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大前天发布了《猴王归来,神仙妖魔齐登场,该如何区分神与仙、妖与魔、精与怪?》一文到 “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玉帝是很早就修仙的人了,不但可以直接登仙,还登上了帝位。
这可怎么说呢?
《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作者借如来的口,简单介绍了玉帝成仙称帝的过程——“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用一千七百五十再乘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得出来的天文数字就是玉帝修行的年限了。
这,得是有多高深的道行!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一个人修炼的时间越久,那他的法力、或者说功力,就应该越深。
玉帝修炼的年限既然这么漫长和久远,那他的功力自然是不得了。
很多读过《西游记》原著的读者,看到83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面玉帝被孙悟空惊吓得钻下桌底的镜头,都忍不住要“呸”一声,大骂电视编剧胡乱篡改原著,弱化了玉帝的法力,损害了玉帝的形象。
的确,《西游记》原著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到玉帝钻桌底。
但是,电视剧这样演,过分吗?
老覃觉得一点都不过分。
因为,作为一个编剧,他的主要工作是:认真阅读原著,在充分理解了原著的基础上,通过生动传神的表现手法,把原著作者的思想以具体化的形象呈现给观众。
玉帝钻不钻桌底,不在于原著作者写没写到这个事儿,而在于原著作者所要刻画的玉帝这个角色是不是具有胆小、怯懦、容易受惊吓的这个特质。
那么,还是认真地对照一下原著里对于玉帝这个人物形象的相关文字描写吧。
玉帝的出场时间很早,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玉帝就被惊动到了。
注意,原著在这里用了“惊动”这个词儿。
当他听了千里眼、顺风耳汇报的侦察结果,说的一句“不足为异”,便尽露颟顸、昏庸之态。
玉帝第二次出场,是收到了龙王和秦广王的报警。
他看了报警表章,公事公办地说了一句:“朕即遣将擒拿。”
打发走了这两位,但召集文武仙卿商议对策,问:“那路神将下界收伏?”
太白长庚星说孙悟空有“降龙伏虎之能”,建议降旨招安为上。
他马上表示同意,说:“依卿所奏。”
孙悟空当弼马温当得不爽,一路打砸,反出了南天门;回到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还扬言要打上灵霄宝殿。
玉帝惊讶,终于放了句狠话,说:“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
太白金星一旁提醒说,“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劝他“还降招安旨意”。
如果玉帝是个硬气的人,肯定不会听劝,因为孙悟空都已经公开向他叫板了,作为一个三界的最高统治者,难道不要面子的吗?
但是,玉帝听了太白金星的话,一点脾气都没有,还是那一句:“依卿所奏。”
读书读到了这里,看,玉帝的性格是不是有些怯懦?有些胆小怕事呢?
孙悟空当上了齐天大圣,志得意满,两下相安无事。
但玉帝向来昏庸颟顸,懒,不理会朝政,办个蟠桃大会也只是做个甩手掌柜,忘记了邀请孙悟空,引起孙悟空的强烈抗议。
玉帝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悚惧”。
再听到赤脚大仙的报告,“越发大惊”。
恰好,观世音菩萨兴冲冲来赴蟠桃大会了。
玉帝像是见到了救星,拉着观音,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从孙悟空出世说起,说到了孙悟空怎么欺龙王、压阎王,太白金星怎么劝,孙悟空又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与自己过不去,最后委屈万分地说“朕心为此烦恼”。
读这一大段文字,感觉就是一个受人欺凌的小孩子在向大人告状,希望大人为他主持公道。
已经用不着再对照分析下去了。
按照玉帝这副尿性,当孙悟空从八卦炉中打出来,他被惊吓得钻桌子,一点都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