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水会所城,是海南中部政治军事中心,开办了黎族最早的学府

花梨岛说历史 2024-08-07 00:03:47
水会所城,400年前海南中部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开辟了黎族最早的学府,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始设儋耳、珠崖两郡。

2000多来年,在海南发现的都城遗址就有20余座,知名的有儋耳郡城、珠崖岭城、崖州古城、定城古城等。

而一座置于海南中部腹地黎母山区的古城遗址却少有人知,这就是明万历年修建,距今历经400余年历史的:水会所城。

水会所城,听其名,蛮拗口,情不自禁会让人与娱乐场所系在一起。其实它大有来头,并于当时成为海南中部黎族地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军事体系实行“卫所制”,海南卫就是海南岛最高军事机构,下设十一所分布全岛各区,形成了“一卫”、“十一所”的军事管理体系。

至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由于朝廷日趋腐败,民怨厚积,迫使居落于黎母山地区的黎族首领马矢率居林、居禄、沙湾3峒民起义,各地纷纷响应,队伍不断壮大,起义农民破县劫富,轰动岛内各州县。

黎族的暴动震动了朝野,朝廷派雷廉副总兵黎国耀率兵镇压,深入黎区300里,俘斩1800多人,不到半年时间,起义失败。

“马矢起义”平息之后,中央政权意识到在安抚海南岛原住民黎簇同胞的重要性,神宗皇帝决定在马矢的“巢穴”,也就是现在的黎母山镇建立守御所,也就是“水会守御所”;并修筑城池,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水会所城落成。

明朝廷对水会所城的建设高度重视,《万历琼州府志》记:委指挥越孟麟、牛政筑城,置参军府,调千户一员,拨各所军三百名守御,置有屯田”。即城墙筑成后,调千户一员,以及从其它守御所调300军士驻守,城中屯田给养。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琼府抚黎通判吴俸(浙江人)在

水会城创办“水会社学”,让当地黎族学童入学接受文化教育,读书明理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影响巨大;现在的大保小学前身就是水会社学;不愧为海南黎族地区最早的黎族学府,在海南教育史上有重要的作用。

自此,明朝管理海南的军事体系由原先的“一卫”、“十一所”形成了“一卫”、“十二所”的布局制。

《万历琼州府志》记:“水会守御所在琼山县林湾都水蕉(今水上村)、大会二营之中”。“水会”名称从“水蕉”和“大会”各取一字组成。

水会所古城位于琼中县北部黎母山镇大保村委会,东南距离琼中县城营根镇40公里,南距黎母山镇政府仅3公里,西南面万洋高速擦身而过。

现在交通的便利让古时处于偏僻地段的水会所城近在眼前。

自黎母山镇出发,沿着乡村弯曲宽阔的水泥硬道,一路顺畅便直达水会所城遗址。

古时的水会所城规模如何呢,《琼中县志》记,在黎母山水上市,城墙东西相距600米,南北相距300米,总长1180米,土石结构,现存残墙高2.5米,宽3米,长300米。

进入城址的是西门,原有的城池遗址轮廓明显,呈椭圆形,两通残墙向森林里延伸,现在用黑岩石叠筑的墙体显示了这里就是“水会所城遗址”,旁边立有琼中县2008年8月把水会所城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此地居民主要是种植橡胶、槟榔为经济来源。城内地势平整,城墙的遗址一直延伸向茂盛的橡胶林中,可沿着城墙遗址环城无障碍的徙步行走,感受古时水会所城的强大与威严。

沿城墙有两个大城门,文物部门已挖掘清理出来,平整的石块可感受出当年修筑城墙的认真与可靠。

茂盛齐整的林木,繁枝绿叶的树阴,知了鸣响,小鸟吱吱,一片欢歌悦语,不远处有考古工作者在城池内挖掘明时的民居遗址,地表上露出了清新的古建筑遗物,可以第一时间见识这些刚出土的遗址,颇高兴奋;由于考古工作尚未完成,不便留下图片。

400年前,这座一度成为海南中部军事、政治中心的所城,现在仍然有部分村民在此安居乐业,开地种植。

看着整齐的槟榔橡胶树木,齐整颇有历史沧桑的土砖瓦房,安逸详和,其乐融融!

目前村中已建有水会城博物馆,存放有古老物件与建筑构件,并有详细的有关水会所城的介绍,令人大开眼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