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老兵杨裕东(笔名杨云风、风牌575),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时,为西线13军39师115团1营2连战士。
杨裕东在战场立功,战后进入军校学习,后担任排长指导员,1993年从大军区机关转业。
在他写下的纪实作品《橡胶林的回忆》中,讲到1979年2月17日开战当天经历的一件事。
79年战后的杨裕东(凤牌575)。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9年2月17日凌晨,13军39师115团1营二连偷渡红河成功后,又和三连并肩作战,向194高地发起攻击。
我军战士跨过越军堑壕。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裕东冲上山顶后,在越军堑壕那里看到这样一幕:
战壕里跪卧着两具越军的尸体,其中的一人头上的鲜血直往外流,双手捂住头,卷屈在弹药箱上。我看不见他的表情,我想那表情一定非常痛苦。他身体瘦小,一双脚蹬着一双破旧的胶鞋,连袜子也没穿,露出的皮肤呈黑黄色。军装已经向上翻起,裤腰上用一根布带代替了皮带,咳!可怜啊!
这是越军的一个53式重机枪火力点,但那挺被击毁的重机枪被三连的一名战士捷足先登,算三连的缴获了。
杨裕东就想着自己缴获点什么呢?
几颗小手榴弹映入了我的眼帘,越军装备的小手榴弹,只有我们的木柄手榴弹一半大,军绿色的塑料外壳,很是袖珍灵巧和轻便。
“对,我就捡几颗越军手榴弹吧!”
一来可以做个纪念,二来可以用来战斗,反正那么轻巧,带着不碍事。
(老卡:战后带手榴弹回去做纪念恐怕不行。不过去掉装药和引信后,也许可以。)
书中没写越军使用的“小手榴弹”是什么型号,老卡判断是苏联援助的RGD-5进攻手榴弹,因为如果是中国援助的攻-59式手榴弹(RGD-5的中国仿制版),弹身上有“攻-59”字样。
苏联的RGD-5进攻手榴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不是苏联F-1防御手雷或者中国的防-1式手雷(F-1的中国仿制版)呢?
苏联F-1防御手雷。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F-1防御手雷或者中国的防-1式手雷,并不是军绿色的塑料外壳,而是铸铁弹体。
也不可能是美国的M67手榴弹,它的弹体上有一长串英文标识,一目了然。
美军在越南大量使用的M67手榴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裕东跳下堑壕,去捡越军尸体旁边的小手榴弹,没想到:
“呜!”旁边的越军突然拱了一下背,似乎想站起来。“我的妈呀!这家伙还没死呀!” 吓了我一大跳!我大叫着,瞬间跳上了战壕,手中的冲锋枪随即对准了那家伙的后背。
“嘿!嘿!这家伙没死!”我向那位拉机枪的兄弟喊道。
“没死吗?那你就再给他补一下!”他很自然的答道,看他那轻松的样子没有一点害怕和恐惧。
“你来!我下不了手!”我回了他一句。
“我也下不了手!”他很快的回答道。
我靠!他那一脸的轻松,我还以为他比我能干。原来大家心里想的都是一样的呀。
说实话,补一枪,对重伤的越军士兵来说反而是好事,痛苦也就解脱了。
至于救治越军重伤员,在战场上很难做到,不管是连队的卫生员还是后方的军医,肯定优先救治自己人,不会花时间精力在敌人重伤员身上。
所以,杨裕东和三连这名战士,既没有选择向越军重伤员补枪,但也没有谁肯去替他包扎,用杨裕东书中的原话来说“反正那小子也活不了了”。
有意思的是,115团1营三连这名机枪手叫张文选,河南洛阳人。张文选和杨裕东战后都进入军校学习,还分到同一个班成为同学。
后来,两人闲聊时,每每说到这一幕的时候都表示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