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只活了27岁,短短4句爱国诗惊艳千年,令无数好男儿血脉膨张

小钻聊历史 2023-02-24 06:35:03

唐朝时,诗歌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波偶像级诗人。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等个个名满天下。

然而,其中有1位诗人却骨骼清奇,不按套路出牌,诗句中常常出现些神仙鬼魅的东西。比如“鬼灯如漆点松花”、“回风送客吹阴火”、“鬼雨洒空草”等诗句,叫人读来不免脊背发凉。大家忍不住问:他是经历了什么?

这位神奇的诗人不是别人,正是“长吉鬼才”李贺。

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我们只知道他仅仅活了27岁,却凭借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惊艳世人。有人甚至把他评为继屈原、李白之后的又一大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与李白一鬼一仙,同为诗中“异类”,看似有着天壤之别,但却一样的神秘与空灵。

神奇的是,二人的命运也有些相似,都是志存高远却怀才不遇。只不过李贺比李白还要惨上100倍。

李贺一生悲愤郁闷,诗作新奇而又晦涩。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他最终却凭借4句爱国诗惊艳千年,也让一众好男儿血脉膨张。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读了这首诗,大家不禁感慨:这真是李贺写的吗?他还是那个诗鬼吗?为何他能写出这样豪迈的诗句呢?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李贺的身世说起。

一、宗室王孙,少有盛名

李贺一生不得志,在忧愤与病痛中英年早逝。但他一开始,其实是个皇族。

公元790年,李贺在福昌县昌谷出生。

他的先祖是唐高宗李渊的叔父,他自己也算是名副其实的皇族。

然而,他们家看似很高贵,但时移世异,到他出生早已没落。仿佛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然而李贺自己并不这么想,他依然自称为宗室后裔,认为自己出身很好,别人都要高看一眼。

无论自视清高也好,天生有才也罢,李贺苦读诗书,很小的时候便能出口成章了。

这样的行为很好理解,人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笼罩在祖先的光环之下,激励自己努力。李贺这样想并不算虚荣,而是有上进心。

7岁那年,大诗人韩愈偶然间听闻李贺的诗,惊讶于这是一个黄毛小儿写出来的,就要见一见李贺。

那一日,韩愈驾着高头大马,来到了李贺的家门口,李贺穿着像荷叶一般宽大的衣裳,神情像个大人一样,开门迎接。

韩愈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小孩,便想考一考他,于是就让李贺现场作诗。

李贺眨眨眼,想了一下,便开口吟唱: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韩愈仅听了这头两句,便佩服得不行,他大声赞叹,此乃神童啊!

于是,李贺神童的名声便传开了,他不仅作诗如有神助,就连平日里搜集素材和灵感乍现也与常人不同。

李贺经常骑着一头黑色的小毛驴四周转悠,闲云、落日、高山、市井,他所到一处,凡是有点想法便拿笔写下来,装进毛驴身上挎着的口袋里。

一天下来,口袋里装满了纸张。不得不说,这孩子却是与众不同。

对于孩子的奇异,母亲很担忧。她觉得这娃每天早出晚归,还用脑过度,可谓是“呕心沥血”啊!长此以往,会出事的。

但是李贺却乐得自在。

就这样,一人、一篓、一毛驴,承载了李贺年少时的高光时刻。李贺的诗作远名扬,一时间求取他作品的人,在家门口前排起了长队。

李贺自小就显示出超高的才华和舞文弄墨的天赋,他思路清奇,举止怪异,这都说明他的与众不同。

不过这也难怪,人往往是在一件事物上投入了全部精力,也就无暇顾及其他了。

但凡聪明绝顶之人,生活上多少都有点糊涂。

与其说是糊涂,不如说是专注。人的精力有限,全都投入到一件事上,别的自然就干不好了。但他专注的领域势必会越来越精进,给他以正向的回馈。

二、父名犯忌,仕途不顺

李贺爱写诗,更爱读书,爱国。作为李氏子孙,他时常梦想着建功立业。

中唐时期,恰逢藩镇之间战火不断,18岁的李贺满腔热血,盼望着自己能够手握兵刃,为国家和平和疆土而战。

于是,他带着自己写的《雁门太守行》去拜访韩愈。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读罢此诗,韩愈再次被李贺震撼。他万万没想到曾经那个可爱的小神童,如今竟成长为这样一位爱国热血青年。

