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降血压日记(15):当头一棒
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
很多朋友都在分享控制血压的经验。
那些血压高过160、甚至200mmHg的朋友通过合理用药,成功把血压控在130mmHg以内,甚至是120、110mmHg以下。
还有的朋友喜欢发照片,早上起来拍一张血压记:110mmHg,睡前再拍一张血压记:100mmHg。睡得很踏实。
再看跟着我跑步降血压的苦兄难弟,虽然跑一次能降20mmHg有余,但第二天又涨回去了,坚持三个月,静态血压也就降个5-10mmHg,太苦太难了!
药控一定会劝运动控:赶紧吃药是正经。
再不吃药晚了!
吃药是挺管用,但贬低运动控就值得商榷!
必须给药控们当头一棒!
一、当头第一棒
血压是控得越低越好吗?
对于健康人群,原生血压低到100mmHg都是正常的。
但是,对于吃药控下来的血压,有很大问题,请看下图:
收缩压在120-140mmHg之间,风险最低。
高于140mmHg,是高血压,大家都清楚。
但低于120mmHg,血管风险也会增加,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欧洲版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就依据此类研究成果,增加了收缩压的低值控制。即控制收缩压不能低于120mmHg,也不能高于140mmHg,控在120-130mmHg比较合理。(注意图中底色部分)
可能有人说,人家美国版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可没说血压过低有问题哦,而且人家认为130mmHg也是高血压。说不定中国版的也要跟着调低到130mmHg。
同志们!这个事情,美国靠不住。
为啥?
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6岁,比中国少2岁。
命长的去学命短的,这道理就不通!
相反,欧洲朋友预期寿命普遍大于80岁,学欧洲更靠谱。
再看下欧洲的研究成果:
收缩压控到100mmHg,危险性和170mmHg是一样的!
那些控到100mmHg的朋友们。
你睡得还踏实吗?
当头一棒!
二、当头第二棒
美国人其实不服欧洲人。
他们在国际高血压学会上吵得不可开交。
美国人:研究原始部落,大家收缩压普遍是100mmHg出头,生龙活虎的,说明收缩压100足够了,越低越好。
欧洲人:行,那你低到0试一下?
不管怎么样,当头第一棒还是有争议的。
但第二棒可就没争议了!
我们控血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心血管疾病。
还有另一类研究,本身不关注血压,只关注最终心血管是否发病。
因为有些高压朋友,都高到200了,他一辈子也没发病,还高寿。所以,高血压只是评估心血管的间接指标。
得到公认的研究结论:
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如下图所示:
至于你吃药把血压控得有多好,这类研究不关心。
只要不运动,心血管风险就高!
卒中案例有几个是不吃药的?
当头一棒!
三、当头第三棒
上至脑涨牙出血,下至脚肿走路虚。
这些暂且不说。
中年男人最怕什么?
可能各有各的怕吧,但传统的“肾虚”估计都要怕一下。
这个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很难统计,目前没有太权威的报告。
但从大家吐槽中看,很多大叔用药后影响到性能力。
针对这个怕,某些降压药厂商会侧面暗示:本公司产品不仅不降低性能力,还会略有加强。
这就属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真相是什么,只有谁用谁知道。
但对于运动控压,那大家都知道,动起来,睾酮也跟着涨起来!
运动人群不会被蚁力神之流欺骗,因为就是不需要!
还在挪揄别人跑步降压慢吗?
当头一棒!
最后,感谢您看到这里还没把我拉黑。
我没有恶意。
只是不用激烈一点的语言,无法帮助大家从吃药后的“正常血压”幻像中拉出来。
到了该吃药的时候,还是要听医生的。
但是,吃药后并没有万事大吉。
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建议,用药控血压后,也应该适量参加运动,可以放大药物效果。
翻译成人话是:运动一下,说不定可以少吃药。
确实,亲友中就有两位60多岁,2、30年的药罐子,通过跑步,1年就断了药,精气神再次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