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女子爱上63岁火箭专家,27年的相守,直到去世后才知道他是谁

霸苍笙客栈 2024-05-31 03:41:11

爱情没有年龄界限,也不分贫富贵贱。

1984年,27岁的张严平和63岁的杨南生,两人相识于一场采访,却在瞬间被彼此深深吸引。

27年后,当杨南生离世时,张严平才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老人的工作是火箭专家。

这对相差36岁的夫妻,是用什么方式来诠释了"爱可抵万难"的永恒真谛?

张严平和杨南生

两位主人公

1921年,杨南生孩出生于福建,从小,他就立志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南生品学兼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大机械系。1950年,他获得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怀揽着报效祖国的愿望,他毅然回到了家乡。

年轻时的杨南生

回国后,杨南生成为了最早一批从事火箭研究专家。在他的主导下,中国先后发射了多枚具有重大意义的固体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悲伤的是,他的妻子莘耘尊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因病去世。杨南生虽然遭受了人生的重创,但他从未放弃,仍然沉着应对。

一个29岁的新华社女记者张严平独立执行了她的首个采访任务,对象就是63岁的杨南生。

采访过程中,杨南生博学多闻、睿智幽默,他们意外地投缘,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张严平被杨南生的人生经历深深打动。

张严平

两人相遇的缘起

1984年的两会期间,张严平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前往北京,负责采访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在一次采访陕西代表团的行程中,她遇到了一位略显腼腆但言语朴实的老者--杨南生。

杨南生今年68岁,曾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如今却因为多年来在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方面的贡献而成为了陕西代表团的一员。

张严平

张严平对他这种从农村走出来的典型代表很感兴趣,于是主动上前与他采访。

起初,杨南生显得有些拘谨,但在张严平热情友好的态度下,他很快放松了下来,两人聊的也很愉快。

杨老从内心里对这位年轻记者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亲切感,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女儿一般。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农业的热爱。

杨南生

张严平则被杨老纯朴善良的品性所折服,仔细聆听并且时不时的追问问题。她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老人身上蕴含着对农业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的无私热爱。

就在采访临近尾声时,杨老突然说了一番让张严平难以忘怀的话:"小姑娘,你们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啊。我是老了,但你们要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杨南生

杨老诚挚的话语在张严平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她深感自己身负着连通党和人民群众、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重任。

就在这一刻,她似乎看到了杨老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大无畏精神。

在这次偶然的相遇,让两个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坚定的爱恋

那次两会采访结束后,张严平和杨南生保持了书信往来的联系。起初只是作为普通的"笔友",但渐渐地,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深厚,聊的也越来越多。

张严平

通过频繁的通信,张严平对杨南生的过往经历有了更多了解。原来,杨老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刻苦钻研,自学成才,并在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张严平对杨老由衷地佩服和敬重。

除了工作和学习上的事迹,杨老在信中也诉说了了自己坎坷的家庭经历。

读着杨老真挚朴实的文字,张严平的内心有一股对这位老人的爱意和欣赏。

她开始思考,是否应该给杨老找一个知心的伴侣,好好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

张严平和杨南生

就在张严平暗自考虑时,杨老的来信却出人意料地向她求婚了!看着信中洋溢着老人纯真爱意的字句,张严平的心情百般复杂。

一方面,她为杨老深深的爱意而感动;另一方面,她也在权衡着两人相差几十岁的年龄差异感觉差的有点太多了。

但是,杨南生思考着,在爱情面前,年龄真的那么重要吗?张严平反复思考后下定决心:她愿意嫁给杨老,用自己的陪伴和关爱来温暖他晚年的余生。于是,她给杨老回了一封郑重的信函,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张严平和杨南生

从此,一对年龄相差几十岁的"莺燕"就开始了他们甜蜜的爱情之旅。尽管外界有诸多非议和质疑,但他们从未动摇对彼此的爱意。

家人反对与艰辛婚姻

张严平和杨南生的婚事一经公开,双方家人的强烈反对声音随之而来。他们无法接受这对相差34岁的"莺燕"结为夫妻。

张家人认为,张严平年纪轻轻就嫁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实在是不合理,同时也会遭人非议。