虽然当时韩愈并不能带他去参军,却打算叫他加入文人队伍。

李贺感到,自己的未来就要来了。

21岁时,在韩愈的鼓励下,李贺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科考。

李贺以“十二月月词并闰月”为题的作诗,不仅顺利过关,还使得他一战成名。

在揭榜时,李贺丝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他仰天长啸,感觉自己像是被托举到了五彩云端一样,那么令人飘飘欲仙。

然而不幸的是李贺的才华遭到了有心人的嫉妒,他突然被告知没有考试资格。

李贺满心不解,他叫嚷着要问个明白。最终,他来到了主持考试的郑余庆府前。

郑余庆本身很看中李贺的才华,和韩愈也有不解之缘,当初韩愈推荐李贺的时候,他便暗暗照顾李贺。

但是,有人却大闹,说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晋”和“进士”的“进”同音,按照“孝律”,李贺必须避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这是竞争者强词夺理的刻意为之,奈何律法在上,也没有其他办法。

在那个时代,犯忌讳是很严重的一件事。只因李贺父亲的名字没有避讳,他的仕途就断送了。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李贺心事满满地走了出去。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身上明明流淌着李氏的血,却遭遇了如此不公的待遇。可怕的是,竟无力回天。

愤怒、悲切、无奈、无助,一时间都涌上心头,李贺默默地流泪,却也无济于事。

外面的世界真大啊,但却没有我李贺的容身之地。

我空有一身才华和傲骨,又能怎样去施展呢?

此时的李贺就像要展翅的大鹏,却发现自己被关在牢笼中,这笼子边缘飘渺虚无,但自己却挣扎不出去。

三、忧愤多病,英年早逝

韩愈听闻李贺的事,十分地愤怒,他大喊道: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父名为仁,子不得为人乎?”

后来,韩愈带着李贺,再次找到了郑余庆。韩愈引经据典讨公道:

“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不知这让他们的儿子如何避讳呢?是避讳父名中音近的字,还是把姓氏也改了呢?还有,汉代吕雉,为了避讳,莫非要改名野鸡了?”

一番唇枪舌战后,郑余庆本就觉得这个“避讳”之事不够公平,便默许把参加考试的解状发给了李贺。

李贺拿着这个得来不易的“准考证”,激动得不能自己,他怀着无比美好的希冀,来到了京师长安。

李贺的才华,在考试中得以发挥,果不其然,成绩公布时,他高中进士。

但是依照唐代的科考规则,在榜单揭晓之后,还有几个小的测试环节,通过后才会发放“春关”,也就是考过的凭证。

没想到的是,李贺等啊等,也没有等来春关,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又有人举报他犯了父亲名字的忌讳,所以被拒发春关了。

人可以承受失望,但却很难承受有了希望之后的失望。

最主要的是,李贺的这个遭遇,已经不仅仅是失望了,而是绝望。

他改变不了律法,也改变不了父亲的名字。看来,他和考取功名是永远地失之交臂了。

后来,在韩愈的帮助下,李贺谋求到了奉礼郎的职位。

但这个闲职更让李贺郁郁寡欢,莫非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宏大的理想抱负,就这样不能实现了?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股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一首《高轩过》,写尽了李贺心中的苦楚。

后来,李贺决定辞去这个空有虚名的职位,在一个清冷的日子,和朋友们告了别,去云游四方。

无边的田野,孤独的飞雁,落叶的柳条,一路萧瑟的景象让李贺的心情更加的苍凉。

他边走,边轻轻地唱着: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漾澈。”

