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官员设置情况,以及每年的铸钱数量

左都御史有料 2023-11-20 22:52:09

有读者私信,说其高祖曾是同治年间的二品大员,担任过钱法侍郎。只是对钱法侍郎这一官职还不太了解,希望御史能详细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

清代的中央官制中,并没有钱法侍郎这一官职,但是在官场上却存在这种说法。从字面意思也不难看出,钱法侍郎肯定是主管钱币事务的,即户部、工部两个钱法堂。

户部钱法堂与宝泉局

钱法堂掌管国家钱币的铸造与发行,户部、工部均设钱法堂,下有铸钱局。属于户部的就叫宝泉局,属于工部的叫宝源局。

钱法堂是户部比较重要的一个机构,始设于顺治元年,由户部汉右侍郎兼管。康熙十八年,改为满、汉右侍郎兼管。因其主管钱法,故而又有了“钱法侍郎”的称谓。

钱法侍郎之下,还设满、汉主事各一人,由户部司员中委派,负责来往文移事务,两年更换一次。主事之下,设经承四人,分掌印房、火房、案房等单位。

可以看出,钱法堂的官员配置情况并不复杂,最高长官为满汉右侍郎两人、主事两人、经承四人。

钱法堂下属的单位为宝泉局,最高长官为监督,也是满汉各一人,掌监收铜及铸钱之事并督察工匠。监督的级别也不高,皆为六部司员中选用,同样也是两年更换一次。

监督之下,设局大使一人(满缺),掌管库藏;笔帖式四人(满缺)、经承四人,掌翻译与缮写事务。根据《光绪会典》之记载,宝泉局下设循环房、案房、钱库、铜库等单位。

宝泉局具体负责铸钱的机构为东、南、西、北四厂,每厂设满大使一人,经承四人,分别管理各厂事务。

因为全国大部分钱币都是由宝泉局铸造的,所以使用的铜、铅也占了大头。按照定例,云南每年要向宝泉局提供410多万斤铜,贵州、湖南每年要提供黑白铅320多万斤。

新皇登基改元后,按常理要发行新的钱币,数量也较大。但正常的年份,宝泉局所铸之钱币是有定额的,每年额定61卯。

“卯”是宝泉局、宝泉局铸钱的基本单位,不过宝泉局的一卯差不多是宝源局的一倍,每卯定额为12480串,因不同时期银钱比价不同,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一串为一两白银,故宝泉局一卯铸钱换算为白银,就是12480两。

清代各省也设铸钱局,名义上都隶属于宝泉局,所铸之钱皆以户部颁定的样式。但是从质量来看,户部宝泉局的钱币更为精良。

工部钱法堂与宝源局

与户部钱法堂一样,工部钱法堂设于顺治元年,由工部汉右侍郎兼管,康熙十八年改为满、汉右侍郎兼管。不同的是,康熙十九年曾设给事中御史一人稽查,至雍正二年方才裁撤。

宝源局设满、汉监督各一人,掌收铜铅及铸钱之事。其中满监督例在宗人府、六部、步军统领衙门司员内保送;汉监督由六部司员内保送,都是两年一换。

监督之下,有大使二人,由工部堂官在笔帖式内保送,三年更换一次。并额设经承五人,分设案房、兑房、钱房、算房、循环房等机构,分掌各项事务。

宝源局规模不及宝泉局,每年所用之京铜为33.3万斤,黑白铅26.4万斤。按照定例,宝源局每年的铸钱数量为十二卯,每卯为6249串,共计75000串,数量仅有宝泉局的十分之一左右。

咸丰时期财政困难,国家发行各种纸币以及铁钱,宝源局所出之钱币全部解交户部,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朝廷下旨裁撤宝源局。

宝泉局、宝源局所铸钱币的用途

按说,户部主管国家财政,钱币铸造发行理应由户部负责,轮不到工部来操心。实际上,这是由于两局的所铸之钱用途不同而决定的。

按照规定,户部宝泉局铸钱主要是供全国经费使用;工部宝源局铸钱,则主要用于工部所管各项工程的经费使用。

我们都知道,清代国家支出款项主要是银两为单位的,大宗费用一般不以钱论。只有在发放八旗兵丁俸饷时才会辅以制钱,所以宝泉局所铸的制钱,大部分都用在发放兵饷上。

工部宝源局自雍正元年以后,每年也要拿出2万串用于搭放兵饷;乾隆十九年,又改为3万串。

宝源局本来铸造的钱也不多,光绪朝之前主要用于支付工匠的薪水。到光绪年间,宝源局所铸之钱全部交至户部,工程各项用钱,也归户部统一发放。

不过,银两在民间流通领域中不及制钱,数量也十分庞大。而这些制钱基本上都有各省的铸钱局铸造,宝泉局、宝源局所铸之钱基本上不会直接流入民间市场。

至于开篇读者提到的钱法侍郎,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是户部右侍郎,那么就是工部右侍郎,不折不扣的正二品大员。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