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峰峦叠嶂,画这样的山水会不会嫌烦

凝萨 2024-11-06 04:19:28

很好奇一个问题,画细笔密体山水的时候,画家会不会觉得烦躁啊?画山水不容易,除了考虑笔墨构图、韵味意境,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创作周期很长。到底有多长?古人说,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这样算下来,像《碧溪春深》这样的作品,大概要画半年左右。画中处处都是细节,画纸上都是细腻笔墨。

这幅画是清代画家方士庶的作品,他生活在清代早期。方士庶是画坛名家黄鼎的弟子,风格属于正统派,继承了清初四王的绘画理念。从传世作品看,他擅长仿古,既能仿五代董巨,还能仿元四家风格。在临仿过程中也要处处彰显他的风格特征,构图严谨,笔墨工整,赋予山水骀宕气韵。

方士庶 碧溪春深

画中题有创作年份“乾隆丁卯年”,据此可以推测出《碧溪春深》是方士庶后期作品,创作于他50多岁的时候。一般来讲,画家年过花甲之后写实能力会急速退化,无法驾驭这样的作品。这是由于,画家视力受损,体力不足,精力有限,都会影响作品的面貌。对于方士庶而言,他在技法最成熟的时候,留下了这幅让人惊叹的佳作。

方士庶笔下的山水充满文人情趣,一山一水、屋舍拱桥都是他表达内心感受的文人意象。为了避免因工整细腻导致的甜俗气息,他用笔极其灵动,充满自由洒脱的美感。方士庶格外重视作品的生动感与天然感,为此还在水墨的基础上添加清雅色彩,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

方士庶 碧溪春深 局部

从他运笔用墨就能看出来,他一点儿也不烦躁,甚至还有一些享受。他在笔墨的节奏、律动中表现出自然山水的勃勃生机。画面中景处有两峰对峙的场景,一高一低错落有致。两峰之间是深深的谷壑地带,有烟云从中涌起。类似的细节有很多,他利用构图上的疏密、穿插、交错,画出了天然气息。

看着用笔细密构图饱满,每一处细节都有节奏感。为了画出真实与立体,方士庶采用了这种画法。如果用写意技法,很难画出这么丰富细节,也很难让人共情。清代正统派画家,重视真实与立体。他们觉得真实,不应该仅有形似,还要有神似。方士庶用丰富的细节,表达他对神似的理解。

方士庶 碧溪春深 局部

远山近水,笔墨清润,让人感受到方士庶创作时的满足感。他在画中传递出的精神感受,让人更能确认他在画纸上呈现的是心境。他享受美好生活,他热爱山水,他希望人们可以理解他的感受。

方士庶提出过一个观点,“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画中山水是情感流露,手中笔墨是心灵感受。他享受笔墨带来的自然之美,也不断研究笔墨与抒情的关系。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画山水不能烦躁。心平气和才能画出真性情,才会理解画家隐藏在画中的感悟。

方士庶 碧溪春深 局部

画山水要用心灵感悟来创作,创作的过程就是领悟的过程。这么美妙的感受,估计谁都不会急躁啊!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