再后来,李贺游历到了潞州,在张彻的举荐下,做了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幕僚。

这份工作使得李贺的抱负得以施展,他以文辅佐,心里成就满满。

好景不长,公元816年,郗士美出兵平叛,无功而返,退回洛阳,李贺也失去了幕僚的身份。

再一次的失望,给了李贺沉重的打击,他的精神垮了,身体也垮了,只得拖着虚弱的身躯回到了老家。

仕途不顺,报国无门后,李贺的精神世界受到重创。他的诗作也渐渐失去阳光,多以阴暗之物作为意象,长吉鬼才就此诞生。

四、诗作怪异,誉为诗鬼

后期李贺的诗作习惯性写“鬼”,充斥着一股诡异之风,得了个“诗鬼”的名号。

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一共有两百多首,其中直接写“鬼”的诗作就有十几首,间接写鬼的更是占了大半。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写的是南山的坟场是每个人生命的终结之地,感叹的是他对无法控制生命的忧惧。真实而又苍凉,透露着浓浓的宿命感。

“相思木贴金舞弯,攒蛾一嚏重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写的是弹奏相思木制作的琵琶,呼唤上天诸神和冥界诸鬼享用祭品,感叹的是人世间的喜怒无常,就像鬼一样变化多端。

读着李贺的诗,不由得毛骨悚然,但仔细思量却发现,他的诗有着强烈的批判主义精神,将人世间的无奈和委屈,全部化作鬼来表达。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风格,和他的身世经历息息相关。

李贺志在四方,却像是囚鸟一般不得展翅,以至于他郁郁寡欢,将满腔怨恨都付诸在文字里。

后来,传说李贺在弥留之际,来了一位白衣人,他说天帝建了一座白玉楼,请李贺去给题词写记。

而后李贺便咽气了,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7岁。

他的一生,终其所有都在追求理想,虽然近在咫尺,但却又手不能及。

残酷的现实折磨着李贺,他内心痛苦地纠缠于各路不公和不顺。

终是抵挡不住,撒手人寰。

后来,他还来到老母亲的梦中,说自己现在很好,正在写白玉楼记,不像是在人世间那么不被重视。

当然,这里面或许有杜撰的成分,但也说明一个事情,就是人们都希望李贺无论是在天上还是人间,都能够得意舒展才志。

五、四句诗作,惊艳千年

李贺在长安郁郁不得志时,身边的有识之士也都很不得志。

韩愈生活穷困潦倒,官职级别虽然提升了半格,但却没有改变身份地位,依旧是“说了不算”。皇甫提升迁无望,身父遭贬,悲愤满怀地离开京师。

后来,很多失意文人纷纷投靠了幕僚,特别是韩愈,先是在汴州做董晋的观察推官,后又到了徐州做张建封的推官,生活和地位都大有改善。

李贺豁然开朗,原来,投靠幕僚可以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可真是比做一个无用文人好太多了。

这又让他燃起了希望。

他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当年考取功名时的愿望,他要参军立业,要驰骋沙场,要亲手勾画出一副盛世大唐。

于是他挥笔写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14个字,顿挫激昂,将一个七尺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要毫不犹豫地征战沙场,要通过真刀真枪扬名立万,毕竟,哪里会封一个文弱书生做诸侯的呢?

从这4句激昂的爱国诗中不难看出:比起舞文弄墨,李贺更向往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短短四句诗,写出了众多年轻才俊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真是惊艳了千年。

即使到如今,再读李贺的诗,心中也会生出满腔热血与激情。建功立业,谁不想呢?

最后,希望大家除了知道李贺是诗鬼之外,也读懂他的优愤与他的热血,读懂他对祖国深深的爱!

文:李半糖、青鸟诉音尘

2 阅读: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