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军事官方账号发布的一组海军饮马湖号半潜船出海训练的视频,引起了海外军事观察家们的重点关注。
因为饮马湖舰作为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的主力舰艇,自服役以来就很少有训练画面曝光。然而在此次报道中,央视却罕见的公开了除了训练海域位置之外的许多训练任务细节。
饮马湖号半潜船
以至于这些海外军事专家们都认为,此次曝光是解放军在用展示自己在半潜船领域上取得进步的方式,向世界“秀肌肉”,以此来威慑美国以及台湾省内的分裂势力,告诫他们不要在台海或是南海问题上挑起事端。
为什么这些外国军事专家会把一艘半潜船看的如此重要呢?明明这只是一艘毫无武装的辅助舰船?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海军与空军、陆军之间的在战时保障难度与持续性作战能力上的差别。
半潜状态的饮马湖号
先说各位观众最常在电视看见的陆军,要知道陆军是海陆空三军中战时保障难度最低且持续作战能力最强的军种。这是由陆军独特的作战环境决定。
和“脚不沾地”的空军以及“水上漂”的海军不同,陆军作为“脚踏实地”的军种,其主要作战场地就是在地面上,而维持作战所需物资补给的补给线也在陆地上。加上绝大多数受损的陆军装备都可以直接进行拖曳维修,节省维修资源。
解放军训练战时维修坦克科目
这意味着只要作战部队不在物理层面上被敌军“包围”、补给线被切断,那么理论上来说只要物资补给以及兵员充足,陆军就能一直持续战斗下去。这也是为什么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役往往会持续数个月甚至超过1年的原因。
相比之下,“脚不沾地”的空军需要高度依赖地面机场进行补给维护且由于战机受损后往往会直接坠毁在战场上,难以进行回收。
因此空军虽然不用担心自己像陆军一样被“包围”,切断陆上补给线。但因为机场自身容易遭到敌方重点打击,以及战机部队承受战损能力差、修理效率低等原因。以至于空军的持续作战能力十分不稳定,战时保障难度也非常高。
西太平洋美军之所以会忌惮火箭军的弹道导弹,就是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作战体系在东风-26面前十分脆弱,根本无法保证自己在被东风导弹洗过一遍地之后,还能继续维持战斗能力。
遭到伊朗攻击的阿萨德空军基地曾瘫痪72小时
然而和“水上漂”的海军相比,空军的难度都算低的。
因为海军舰船一旦出航,就相当于主动把自己置于“孤立地位”。毕竟在茫茫大海上,补给线的概念被严重削弱甚至干脆没有。整个舰队往往只能靠自身携带的物资补给进行作战。
这种“自给自足”的作战模式不仅谈不上什么持续作战能力,还会导致许多舰船在遭到攻击受损后,其损伤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是不修也没事的小问题,要么是船上损管根本修不了、需要返厂维修的大问题,而后者又往往意味着受损舰船命不久矣,根本没法独立开回港口。
以至于许多海军舰船在遭到致命攻击后,即便舰船本身没有当场沉没,船员也会因为无法修理舰船而被迫弃船。典型例子就是俄罗斯的莫斯科号巡洋舰,该舰在遭到乌军海王星反舰导弹攻击后出现了严重的侧倾,致使俄军连损管都没做就弃船了。
因此从战时保障难度的角度上来看,海军无疑是抗损能力最差、保障难度最高的军种。
但当有了半潜船后,这一情况就会发生改变。因为半潜船的战场定位就相当于陆军部队的坦克维修车,能够执行将受损舰船后送的任务。
美军半潜船托举麦凯恩号驱逐舰
也就是说,当再有舰船面临遭到严重损伤却没有当场沉没,但舰船自身又无法独立开回港口的情况时,船员只要能够做好损管阻止沉没,就不再需要被迫弃船,而是可以等待半潜船的救援将他们托回去。极大地提高舰船在受损后的生存性,降低人员与装备的战时损失。
这一点,我们其实能够在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与麦凯恩号这两艘驱逐舰的撞船事件中看到。当时,这两艘军舰就分别在撞船事故发生后受到了影响正常航行的损伤,已无力独自回港进行维修。到最后还是美军自己出动了2艘半潜船给托回去的。
被装在半潜船上的菲茨杰拉德号(左)与约翰.麦凯恩号(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央视军事罕见公开饮马湖号半潜船训练画面一事确实可以看做是一个信号,只不过这个信号并不是西方军事专家们认为的“秀肌肉”,而是展现解放军在战时维修保障体系建设上的进步,让世界能够看见解放军不仅仅是在军舰领域上高速发展,而是在整个海军领域中突飞猛进。
而这样的进步也将引申出另一种信号,那就是解放军并没有因为综合实力增长而疏于对“看不见的战斗力”的培养,而是继续在为可能爆发的高烈度战争做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