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四:50年代,父母闯关东,从山东来到黑龙江

草原小屋 2024-07-21 13:25:03

50年代,火车图片

父亲闯关东,有胆量有魄力,父亲算是赢家。

1958年,父亲是28岁,跟随六个老乡,从山东临沂出发,开始闯关东,第一个落脚地,是吉林通化,六个老乡当了逃兵,闯关东失败,逃回了老家,只有父亲留了下来。

1959年,父亲一个人,继续闯关东,来到第二个落脚地,黑龙江牡丹江,父亲很幸运,只读了一段报纸,就成为了铁路大修队一名工人。

1960年,母亲是30岁,携带家人,安家落户在牡丹江林口县新城。

1962年,父亲调转到林口县新城装卸队,当一名装卸工人。

1964年,父亲担任新城车站货物处主任。

60年代,火车站图片

父亲的能干,我们家没饿着,能够吃饱饭,生活得还很快乐。

60年代,货物运输基本依赖火车,火车特别紧张,父亲的这个职位,尤为重要,接触的行业多,办事格外方便。

60年代,缺衣少粮,有很多东西买不到,像自行车肥皂,青霉素等,都需要求人,才能买得到,父亲买啥都很容易,经常帮助别人买。

我们家有手工作坊,编筐纺草绳,大人小孩都会干,我们小孩子上山割苕条,田野里割大草,用手推车往家里拉,山路不好走,我们常常背着回家,编好的筐和草绳,父亲托人找关系,卖给供销社的采购部。

一大家子人,父亲上班,加上手工作坊,我们家人没饿着,能够吃饱饭,逢年过节,还能吃上鱼肉。

60年代,生活图片

母亲的勤劳,我们吃得饱穿得暖,逢年过节,我们还能够吃上肉鱼。

60年代,工人领粮食吃,定量限额,像成年人是32斤/月,面粉是2斤/月,剩下的都是玉米面大碴子等,平常生活,主要是以玉米为主。

家家户户吃窝窝头,开水一烫糊饼子,粗糙不好吃,难以下咽,我们家从来不吃窝窝头,母亲不辞辛苦,粗粮细做,拉磨摊煎饼,面碱发的玉米面大饼子,暄呼呼的很好吃,母亲认可累点,也让我们吃得好。

过年的时候,父亲托人买两套猪下货,猪头猪心猪肠子,母亲煳上一大锅,嘎嘎地香,可解馋了,我们一家人,吃得可高兴了。

母亲针线活特别好,我们的棉衣棉裤,每年都要拆洗一遍,重新做一次,虽然补丁落补丁,但是穿得很暖和,母亲没有闲着的时候,从早忙到晚,总是一直在做活计。

60年代,生活图片

父母离开了家乡,闯关东,扎根在黑龙江,远离了亲人,其实特别想念家乡,特别孤独无助。

父母扎根在黑龙江,远离了亲人,父亲的家族亲人,像叔叔堂弟一大群,母亲的娘家亲,父母姐妹,距离山东老家太遥远,父母和亲人几十年都见不着面,只能依靠写信,来传递亲情,家里大事小情,父母没有亲人帮衬,只能依靠自己。

父母想念家乡,碍于拖家带口,路途遥远,还有路费钱,也不能够回去看看,父母经常谈起老家人,聊聊思乡之苦。

父母闯关东来的,没有一个亲戚,像我们小孩子,也没有串门亲戚走动,没地方可去,只有自己的家,父母和两个山东老乡,相处得挺好,我们还能去玩玩。

父母闯关东,从山东来到黑龙江,一路走来,吃了好多苦头,颠沛流离,思想之苦,实属不易。

故事待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