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先生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集军事、政治才能于一身的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当年的白帝城托孤的佳话流传至今,诸葛亮的一生为了蜀汉的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后人提及他第一想到的总是蜀汉的丞相。
但实际上诸葛亮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可以说诸葛先生的一生发明无数。今天要说的就是他其中的三大发明,其中一项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在受惠。
一、诸葛连弩众所周知在当年的三国鼎立的局面中,蜀汉是最势弱的一个国家了,领域的大小比不上东吴和曹魏,地理位置上也是毫无优势。
曹操占据北方将华北包揽在怀中,那边东吴手中有着富裕的江南一带,反观蜀汉要什么什么没有。不仅如此就连人数方面蜀汉都是最少的,军队的人数比不上其他两国,那就只能是武器方面下功夫了。
毕竟上战场打仗所看的不仅仅是军队的人数,还有手中的武器是否精良。可以说诸葛亮一直都在改进蜀汉的武器装备,想要通过这来提高战斗力。在那之后诸葛亮对于刀、剑、斧等武器都进行了改进,当然这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流传至今的连弩了。
更是被后世冠上了诸葛亮的姓名,称之为“诸葛连弩”这诸葛连弩究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让后世都如此地推崇。
诸葛亮将他取名为“元戎弩”用铁做出的箭当做矢,诸葛亮所新改进的箭长只有八寸,并且可以十只箭一同发射。可以说是大大地提高了蜀汉士兵的战斗力。
根据后世所留下的史实记载,在同一时期,曹魏所用的连弩最多只能是五箭齐发,而蜀汉的直接翻了一倍。魏明帝曾经在诗中表示“一发连四五”,也从侧面验证了诸葛亮此时的发明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水平。
值得一说的是,在当时那个时代,矢的长度大多都是在两尺以上,大多都是在两尺到四尺之间,不过之后根据发展改进也将矢的长度缩短到一尺八寸,但即使是这最短的矢也没有办法和诸葛亮所发明的只有八寸的矢相提并论。
诸葛亮所发明的矢可以说是最佳的长度了,他可最好地发挥矢的作用,不用因为长度与重量等变量从而改变箭的杀伤力。后世对于诸葛亮的连弩都是十分赞赏的,后世也有不少人想要模仿诸葛先生自己创造出连弩,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办法和蜀汉时期的连弩相比。
二、木牛流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对于蜀地的感受,几百年后的李白都是这种感受,可以想象当年的蜀汉是如何地艰难,众所周知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生前的遗愿,多次北伐。
但是地理位置却是蜀汉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蜀地地势的原因导致运粮就更加地困难,早期应该如何运粮一直都是蜀汉的难题。但诸葛亮向来都是喜欢解决难题的,不久后“木牛流马”出世了。
可以说一经出世直接就震惊了整个三国,别说是震惊整个三国了,众所周知在诸葛亮逝世后木牛流马也就随之消失,但是有关于木牛流马的传说却是整整流传了千年。
根据史书的记载,诸葛亮一共用了三次木牛流马来运粮。第一次就是在建兴九年的时候,围困岐山并且斩杀张郃的那一次战役。
第二次是在建兴十一年的时候,诸葛亮伐魏,最后一次则是在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从斜谷出发,用木牛流马运粮食,这一次就是在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的那一次。
但遗憾的是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木牛流马的历史痕迹了,后世能够得知的仅仅是它存在于世过。
当然为什么木牛流马会因为诸葛亮的逝世从而消失,并没有流传下来,其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木牛流马并没有达到惊人的效果。
众所周知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就已经用上木牛流马了,但最后蜀汉依旧是因为粮食吃完了,从而无奈退军。这一次回去后诸葛亮也对于木牛流马进行了改造,遗憾的是在第五次北伐的时候粮食依旧是不够吃。
三、馒头馒头是今天的中国最主要的主食之一,并且在中国北方馒头更是每顿饭都有。它是一种用面粉发酵后蒸熟的一种食品,并且在古代馒头是有馅的,但在经过千年演变后也发生了变化。
在今天中国北方将没有馅的称为馒头,但是在江浙与南方一带则是不分有馅料还是没有都将他称为馒头。馒头的出现也是古人智慧的一种结晶,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馒头的诞生竟然是在三国时期,并且和诸葛亮有关。
馒头最早在史书中出现是在晋朝的时候,并且当时的馒头也不是这个馒,而是“曼头”并且在晋朝时期一直都是这么称呼的,直到宋代的时候才将他写作“馒头”。大家可能都想象不到最初的馒头是用来做什么的,馒头最初是用来祭祀的。
在这可能有人会感叹了,在古代什么都能用来祭祀,但馒头确实是有一些冤枉了,它确实是有一个故事的。
这一切还要从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起,众所周知孟获是蛮族人,在当时中原地带看来,像孟获这样的蛮族人都是都是很野蛮的,并且他们的文化与中原的文化也不一样。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部落中会更加的相信鬼神之说,并且鬼神论就是他们一直所推崇着的。当时诸葛亮带兵攻打孟获的时候,身边就有人说,像孟获这样的蛮人他们擅长鬼神之术,并且在战争中也会运用鬼神来召集阴兵帮助他们。
可以说在今天看,这种思想是有一些可笑,但在当时大家都是十分信奉的。于是就表示若是想要将孟获打败其势必也要得到阴兵的帮助,怎么得到阴兵的帮助——用活人祭祀。
但是对于这如此残忍而又血腥的祭祀方法直接就被诸葛亮拒绝了,但是该祭祀还是要祭祀的。于是诸葛亮就用面粉做成皮将猪肉、羊肉等动物的肉包在其中,将它捏成人头颅的形状。用这来代替用活人的头颅祭祀。
馒头最初的意思就是“蛮人的头颅”不过之后经过演变就将蛮头改为了馒头。而馒头也从最开始用于祭祀,成为现在大家饭桌上的主食。
结语通过对诸葛亮发明的了解,也能够看出为什么后世都如此地推崇诸葛先生。在他的身上不仅能够看见智慧更能看见仁义。
馒头的出现也是诸葛亮仁爱思想的一种表示,也与史书中对于诸葛亮描写相符合。其实在今天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依旧将诸葛亮当做信仰一样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