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两大电商平台依赖症何时解

若云谈商业 2024-03-29 12:09:16

卖预包装主粮的十月稻田这些年发展不错,但问题似乎也很明显。

线上卖米

十月稻田是一家预包装大米、杂粮、豆类、干货等初加工主食零售企业,2011年推出了面向大众市场的“十月稻田”、定位中高端的“柴火大院”品牌,2018年推出了定位大众市场的“福享人家”大米品牌,凭借较早的预包装制主食定位及与电商平台的深入合作,较快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品牌知名度,2023年一季度营收规模已有10.82亿元,收入同比增速18.83%。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3年一季度其大米产品收入占比79.8%,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12.1%,干货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8.1%,大米为其核心产品;

销售渠道上看,其今年一季度线上电商平台销售收入占比62.6%,线上自营销售收入占比9.3%,线下杂货零售渠道销售收入占比11.9%,直销客户销售收入占比10.2%,经销网络销售收入占比6%,整体上依旧偏向线上销售特征。

竞争激烈

虽说十月稻田在预包装初加工主食行业已建立一定品牌知名度,这些年发展看着也不错,但实际上,其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并不好。

作为主食行业的一个细分方向,预包装初加工主食行业下游总需求较稳定的优势突出,但是其竞争格局不佳的劣势也很明显,即行业门槛较低、产品同质性较强、市场集中度较低、品牌忠诚度较低。

从市占率角度来看,2022年中国预包装大米、杂粮、豆类、籽类行业前五大公司市场占有率仅有8.9%,十月稻田作为入局较早且市场规模居第三位的企业市占率仅为2%,在其市场规模排名高居第一的综合性电商平台,其市占率也只不过14.2%。

同时,当在电商平台搜索相关品类时,跳出来的相关产品、相关品牌不可谓不多,厂商大如中粮、金龙鱼,小如各种小企业,产品或是大同小异或是可替代性强,用户选择空间比较大。

可以说,预包装初加工主食行业的竞争其实很激烈,所谓品牌实际上也很难说有多高的护城河。

优质上游

虽然难言护城河多高,但若没有竞争优势亦难立足。

从十月稻田来说,其最大的竞争优势来自上游资源布局,以及头部电商渠道合作。

作为农产品,初加工预包装大米、杂粮、豆类、干货等产品原材料生产都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性,对于这一点,原粮贸易业务出身的十月稻田创始人王兵先生、赵文君女士自然深谙。

因此,十月稻田较早在沈阳新民、黑龙江五常、吉林松原、黑龙江通河、内蒙古敖汉这五大位于中国东北的核心粮食产区布局了上游核心原材料资源,建立了向农户采购、雇佣农户订单种植、向粮商采购、向农户合作社采购的原材料获取方式。

大客户依赖

不过,虽说上游资源优势是十月稻田发展的基石,但积极开拓线上渠道的发展战略,以及与头部电商平台的深入合作,或许对于其建立行业领先的品牌认知度与销售规模而言更为关键。

十月稻田在建立“十月稻田”、“柴火大院”两大主力品牌的同一年即2011年,便积极与京东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于2013年进一步拓展到天猫。

其与京东、天猫的合作并非只是简单地开设自营店或授权店,而是在约60天账期基础上直接将产品赊销给电商平台。如此一来,当平台成为产品销售方,产品与品牌便自然而然拥有了流量优势。

正因如此,京东、天猫成了十月稻田最大的两位客户,即便其早已开始积极拓展多元渠道,但至2023年一季度其自京东销售收入占比仍达29.5%、来自天猫销售收入占比达17.3%,这样的销售权重大幅高于其9.3%的线上自营收入占比。

尽管大客户给力可以带着企业一起飞,但却隐藏着被大客户拿捏的巨大风险。一旦这两位大客户降低与十月稻田合作的优先级甚至暂停合作,那对十月稻田的营收利润冲击无疑会相当大。

对依赖这一模式成长起来的十月稻田而言,破解这一潜在困局或许并不容易,但如果企业与品牌想要健康地长久地向前发展,做出改变是必选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