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60-70年代那么穷,为何有很多人怀念?他们在怀念什么?

特友谈文化 2024-06-17 08:34:06

发文:幾鵋

编辑:王西北

——【序言】——

六七十年代,虽物资匮乏,生活困苦。

然众人何故怀念?

彼时虽贫,然精神富足,邻里互助,人情浓厚。

今物质丰盈,人情冷漠,反使昔日苦中作乐、守望相助之情更显珍贵。

难道真是贫困锻造了幸福?

还是现代社会的冷漠让人怀念那份真情?

这一切,值得深思。或许,当今繁华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孤独与失落。昔日之苦,今人何以释怀?答案,且待细细品味。

——【正文】——

回忆60、70年代,那真是一个艰苦卓绝的时代。虽物资匮乏,但人们怀念那段时光,恰因其背后的深刻情感与精神追求。

我生于六十年代初,家住北方一座小城。那时,每家每户的生活条件相差无几,物资供应极其紧张。家里的粮食、油盐全靠粮票、油票来换取。

记得母亲每月初带我去粮店排队,寒冬腊月,天尚未亮,排队的人们已手持粮票,蜷缩在寒风中。偶尔,能买到几斤白面,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用纱布包好,留着过年蒸几屉白面馒头。平日里,我们吃的多是玉米糊糊、地瓜粥。

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活场景——储备煤球。冬天取暖全靠这点煤球,父亲总是在秋天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煤场买煤。

记得那天,寒风凛冽,我和父亲在煤堆前铲煤、装煤,满身满脸都是煤灰。回到家,母亲总是早已准备好热水,给我们洗去一身疲惫。那一盆盆温热的水,承载的是浓浓的亲情和温暖。

60、70年代,家中的家具简单朴素。一张木床、一张小桌子、几张椅子便是全家的家当。

记得母亲总是把破旧的床单剪成一块块,缝补在衣服上,以延长衣物的使用寿命。

寒冬腊月,母亲用棉絮给我们缝制棉衣,虽然笨重,但却温暖。那时,家中的煤油灯光昏暗,我们兄妹几个挤在桌边写作业,母亲在一旁用缝纫机缝补衣物,父亲则在煤油灯下读书看报。

在学校,课本是我们最珍贵的财产。

每学期发新书时,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包上书皮,爱不释手。学校的教室简陋,冬天冷风刺骨,但我们的学习热情却从未减退。记得一次,老师给我们讲《白毛女》的故事,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沉浸在那个动人的故事中。

每到课间,操场上孩子们欢声笑语不断,踢毽子、跳皮筋、打沙包,简单的游戏却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

当时的劳动也是艰苦的。

我父亲在工厂里做工,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十分辛苦。有一次,父亲因操作不慎,手被机器夹伤,但他只是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回到工作岗位。那时的人们,勤劳肯干,坚韧不拔,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新中国。

母亲则在家里操持家务,织毛衣、缝补衣物,全都是她一个人包揽。每到冬天,母亲都会给我和妹妹织毛衣、织手套,虽然样式简单,但穿在身上却格外温暖。

尽管当时物质匮乏,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周末的时候,母亲常带我们去公园玩。

那时的公园没有如今的豪华设施,只有几处简单的花坛和几条弯曲的小道,但对我们来说已是乐趣无穷。每次去公园,我们都会带上自制的风筝,在空旷的草地上奔跑着放飞,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自由与快乐。

最让人怀念的还有那个年代的集体活动。每逢节假日,单位或社区都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拔河比赛、篮球赛等。

有一次,我和父亲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拔河比赛,全家人都去为我们加油助威。

虽然最后没能赢得比赛,但那种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至今难忘。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六七十年代,尽管物质匮乏,但精神生活却丰富多彩。每晚,家里围坐在一起,听父亲讲革命故事,听母亲讲她年轻时的事情。

那时没有电视,唯一的娱乐就是听广播。每当《东方红》那激昂的旋律响起,心中总是充满了希望与力量。那些年的艰苦岁月,虽有千辛万苦,但我们从未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正如老话所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那段岁月,锻造了我们一代人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六七十年代的怀念,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怀念,更是对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的怀念。在如今物质富足的年代,我们更应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同时铭记那段艰苦岁月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那段艰苦的岁月,锻造了我们一代人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