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年前,四川汶川那片颤抖的土地,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悲痛。在那场灾难中,我们第一次深刻意识到航空运输类装备对于抢险救灾的重大意义。然而,当时的我们,装备匮乏,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灾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正是那一刻的痛定思痛,开启了我国大力发展国产装备的艰难征程。
16 年后的今天,当灾难再次降临,我们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灾难发生仅仅 10 分钟后,运-20A 就出现在飞往灾区的航线上,“翼龙-2”无人机也迅速抵达现场,恢复部分通信并传回珍贵的地面资料。直升机的行动相对低调,目前我们能看到米-171 忙碌的身影。这一系列优秀且成体系装备的高效运作,让我们在短时间内看到了令人振奋的成果:热腾腾的伙食、防寒帐篷在几个小时内就供应到位,民航客机在当天下午成功降落,带来了更大规模的物资,基础通讯也在第二天顺利恢复。
对比 16 年前,这无疑是一次跨越性的进步。这样高效、全面且迅速的应急救援能力,放眼全球,能达到这种水平的国家屈指可数。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历经艰辛积累而成。
回首 2009 年,因事故曾被冻结的运-9 项目重新启航,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款最大载重 25 吨的中型运输机,迅速在海空军中服役。它不仅成为了高新设备的优秀搭载平台,更是伊尔-76 机队的有力补充。在 2020 年初的关键时刻,数架运-9 随伊尔-76 一同降落武汉天河机场,为抗疫物资的运输和人员的调配发挥了关键作用。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鉴于米-171 在多次任务中的出色表现,空军曾在 2009 年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优化。
从汶川的伤痛中觉醒,到如今面对灾难时的从容不迫,我们的国家在航空应急救援装备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是国家坚定不移的投入和支持。这些进步,不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彰显。
我们深知,天上不会白掉好处,每一次的进步都来之不易。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追求,未来无论面对何种挑战,我们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去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