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属五行之土,如何“补土”?(三)

鸿朗说健康 2024-09-02 14:13:31

培土制水,此法是指通过补脾以消除水湿的治法。临证可见身肿日久、腰以下肿甚,伴见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溏稀、小便短少、四肢倦怠、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等。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脾、脾、肾三脏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如《景岳全书》言:“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而由于脾居中焦,职司运化,对水湿的产生影响尤甚。脾气一虚,最易生湿、停饮、聚水,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丹溪心法》指出:“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借健脾以消除水湿的常用方,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重订严氏济生方》实脾散(白术、茯苓、木瓜、木香、厚朴、草果仁、大腹子、附子、干姜、甘草),《灵验良方汇编》健脾利水汤(白术、茯苓、泽泻、肉豆蒄、川芎、当归、陈皮、甘草),《胎产心法》健脾利水汤(人参、茯苓、白术、当归、川芎、大腹皮、紫苏、陈皮、炙甘草)等。

培土伏火

此法是指用补益脾胃来伏灭因脾胃虚弱而内生火热的方法。临证可见口疮、口臭、口唇干燥、齿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或长期低热,伴见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干结、舌质淡、脉沉弱等。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阴火”的概念,惜所述详而不清,致使争论不休。综合分析李氏所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阴火是指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而导致的脾胃虚弱,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阳气浮动,气火失调的一种致病性邪火。其治不可以寒制火,而宜甘温补益。《本草纲目》对阳火、阴火的特性作了另一番描述“诸阳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愈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并认为“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

《景岳全书》则又对虚火、实火作了形象的比喻:“是以虚火实火,亦总由中气之有虚实耳。凡气实于内而为寒者,有如严冬阳伏于下而阴凝于上,故冰雪满地而井泉温暖也;气虚于内而为热者,有如盛夏阴盛于中而阳浮于外,故炎暑逼人而渊源清冷也,天地间理原如此。”并提出“虚火之病源有二……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虚火之外证有四……一曰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其外虽热而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阳陷于下,而见于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四曰阳亢乘阴,而见于精血髓液之间者,此其金水败而铅汞干,所谓阴虚之火也”。

而《医理真传》对补土伏火一法的认识尤为深刻,书中记载“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潜藏,真阳之气外越”“其元阳外越,而土薄不能伏之,即大补其土以伏火”。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中有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疗小青龙汤服后变证的记述。《金匮要略心典》对此释曰:“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血证论》亦言:“此治肾中水气腾溢,阴火上冲,面赤咽痛,咳逆诸病。桂、苓抑水下行,水行即是气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可以说此为补土伏火法的最早应用。

2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