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余姐
全文共1648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
相信绝大多数职场人,都想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来也挺努力,但就是工作多年还是一名普通员工,而有些人,也没见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却能迅速崭露头角?
做HR的岗位便利,让我既能够长期全方位、近距离地观察公司内部所有人的晋升和职业发展轨迹,又能够在看简历和面试过程中,接触到非常多外部职场人的职业发展履历。
而我个人,恰好又对人的职业发展相关问题特别感兴趣,所以对这些观察,也做了很多思考和总结。
概括来说,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分成客观外部环境和个人主观原因两大方面,以下具体展开说一说。
01
外部环境机遇因素,可能要占70%的比重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我们都不陌生。
在个人职业发展晋升上,这句话其实可以非常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即使工作多年也无法晋升,而有些人却能迅速崭露头角”。
很多人不理解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不是说你能力强、能出业绩、各方面表现优秀,单位就可以承诺你一定能够在多长时间内升职的。
一个人能够获得升职,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有对应的职位的空缺,而你恰好是领导们视线范围内最好的人选。
而有管理岗位的空缺,要么是你运气好,恰好有上一级领导离职、调岗或晋升;
又或者,你跟直属领导之间,原本就还有设置管理岗位的空间,比如原本是普通员工职级,却直接向经理汇报,那经理想晋升你,就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主管岗位;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公司和业务发展迅速,一个部门和团队,能迅速从3、5人扩充到几十人、上百人,那么随着团队的扩展,因为管理幅度是有限的,就必然需要设置更多管理岗位,之前表现好的老员工,一般也就顺理成章能够快速晋升。
理解了这一点,那也就不难知道:
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里,更容易获得晋升?
第一,在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和公司,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会出现非常多更高职级的岗位,就有更多机会获得晋升;
第二,在生命周期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最好选择一家更愿意经常做调整和改革的公司,这样才会有更多晋升机会。
02
个人主观因素,是相对更容易把握的因素
很多人误用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认为既然这样,那努力也没用。
但实际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提前就做出一个“对的选择”的。
那些事后看起来成功了的、对了的选择,也都是事后通过结果回溯起来,才庆幸当初做了那样的选择。
你多去看看名人传记、采访等,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所以,纵然决定我们能不能快速晋升,70%要靠外部机遇,但我们个人那30%的努力,很多时候,也足以为自己争取来一个好的机会。
从个人主观因素来说,能够更快获得晋升机会的职场人,通常来说,具备以下几个明显特质:
首先,有足够的权力欲和成就欲。
职场人的动机可以分为权力动机、成就动机和亲和动机,能够获得更快晋升的,权力动机都是比较强的。
同时,在我们国内的职场环境里,通常“升职加薪”才是对一个人能力和成就的认可,所以成就动机强的,也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晋升。
其次,能够做好向上管理,让各级领导经常可以注意到。
不管什么性质的单位,要想获得晋升,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同意,都是必不可少的。
让直属领导、包括更上一级、甚至上两级的领导认识自己,并且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综合能力等有一个比较好的印象,是能够获得晋升的基本条件。
而一个见着领导就想绕着走、也从不会主动去找领导沟通工作的职场人,是很难有升职机会的。
最后,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要过关。
绝大多数单位的晋升标准,对于过往绩效和业绩都是有严格的量化要求的。
比如,销售人员的晋升,需要在业绩排名前30%的人里面选;
比如,要求绩效考核结果必须两年内都是B以上才能参加竞选,等等。
只有在原岗位上表现比较优秀和出色,才有资格进入晋升考察名单。
而在晋升考察中,除了过往业绩表现,另一个最看重的,就是发展潜力,这其中就包括了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一系列的考察。
都没有明显短板,才能顺利过关。
我是余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专注分享求职面试、职业发展实用干货。关注,一起成长为更具选择权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