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管辖的缝,又有人性的疼——从王星被骗想到的

钰泽文化观 2025-01-12 03:43:11

在不久前震撼舆论场的“王星事件”中,一位年轻人被骗至缅北从事电信诈骗的噩梦经历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从被骗到逃离,再到被拯救归国的过程,这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在舆论层面上撕开了社会多重维度的“裂隙”:对跨国犯罪的愤怒,对缅北无序之地的警惕,对互联网监管的反思,以及对人性与规则的深度拷问。

这起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缝隙”与“疼痛”。缝隙,是法律和管理上的真空;疼痛,是个体受到的不公与苦难。这种种“缝”与“疼”,迫使我们停下来重新审视,在一个高度信息化和复杂化的社会里,如何平衡规则、情绪与人性,又如何将国家治理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包容和有力的秩序。

第一缝:互联网时代的监管真空

互联网的发展为全球带来了便利,也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治理难题。特别是在以缅北为代表的灰色地带,“电信诈骗”几乎成为跨境罪恶的代名词。正如媒体报道,这些不受控制的地区,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庇护,同时让受害者深陷困境。然而,这种问题的核心,并不仅仅是缅甸地方治理能力的缺失,更是跨国管辖权的无力。

从网络金融欺诈到电信诈骗,诈骗者利用了全球互联互通的便利,而传统的国家边界与法律体系却在这一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以王星事件为例,犯罪行为发生在缅北这个不受完全控制的地区,但受害人和影响却遍布中国,涉及受害人的不仅仅是财产,更是尊严乃至生命安全的侵犯。这种跨境犯罪的特质,给执法机构的调查、取证、追责带来了无数困难。

面对这种“管辖的缝隙”,我们必须意识到,单靠一国之力,难以彻底遏制这些犯罪链条的生存土壤。这需要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法律协作,需要对“缝隙地带”施以持续的压力与治理。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天网行动”打击海外逃犯、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已初显成效;但在网络安全领域,这样的努力远远不够。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追溯犯罪链条,如何建立更高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如何让互联网的“无边界性”不再成为法治的“真空带”,这些都是治理的关键课题。

第二疼:个体生命的悲剧与舆论的偏激

王星的故事,刺痛了公众的神经。从被骗到缅北的陷阱中,再到遭遇虐待、威胁以及逃脱生还,这不仅是身体的煎熬,更是心理的创伤。然而,事件发酵后,我们发现另一个现象同样令人深思:舆论场中情绪的泛滥与失控,几乎淹没了对问题理性讨论的空间。

事件中,“节奏带动”与“情绪营销”成为主流传播方式,真正深入分析问题的理性声音却被迅速淹没。情绪化舆论的盛行,反而让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当我们在网络上用“打拳”的方式发泄愤怒时,真正的制度问题却可能被忽略。

第三思:规则与人性之间的平衡

王星的故事让我们反思:如何在追求规则与保护人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制度与规则的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规则的建设,不应只是一味的制约与惩戒,而更应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的是“效率至上”的简单化管理方式。以网络平台为例,为应对电信诈骗,不少平台选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一刀切策略,例如严控交易与通信工具。但这样的策略往往会让规则变成生硬的工具,却忽略了个体的真实需求。

在王星事件中,人性在规则的裂隙中显得尤为重要。从被骗到逃脱,王星的幸存不仅是幸运,更是因为得到了善意的帮助。事件发酵后,无论是警方的行动、舆论的关注,还是陌生人的支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生命的珍视。这提醒我们:无论规则如何设定,最重要的仍是守护人性——以人性的光辉补足规则的不足,以善意的行动填平法律的裂隙。

“即有管辖的缝,又有人性的疼。”王星事件的背后,是社会在网络时代面临的一场治理挑战。管辖的缝隙,是制度建设与国际协作的难题;人性的疼痛,是个体命运与舆论场失控的叠加效应。这不仅是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更是一场社会的“修复工程”。

面对这样的现实,第一步是加强对问题的理性认识,避免情绪的泛滥与偏激;第二步是从制度层面补齐短板,加强对跨境犯罪的治理与国际协作;第三步,则是建立以善意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让人性在规则的体系中焕发光彩。

只有这样,缝隙才能逐渐弥合,疼痛才能不再延续。就像王星的幸存故事一样,即使生活的裂隙曾经让我们摔倒,但只要心中仍存光亮,社会终将迈向更和谐的未来。

关键,据说,去他国骗国内的,大多数还是自己值得自己信任的同胞……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