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遗规》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多劳,理不足多辩。
当修炼到内心足够强大时,才能在生活的风浪面前,保持从容和淡定,“不足”总让人感到一种遗憾,而往往看不到它的积极意义。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这是说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睹己之所短,那么不足无疑是一种上进的动力。
《学记》又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则“不足”又是反思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周易》中有一种“否极泰来”的变化思想,“否”有不足的含义,“泰”是通达,“不足”到了极限就是通达,所唐诗云:“否去泰来终可待”,则不足又给以人希望。
清朝藏书家“知不足”名其斋,以示其虚心求学,好学不倦的志向。
《尚书》中说“谦受益,满招损”。“谦”就是保持“不足”,“满”就指过分,一益一损,也正说明“不足”为“甚好”。
才不足则多谋
才华横溢者,信手拈来即成华彩;睿智者,见之则晓全盘,随便就将问题解决;
遇事经常费煞思量,难以决断,借力前人的经验,在前人智慧中迅速找到解决方法,当断即断,不受其乱。
《菜根谭》中有言:“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只有在空闲时多读书,努力精进,方可补充脑力,遇事沉着应对。
威不足则多怒
威德者,他人听闻即全照办,何须借用手段;很多时候人们发怒,是因为感觉到别人不尊重他。他需要采取极端的手段,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是威信不足的表现,可是这样的发怒,更加暴露出自己德行的欠缺。
厚德载物,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道德的力量可以摄服一切大众,而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哪里会用愤怒去招众人的怨恨呢?
现实中,越是没资格、没实力发脾气的人,脾气越是大得惊人,杜月笙说过:“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信不足则多言
《易经》有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思想修养的人,语言简洁,不乱发议论;吉利之君子,要树立威望,慎言才吉利,吉人才慎言。
勇不足则多劳
兢兢业业、劳心劳力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有干劲,没有勇气的人,做事畏缩,拖泥带水,只能被事情所劳,注定平庸一生。
何谓真正的勇气?凭借内心持守的一份真气,一鼓作气而成事,毕其功于一役,事半而功倍,集中精力、鼓起勇气,做好一件事而成就伟大。
优秀与平凡者的差异,就在于优秀者往往能够一鼓作气,以优势精力做好一件事,古人言“惟精惟一”,把心思镇定下来,专精于一事,然而越优秀的人,偏偏越会鼓起勇气,征服难做的事。
明不足则多察
“明”指的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的智慧。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信不足则多言
信不足则多言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真正的信任是建立在行动和结果上的,而不是空洞的承诺。
诚信者,众钦之,何须用华丽的言辞说服。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责任和担当。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了一根高三丈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起初,百姓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于尝试。随后,商鞅提高赏金至五十金,终于有一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给予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自己言而有信,不欺骗百姓。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通过这种方式,商鞅成功建立了民众对新法的信任,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诚信之人,踏实做事,才能赢得尊重,干成大事,一个人的教养与尊贵。
理不足则多辩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掌握大道之理的人,不需多做辩驳,时间会证明他们的正确。他们只需默默耕耘,等待收获成果的一天,惊艳众人。
选择韬光养晦,不让自己的锋芒太露,自己的学识与能力不到,更不会轻易追求自己器量之上的名利,而是默默养深积厚,让每一次的成功都水到渠成。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自然之道,在于追求平等发展,均衡持重。
人应该效法自然,扬长避短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努力改正,知道自己哪里不足了,努力填平,乃至发展为自己的优势,迈向人生更大的成就。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