大家这番话也不无道理,像他原先的老部下许世友、陈锡联、韩先楚等人都是上将,聂凤智、皮定均等人也是他的老部下,也被授予中将军衔,很多老战友怕他心里不平衡,纷纷到他家劝慰他。

不过老将军本人倒显得很稀松平常:“大家干革命不是为了军衔的高低,战争年代牺牲了那么多战友,他们又该授什么衔。”

詹才芳的这些话不是场面话,在日常中他更是严格要求着自己和身边人,和战士们探讨问题时他往往席地而坐,没有官架子的他也在部队中威望很高,家里来了客人,不管对方的职务高低,詹才芳都告诉警卫员要先给客人倒茶。

许世友上将在军队中因为爱喝酒脾气火爆被很多人认为不好接触,但对詹才芳却十分尊重,每次詹才芳到北京开会,许世友都要把自己住处安排在他附近,为的就是能和他多说几句话。

而每次见面詹才芳都要‘调侃’许世友几句,把他说的也不好意思喝那么多酒了,或许这也就是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吧。

除此之外,詹才芳在党内的地位也十分高,1967年6月时,周总理曾秘密找到詹才芳,向他询问有关于新一代领导人培养和任命的有关情况,周总理焦急的问:“湖南地区还有没有你推荐的同志?有没有能够胜任中央工作的?你不要对我说瞎话。”

詹才芳听到总理这么严肃,当即说出了华国锋的名字,那时的华国锋因正在开展的群众运动开始逐步退居二线,可以说如果毛主席对华国锋是知遇之恩,那詹才芳对他更多的是战友间的惺惺相惜。

电话那头总理询问詹才芳:“华国锋同志怎么样?你实话实说。”

詹才芳只说了五个字:“能干、可信赖。”

这句话也彻底改变了华国锋未来几十年的命运,而对于詹才芳来讲他完全可以不提华国锋的名字,当时举荐华国锋去中央工作,尤其在那样一个动乱时期,他本身也是承担着压力和责任的,但这就是詹才芳,凡事只从工作角度出发,顾全大局的性格也让他成为了党内领导人最信赖的将领之一。

斯人已逝的无尽感慨

接到总理的指令,詹才芳让秘书迅速联系华国锋,不过当时怎么也联系不上,这可把詹才芳急坏了,原来当时湖南运动风波激烈,华国锋因为替同事仗义执言而遭到别人的诬告陷害,如今正在基层接受批判。

听到消息的詹才芳十分恼火,当即组织专班和自己一同前往长沙,那边周总理的电话是一个接着一个,自己这边又要考虑基层情况,几经周折后才将华国锋送往北京。

可以说詹才芳向总理的这次推荐,间接的改变了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命运,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于华国锋十分认可,除了没打过仗外,华国锋可以说是毫无缺点。

1971年之后,主席开始有意无意将国家权力交到他的手里,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华国锋和李先念等人秘密商议,决定要在不造成巨大影响下铲除“四人帮”。

只不过“四人帮”根基太深,华国锋又怕打草惊蛇,这一等就到了毛主席去世之后。

伟人的离世让国家上下陷入悲痛之中,这也加快了“他们”篡夺权力的野心。

关键时刻,华国锋当机立断,在取得叶剑英等老派同志的支持后,仅仅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就将“四人帮”全部隔离审查,这也结束了中国长达10年的社会动乱,可以说在危急关头引领着中国重新走向了正轨。

拨乱反正后,华国锋也没有贪恋职务权力,在1982年他选择功成身退,但仍在二线为中国发展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尽管离开一线多年,华国锋还是在多次采访中谈起人生中两个对他影响十分大的人,毫无意外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个是詹才芳,一个人给了他证明自己能力的平台,一个人则给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之后詹才芳每次到访北京,华国锋一定亲自迎接,还要把他邀请进自己的住所一尽地主之谊,这份关系也一直维持了10余年。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992年,85岁的老将军因病离世,在追悼会上人们前来祭奠吊唁的老朋友发现一张不同寻常的挽联,“悼念才芳同志,德高望重,千古流芳。”

最后的署名是华国锋,这份历经了20多年的友情也在这一刻画上了句点,从此后天人两隔,好朋友的离世也让华国锋内心十分痛苦,彼时才刚刚过了70岁的他那段时间情绪不高、精神不振,或许更多的是对过往的怀念和对老友的不舍吧。

结语:

对于华国锋和詹才芳二人来说,这份情谊二人从未当面谈起,但是在内心中又都时时刻刻把对方看成是极为重要的人。

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詹才芳来说他知人善用,对得起人民和历史,也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择;对于华国锋来说他没有辜负伯乐对自己的信任,凭借个人能力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历史任务,两人间这样的默契和情谊也让人十分羡慕。

史料来源:[1]何周国:詹才芳中将和他的一家[J].党史天地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