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第一城,奔向高质量发展。
1
生猛之城
“开渔啰~”
随着一声声嘹亮鸣笛,停靠在港口的千艘渔船劈波斩浪,驶向深蓝,开启了新一季的忙碌。
这是8月16日中午,发生在广东湛江的壮观一幕。当天,由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3“红树林之城”海鲜美食放送季暨湛江开渔活动正式启动。
历经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后,湛江迎来了全面开渔的日子。为了一览开渔时“千帆争鲜”的震撼景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早早前来排队。
渔民丰收的喜悦令人振奋,琳琅满目的海鲜盛宴更是让人直流口水。千帆竞发去,鱼虾满仓归。8月16日下午,湛江的渔港码头已经迎来了开海首批渔获,大批收购商和游客已经迫不及待。
对于吃货们来说,此时的湛江正是最好的时节。开渔之后,各种海虾、濑尿虾、螃蟹、带鱼、石斑鱼、鲳鱼……都将陆续登场。
如此丰富的物产背后,是大海对湛江的馈赠。资料显示,湛江市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三面临海。全市海域面积2万平方千米,大陆及岛屿海岸线长2023.6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243.7千米,占全省海岸线30.2%、全国6.9%,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域,湛江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沿海生物种类有2000多种,其中经济鱼类520种、贝类547种、虾类28种,大型甲壳类118种、头足类30多种,浮游植物73种、浮游动物7类60种。
2022年,湛江水产总产量125.5万吨,总产值274.6亿元,连续20多年居广东省首位。此外,湛江还是著名的“中国对虾之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
▲图源:湛江日报
以金鲳鱼为例,湛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年总产量1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40%,产业链年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达10万人。
这场壮阔非凡的开渔活动,正是湛江这座“生猛之城”的鲜活注脚。
2
现代之城
湛江对海洋的开发历史悠久。
出土的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中晚期,雷州半岛已有人类从事渔猎活动。史书记载,秦汉时期,湛江人已开始使用舟辑等渔具捕鱼。
打渔是一项古老的生产劳动,但湛江的海洋开发,已经迈向了现代化之路。
一个大的背景是,早在2001年,广东省就以人大议案的形式开展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开创了我国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的先河。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时至今日,广东率先推动大规模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全省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5个,占全国总量的9.8%。
在这个过程中,凭借着敏锐的产业嗅觉和得天独厚的海洋条件,湛江走在了前列。目前,湛江深海网箱3500多个,约占全省总数的70%。预计到2026年,湛江将建成5000个大型深水网箱、5-1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着力建设全球水产产业高地。
▲遂溪金鲳鱼深海网箱。郭龙碧 摄
在发展海洋牧场的过程中,湛江不断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迈进。
例如,2022年4月,湛江第一个大型立体平台型桁架式深海网箱“海威1号”正式投苗放养,这代表着本地海水养殖产业结构升级的开始。
“海威1号”采用钢架结构,总量和规模大,设置有先进平衡系统、宽阔作业平台、通道和科学管养设施,抗台风能力达15级。资料显示,该平台水上水下均装有摄像头,可实时监控鱼的活动,也能实现水质、水温监测,同时进行海水淡化、生活污水处理,装载的各项设备,便于科研人员进行养殖试验。
你也许很难想象,这么大的养殖平台,日常管理却只需要三个人!
就在今年6月,“海威2号”也顺利下水了,这是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相比于“海威1号”,“海威2号”更安全、更智能、更低碳。
▲图源:湛江日报
除了海洋之外,湛江的陆上产业,也在走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随着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核电等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或建成投产,湛江正在全力发展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等支柱产业,打造三大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
时至今日,湛江目前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6个,全市工业园区已形成以临港钢铁、临港石化、新能源为主导,农副食品加工、森工造纸、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而且,湛江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规模均位居全省第一,可以说“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清洁能源”……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往根上看,一定是产业的现代化。
3
年轻之城
湛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也是粤西第一大城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粤西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区域。但现实是,如果你走在如今的湛江街头,你可能会以为来到了曼哈顿。
这些年,重大临港产业项目频频“落子”湛江,其城市界面已经比肩一线城市。波浪形楼层、扇贝形楼顶、三帆……大大小小的建筑刻满了沿海城市的特色印记。还有湛江吴川机场,客机每年可起降近5万架,旅客年吞吐量可达510万人次。
湛江不仅有崭新的城市界面,还有创意十足的产业。
在湛江徐闻,有一片“菠萝的海”。徐闻的菠萝年产量占全国1/3,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菠萝田。此外,这里的香蕉、红橙、芒果……都很有特色。
▲五彩各异的徐闻“菠萝的海”景观带。陈北跑 摄
这里玩的地方也非常多。作为海滨城市,湛江有30多个岛,海湾遍地都是。湛江有6个AAAA景区,在这里,蓝天、白云、沙滩、海浪、鲜花、鸟影、幽径、绿廊……都是常态。
▲摄影:陈北跑
生态环境自是不用多说。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而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在全球红树林面积递减的背景下,湛江红树林面积逐年增长,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吃的就更多了。油炸虾、清煮花蟹、沙虫、湛江生蚝、湛江白切鸡、湛江木叶夹、湛江牛杂煲、海鲜拌粉、汤粉、湛江簸箕炊、蛤蒌饭……在这座“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海鲜管够。
更重要的是,你也许想象不到,湛江还是一座大学生聚集的城市。
尽管是一个地级市,但湛江的科教实力要优于全国大部分的兄弟城市。在高校方面,湛江就有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等多所大学,在校大学生人数排在本省前列。
科研院所方面,湛江也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旗下的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农业机械研究所等。
在今年的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就出现了许多“湛将”。说起来,跳水还是湛江的传统优势项目,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此前爆火的世界冠军全红婵,就出生于湛江。
近年来,湛江还陆续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北部湾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湛江市创新创业团队引育“领航计划”的实施办法》《湛江市高层次人才学术活动资助办法》等市级20余项专项人才政策,致力于吸引年轻人才、留住年轻人才。
归根结底,得年轻人就是得未来,得人才就是得长远。
4
尾声
湛江旧称广州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从“天南第一港口”到“中国七子”之一,再到如今的“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跨越千年,湛江一直与时代同频。
2023年以来,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条主线。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北部湾中心城市,湛江正在重新挑起大梁。
2020年,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火。有人在片尾的字幕里发现,拍摄地正是广东湛江。
如今的湛江,早已不是一个“隐秘的角落”。作为“粤西经济新势力”,湛江顺应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为广东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
一个新的湛江,正从深蓝中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