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审阅死刑名单,看到一国军上将,大惊:立刻放人,登门道歉

历史详说员 2024-11-07 19:57:05

1951年的一天,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在办公室里认真审阅着递交上来的死刑犯名单,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上:

李杜,原国民党陆军上将……

看到这里,邓小平的神情不由地严峻了起来。他立即给情报处处长于炳然打了电话,要他把案件卷宗送来,自己要重新审阅。

不久后,小平同志又给于炳然打了电话:经组织研究,此案证据不足,不应执行死刑,立刻释放李杜老先生。我要你亲自登门,向他解释清楚,并代我向他赔礼道歉。

李杜何许人也?一个蒋介石亲封的陆军上将,为何能获得小平同志的如此重视,不仅将他无罪释放,还要人代他赔礼道歉呢?这一切,都要从李杜传奇的一生说起。

李杜1880年出生于东北辽宁的一个小康家庭,当时还是光绪6年,距离甲午战争还有14年。

25岁的时候,有感于清朝的风雨飘摇,李杜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此后入伍参军,成为奉军军官。到1929年,李杜已经因为战功晋升到了北洋政府的陆军中将,张作霖奉军中的实力派人物。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撤出东北,吉林省官员熙洽勾结日寇,成立长官公署,自任省长,宣布和南京政府脱离关系。东北易帜后好不容易完成的统一一下子变成了泡影,在这个历史场景下,如何抉择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良心和操守。

李杜作为实权派人物,坚决不肯裂土分疆,投靠日寇,他随即向全东北发出通电,痛斥汉奸走狗的卖国行为,呼吁东三省人民团结一致,守护国土完整。他下令封锁松花江,对势力范围内的永衡官银号、 农业银行及财税部门的钱款进行监管,禁止向傀儡政府缴税。

伪吉林省省长熙洽在日军命令下,派出部队攻打李杜。李杜坐镇哈尔滨,联络马占山等人,成立了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担任总司令一职,亲临前线指挥。到2月5日,由于日军重兵压境,自卫军损失严重,阵地相继失守。李杜痛心疾首之余,只能率部边撤边打。

一直到1933年1月,李杜在艰难作战一年后,无奈率领残部退入苏联,之后辗转从苏联去了欧洲。

李杜将军在东北坚持抗战的消息振奋了无数国人。1933年,他从欧洲回到上海时,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吴铁城和数万上海市民夹道欢迎。随后,他在庐山面见了蒋介石,并请他援助东北抗日武装,但遭到蒋介石的拒绝。

依靠国民党已经无法守护东北。此后,李杜和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共同成立“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宋庆龄为主席,李杜为武装部部长。他们在国统区积极筹量,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在东北奋战的东北抗联解决粮饷问题。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国组织,蒋介石都无法容忍,迫使它解散了。悲愤的李杜有感于东北沦丧,国家危亡,写下了一首诗:

心存家国恨,梦绕白山巅。何日驱强虏,太平不羡仙。

自然而然地,李杜参加了冯雪峰同志领导抗日统一战线,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有说法称,李杜是1945年经周总理批准秘密入党)。

1935年,东北军奉命前往陕北剿灭红军,期间,张学良委托李杜将军寻找共产党代表,想建立联络渠道。在李杜的帮助下,张学良找到了刘鼎,和共产党取得了联系,达成了默契。此事是西安事变的萌芽,而李杜牵线搭桥,贡献良多。

据《邓小平传》记载,1936年冬天,小平同志“染上伤寒,长时间昏迷不醒,生命垂危。他后来也说,那次他病得很重,差点死掉了。”当时红军没有任何营养品,多亏张学良给红军送来的慰问品中有一批罐装的炼乳,他靠着吃炼乳支撑才恢复过来。

李杜在此期间,还干过一件很重要的事。1936年6月,李杜想以出洋考察为名,从苏联辗转进入东北,在东北组织部队抗日。临行前,李杜受我党上海地下组织委托,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一块带走了。

来到巴黎后,他们本来要去苏联,但苏联迫于日本当局的抗议,拒绝给李杜签证,只接收了毛岸英兄弟。李杜无奈只能返回上海。

不久后,周总理推荐李杜担任东北抗联总司令,李杜计划绕道新疆去苏联,再转入东北就职,结果又受到了新疆盛世才的阻止。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同年10月,蒋介石迁都重庆。李杜来到重庆后,以东北抗联总司令的身份继续为抗联筹款,一直到1942年,设在重庆的东北抗联司令部被蒋介石勒令查封,这令李杜无比愤怒。

考虑到李杜将军的威望,1946年,蒋介石授予他陆军上将军衔,李杜说自己年纪老迈,无力升任,宣布退出军籍。此后,他失去薪水来源,一家陷入穷困,有时候还要变卖家产度日。一直到二野进入大西南,我军发现了这位曾经的“国民党陆军上将”,而“国民党陆军上将”恰恰是李杜最不起眼的身份。

看完上述李杜将军的生平,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平同志对他如此尊重,要工作人员向他赔礼道歉了。作为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一个秘密党员,李杜将军的一生体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铮铮傲骨和爱国情怀。

此后,李杜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川政委委员,重庆政协常委。1956年8月23日,李杜将军因心脏衰竭在病情病逝,享年76岁。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