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和平谈判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9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提出和谈条件,强调谈判必须基于既定的2022年协议。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未直接回应普京的提议,而是寻求更多国家的支持和参与调停。在这一过程中,9月8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表达了对乌克兰的明确支持,要求俄罗斯必须参加旨在解决冲突的第二次“和平峰会”。
然而,普京对于和谈的前提是乌克兰需回到已有的协议框架内,这与泽连斯基寻求国际社会更广泛支持的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普京还提及了中国、巴西、印度等国作为潜在调停者的期望,这显然与泽连斯基对中国角色的看法有所不同。泽连斯基希望中国能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而非直接充当调解人。
朔尔茨的支持对泽连斯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在俄乌冲突的紧张局势下,朔尔茨的言论将德国的立场推向了更积极的一方。他不仅要求俄罗斯参与到和平进程中,更是把德国的外交影响力投入到了这场调停努力中。朔尔茨的这一行动,不只是对泽连斯基个人的支持,更是对乌克兰抵抗侵略、寻求和平的明确声援。
朔尔茨所提的第二次“和平峰会”概念,虽在首次尝试时并未得到俄罗斯的响应,但他仍坚持推动这一多边对话平台,显示出德国在欧洲乃至全球政治中的积极参与和领导意愿。尽管此前的“和平峰会”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的自我狂欢,但朔尔茨似乎意在通过这一机制为乌克兰的和平之路寻求新的可能。首次“和平峰会”于今年6月在瑞士举行,但俄罗斯并未参加,这使得会议的成效大打折扣。俄罗斯对于此次峰会的态度十分明确,认为会议内容充斥着西方国家对其“入侵”乌克兰的谴责,而非真正旨在推动和平进程。此外,一些主要的“不结盟国家”并未签署联合公报,也未有国家表示愿意主办后续峰会,这进一步削弱了会议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依然寻求举办第二次“和平峰会”,并与多个国家就举办事宜进行谈判。这一努力显示了乌克兰总统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外交和对和平解决冲突的坚持。
泽连斯基对举办第二次“和平峰会”的执着反映了他对于乌克兰和平未来的强烈渴望。他与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土耳其和瑞士等国的谈判,展现了乌克兰在国际外交中的活跃姿态。这些谈判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国际支持,也是为了创造一个可以促使俄罗斯重返谈判桌的平台。
普京对中国、巴西、印度的期望,凸显了其对这些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发挥调停作用的重视。普京的这一立场意味着俄罗斯更倾向于一个非西方国家主导的调解框架。泽连斯基对中国的立场较为复杂,他既不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又期待中国能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这种矛盾的态度反映了乌克兰在寻求国际支持时的策略考量。
美国对乌克兰的武器支持,特别是潜在的AGM-158导弹提供,这种远程武器的提供,无疑会增强乌克兰在军事上的防御和反击能力,但同时也可能激化冲突,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应。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警告不容忽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言论明确指出,西方国家不应越过俄罗斯的“红线”,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这一警告反映了俄罗斯对安全边界的严肃态度,同时也为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冲突的介入设定了界限。
不越过红线的前提是俄罗斯不再攻击乌克兰,不然就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