张严平和杨南生

她前程似锦,大好年纪,怎能就此耽搁终身?杨家人则担心,杨老的身体状况随时会出现问题,随着而来的张严平将承受沉重的赡养负担。

面对家人的劝阻,张严平却意志坚定。她深爱着杨老质朴善良的品性,并下定决心要嫁给他。

可是,杨老不愿给张严平带来家庭的阻力和反对。他宁愿就此放弃,独自在陕西老家渡过余生。

张严平和杨南生

最终,张严平下定决心,离开北京前往陕西和杨老团聚。她只身一人踏上了漫漫征途,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到达陕西后,张严平见到了杨老。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全世界最温暖的光芒。

他们很快就举办了一场简陋而隆重的婚礼,在全村亲朋好友的祝福中,正式结为夫妻。

新婚的生活一开始相当清贫。杨家只是一间破旧的土坯房,家徒四壁,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也很匮乏。但张严平并不在意这些,她打理着这个小家。

张严平和杨南生

克服万难的坚守之爱

尽管生活清贫,但张严平和杨南生过着知足常乐的日子。张严平全心全意打理着这个简陋的小家,而杨老则尽自己所能,在田间地头操持农活,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

她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这个小家庭。每天望着丈夫的笑脸,她就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几年后,杨老凭借自己在农业方面的造诣,获准调往北京工作。一家人的生活终于有了改观。

杨南生

杨老在首都的工资待遇好了许多,他们搬进了一间略显宽敞的小套房,日子也过得逐渐富裕起来。

不过,张严平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作风。她依旧是那个勤俭持家的好妻子。每天打扫卫生、做家务活,她乐在其中,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如意。

而杨老也始终是那个质朴善良的老人,对妻子体贴入微、百般疼爱。下班后,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回家,和张严平讨论家里的大小事务。有时他也会主动分担家务,给张严平减轻一些负担。

就这样,在彼此的包容和体谅中,这对"莺燕"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感情越来越深厚。

直到有一天,92岁的杨老因病去世,张严平才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孤独和失去。

她失声痛哭,恨不得和爱人同生共死。可是,每当她想起杨老生前的嘱托,她就会重新振作起来。

张严平

从相识相知到白头偕老,他们历经了亲朋好友的反对、生活的贫困、疾病的考验,却从未动摇对彼此的爱。

迟来的认知与缅怀

杨南生去世后,张严平才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这个朴实无华的老人,曾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原来,杨老早年是一名火箭专家,可是,杨老从来没有对张严平吹嘘过这些,他只是无怨无悔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杨南生

了解到丈夫的这段光荣历史后,张严平深受触动,她觉得自己理应为杨老留下一些什么,让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于是,她开始撰写一本回忆录,名为《君生我未生》。

这本回忆录详细记录了张严平和杨南生相识、相知、相爱的整个过程,以及他们携手共渡的27年岁月。

字里行间,张严平娓娓道来杨老对国家、对事业、对家庭的无私奉献,以及他们之间那份纯真执着的爱情。

"尽管我们的爱情一开始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但我们从未动摇对彼此的爱。"张严平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就算生活再清贫,只要有了彼此的陪伴,我们就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财富。"

"杨老曾对我说,爱是可以抵御一切困难和磨难的,只要我们的爱永不动摇,就没有什么是无法克服的。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力量,支撑着我一路走来。"

张严平和杨南生

她用文字描绘着杨老朴实善良的品行,回忆着他们相濡以沫的岁月,缅怀着那段让她终生难忘的动人爱情。

一年之后,《君生我未生》这本回忆录终于出版了。书中张严平生动的笔触,将她和杨南生之间"爱可抵万难"的大爱展现得淋漓尽致,感动了无数读者。

从此,杨南生的精神就永远活在了这本书里,成为鼓舞后人的永恒力量。而张严平,也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爱。

参考资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