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出门在外,不能去陷害别人,但遇到任何事,一定都要细细分辨,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名声大就轻信他,因为每个人都有几副面孔。出门在外,如果遇到危险,保护好自己才最为重要。
古代,有个和尚长得俊俏,又能说会道,时常劝人出家。有一个寡妇到寺庙中进香,和尚看到她貌美如花,对她上了心,他劝她削发为尼。寡妇在寺庙中住下,晚上,和尚趁着她睡着,悄悄溜进了寡妇的房间。
这个和尚叫不二,他因为很会讲经典,善谈因果,所以很多人慕名去海宁拜访他。
有个叫明达的商人,他听说了不二的名号,就想要拉着朋友一起去寺庙中参拜一下他。可是他的朋友劝他,“这个和尚很能劝导人出家,你可不要听了他的话就去出家,以后可无颜回家见父母啊?”明达说:“你放心,我自有分寸。”
他们二人去到思茅求见不二,不二确实如传言所说。他给明达讲因果,明达听到很入迷,为此他还捐出了很多香火钱。明达动了做不二徒弟的想法,想要留在寺庙出家。朋友对他说:“当初我就告诫过你,不要来,如今可算是应验了。”明达执意留在寺庙,朋友自己回家了。
后来,有一个漂亮的寡妇王氏带着小丫头来到寺庙上香,不二看到寡妇貌美如花,顿时动了凡心。他劝寡妇留在寺庙削发为尼,寡妇听了他的话先在寺庙住下。
虽然寺庙中来的女客不多,可不二也是男子,心中也会有念像。不二先用10两银子收卖了王氏的丫头,当晚他们二人就睡在一处了。过了几天,不二心里想着王氏的面容,无法入睡,就悄悄来到她的屋外。
不二看到王氏已经入睡,他就打开房门,睡到她的身旁。他与王氏上下其手,王氏被惊醒,大叫起来,“大胆狂徒,救命。”不二不想把事情闹大,他就用手捂住了王氏嘴巴,可是劲使大了,王氏没有了气息。
第二天,丫头就下山去回报少爷王生,他带着人上山抓拿不二,可是他早就逃跑了。但是因为不二名声很大,所以在山下就被认出来了。官兵封了寺庙,寺中的和尚都跑了,明达也只能出来,只是他无颜回家。后来他的家人找他,他等到头发长出来才敢回去。
这个故事来自《骗经》,主要讲述了不二仗着能说会道,就骗人到寺庙出家。有一次,不二看到一个俏丽的寡妇,就哄人家削发为尼。可是晚上,他居然趁寡妇不备,想要对人家用强,结果寡妇不从,他就捂死了她。结果,寡妇的儿子把他捉拿归案的故事。
不二作为出家人,他就是“知法犯法”,他对佛家经典都滚瓜烂熟,所以才能说话让人信服。如果他能够好好引导,那么成为一个高僧也不成问题,可是他却以此行骗,为自己谋取私利。他让明达自愿给寺庙出香火钱,还想要欺负王寡妇。
不二是一个很可怕的人,他对王寡妇用强不成,他就捂死了她。他是出家人,有不能杀生的戒律,可是他不仅犯了se戒,还犯下sha戒。他做错了事,还逃跑了。只是他的名声很大,很多人都认识,他借此可以骗到更多的人,可是他也因此无法逃离。
明达和王寡妇对待不二和尚,都太过轻信,因为不二在外的名声很大,所以他们就被迷惑了。一个人的名声是可以自我宣传的,而且能说会道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得道高僧。对一个人的认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所以要去全面地看待,不要只听信一面之言。
王寡妇这一次遭遇不测,她也真都倒霉,因为小丫头被不二支走,她身边无人守护,而且她也不知道不二是个坏人。其实,不二恐怕一开始也没有想要sha她,所以遇到这样情况,一定要先和坏人虚与委蛇,不要和他硬碰硬,不然能力无法相抗,反而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明达被骗就在情理之中,他本就乐善好施,而且对待人生的感悟和认知尚浅,所以不二一鼓动他就信了。一般来说,不是骗人的话,和尚是不会情谊让人出家的。
因为如果真的想要信佛的人,他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引导别人出家。不二的行为本身就不符合常理,只是他太会说话,所以明达就不听朋友的劝告执意要出家。
对待不二这样的人,听听就好,因为他很能洞察人心,知道说什么样的话最能打动人,所以如果不能保证自己能不听他的话,那么就不要去接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