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的著名女作家,19岁小儿子自杀了,大儿子7年前也自杀了

壹情 2024-02-26 07:31:10

这是一个沉痛的话题。

70后女作家李翊云,年仅19岁的小儿子前几天自杀了。

更让人吃惊的是,她的大儿子在7年前,也是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16岁的生命。

这简直是悲剧中的悲剧,整个华人作家圈都轰动了。

大家除了对李翊云表示深切的同情,也觉得这其中必有隐情。

都认为作为两个孩子先后自杀的妈妈,李翊云虽然是著名女作家,自身应该有很大问题。

虽说李翊云接连白发人送黑发人,正承受着人间至痛,讨论一个撕心裂肺的母亲很残忍。

但分析一下她的悲剧,也许能给世人一个警示。

李翊云1972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是位核物理专家,平日里沉默寡言,母亲则是一位语文老师,性格暴躁控制欲很强。

李翊云的母亲在外人面前知书达理,在家却是十足的暴君。

她经常对两个女儿无缘无故大发雷霆,动辄不是打就是骂,还把女儿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对其进行全方位控制。

她不仅严密监控女儿的言行举止,女儿的日记也是想看就看,只要女儿们稍有反抗她就大喊大叫大声哭闹。

她明明是个母亲,却在家里活成任性的孩子,“冷酷和脆弱都来得猝不及防”,李翊云却要扮演母亲的角色,对她百般抚慰。

李翊云一度极其渴望父亲能对自己施以援手,然而全身心沉浸在事业中的父亲对此视而不见,年幼的李翊云只能选择自救。

为了维护幼小的自尊和属于自己的秘密,李翊云像变色龙一样学会了伪装。

先是发明了只有自己能看懂的写作方式,心里想表达什么,笔下却往相反的方向写。

比如,她想写看到的一只鸟,就会去写树、写云、写天,唯独不写自己真正想记录的东西。

然后李翊云还疯狂地学习英文,先用英文写日记,再用英文写文章。

因为只有这样,母亲才看不懂自己到底在写什么,搞不懂自己的真实想法。

紧接着,她又学会在母亲面前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从不流于表面,用她自己的话说:

“内心越是激动狂怒,表面越是毫无波澜”。

就这样,李翊云成了特别典型的分裂型人格,但在学业上却格外努力,北大毕业后就逃也似地去了美国,试图彻底脱离母亲的掌控。

然而,充斥着暴戾和压抑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还是给她的心灵带来无法痊愈的伤害。

她对母亲的憎恨和厌恶依然保持在顶点,以至于她成为著作等身的知名作家后,多次在公开场合称母亲为令人窒息的噩梦。

为了不让母亲看到自己的文字,不愿意用中文写文章,并抗拒把自己的著作翻译成中文。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即便逃离了母亲和祖国,李翊云还是活成了母亲的样子。

患上抑郁症,经历过两次自杀,跟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也分别感染上她的痛苦和抑郁。

不光大儿子和小儿子自杀了,家里的保姆也自杀了……

如果用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来解释,围绕着李翊云不幸的起因,在于“代际传递”,就是说家长的认知和言行,会在潜移默化间遗传给后代。

因为父母的苛刻和暴力,会对孩子造成最深的伤害,也能让孩子记忆的更深刻。

还记得毅然决然在卫生间自缢身亡的杨元元吗?

30岁的她也遭受了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在她的百般努力下都无法愈合,最终选择了用最凌厉的方式去解脱。

李翊云自己没有得到解脱,她的伤痛却成为了付诸两个孩子的“诅咒”。

归根结底,李翊云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妈妈。

但她同样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我们不能把两个孩子的自杀,全部归咎于她的不完美。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妈妈。

一个幸福的家庭,不仅需要善解人意的妈妈,更需要充满责任感的爸爸,那些暴躁的抑郁的强势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不作为的男人。

倘若李翊云的爸爸能像一个爸爸,尊重女儿理解女儿爱护女儿,并肩负起一个丈夫的职责,对妻子起到安抚开导的作用......

李翊云的丈夫也能像一个丈夫一个爸爸。

也许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发生。

想必不少人都能理解李翊云的创伤,或在原生家庭中,或在婚姻生活中,或在职场中,有过被伤害的经历。

为了更好的救赎自己,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

要学会正视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要学会勇敢切割与父母的一切,而不是过度反抗。

要学会大步往前走,持续激活内在的创伤,不断拥抱坚信的力量......

唯有如此,才能停止恶性循环,不至于让屠龙者终成龙。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