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史书吓一跳,古代皇帝个个早婚早育。长孙皇后13岁嫁给李世民,孤独皇后和杨坚成亲时只有14岁,顺治皇帝13岁就有了孩子牛钮,康熙皇帝也是母亲14岁时生下的。
最夸张的是汉文帝刘恒,他与汉景帝刘启只差14岁,刘启前面竟然还有4个哥哥。
推一下年月,简直不可思议。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古人为什么这么早结婚,这么早生子呢?
特别是皇帝,为什么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少女?
一、为了早日亲政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成家立业”。古人对这个词十分认同。
很多皇帝,坐上宝座的时候,年龄还很小。就比如康熙8岁时就当了皇帝,顺治6岁登基。
这些皇帝年龄小,啥也不懂,一般就是顶着个皇帝的名号,实权掌握在朝中大臣或者皇太后手中。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小皇帝总会长大,他们长大后,慢慢地理解了皇位的含义,自己也向往着有朝一日可以“说了算”,所以小皇帝自然而然地向往着早日亲政。
而这个时候,矛盾就出现了。
掌权的人,自然不想皇帝这么早就把权力拿走,又或者即使没有这种像要揽权的人,其他大臣出于对幼小皇帝的不信任,也会对皇帝亲政有所担忧。
所以,唯有证明皇帝“长大了”,才能够亲政。
那么,怎么证明呢,结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事实佐证。皇帝都娶媳妇了,生孩子了,还能说他是“小孩子”吗?
所以,皇帝为了早日亲政,结婚都很早。
那么小皇帝结婚,自然不会找个岁数大的。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满族八旗人家13-16岁的女子,必须参加选秀,每三年一次。
可见皇帝都会找年龄相仿或者比自己小的女子。
于此同时,堪为皇后的人选不多,也造成了皇后年龄小。
要知道,即使贵为天子,在选皇后这件事上也不能完全随心,因为选皇后不仅要看门第、人品,更重要的是对坐稳皇帝的宝座有益。
除此之外,皇后一般都是特定家族。如此多的要求,不仅可以被选择的女子少,适龄女子更是少之又少。
比如清朝时期,皇太极娶了15岁的哲哲,为的是结盟科尔沁,康熙娶了11岁的赫舍里氏,为的是结盟重臣索尼。而后来的皇后多为那拉氏,则是因为从太后那里,就要将中宫宝座传承给自家姓氏的人。
往前朝再看,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时,霍光是大将军,而霍光和上官桀是儿女亲家,11岁的汉昭帝娶了上官桀的孙女,结婚时,上官氏才6岁,是古代最小的皇后。
所以说,皇帝的婚姻和政治挂钩,越早越好。
二、为了绵延子嗣、后继有人古代传承皇位,自禅让制之后,都是世袭制。自夏朝开始,世袭制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
这个世袭制的重要条件,便是有儿子,这样皇位才有得可传。不然,只能被宗室其他成员捡了大便宜。这点可参照宋仁宗,一生完美,却输在了无子。
而且,古人认为多子多福,多生孩子是一种福气。
《礼记·昏义》中是这么说的:“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意思就是说,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孩子,那皇帝当然不例外。
《孟子·离娄上》也讲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意指没有后代就无法尽到后辈孝敬长辈的责任了,可见孩子在古人心里的重要性。
这样的价值观在古代普遍得到了认可,自上而下不论帝王还是百姓,都想多子多福。
因此,古人在生孩子这一块是很卷的。当然,他们之所以早生,还存在别的主观与客观原因。
首先,古人的寿命比现在要短,周、秦时期大约为20岁,唐代时期大约为27岁,到了清朝才不过33岁左右。
为了在短暂一生中能够生得更多,就要早结婚、早生子,所以古人的结婚年龄都早。
其次是提高存活数量,古代的医术和现代差得很远,自古便有“生个孩子就像鬼门关走一圈”的说法,这其实不仅仅说明女子生孩子的危险,也说明孩子出生存在着很多的不可抗力。
这样的条件下,孩子能不能生下来是个问题,能不能养得大也是个问题。
所以为了避免幼子夭折,只能多生,基数大了,存活率虽然低点,也可以保证孩子存活的数量。
为了增大孩子的基数,只能多生,这样又循环回到了“需要早结婚才能多生子”。
三、为了稳固权力皇帝的后宫,是和前朝相连接的,这点毋庸置疑。
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很难通过自由恋爱的方式来确定跟谁结婚,那么,自家孩子的婚姻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父母,特别是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多父亲在尽这个责任的时候,往往不会想到女儿愿意不愿意,而是先考虑到的是女儿的出嫁,对自家有什么益处。
从大臣方面看,他们都急于把自己年轻的女儿嫁入皇宫。
皇帝封了皇后之后,说明就已长大成人了,后宫还有很多空着的位子,需要填充。
这个时候,一些重臣要臣,就会将自家女儿献上,来表忠心,和皇帝攀上关系。
而皇帝,也需要这些人的支持,或者是需要让大家知道,自己赏罚分明,就会欣然接纳这些人的女儿入宫。
所以,为了把握笼络时机,只要女孩够年龄了,就会立刻被送进宫,自然是年龄不会太大。
齐妃李氏的父亲名叫李文烨,是一位大臣,她15岁便嫁给了还是王爷的胤禛,成为了胤禛九子夺嫡过程中的一股支持力量。
反过来讲皇帝这边,皇帝也有女儿,皇家公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联姻,巩固皇权。
古时候,很多周边的民族首领,都会向当朝皇帝俯首称臣,而皇帝为了稳固其心,就会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有了这一层关系,会让归顺的人相对稳定一点。
还有一些王公大臣,功劳多,或者是皇帝十分喜爱,这个时候,皇帝也会将自家女儿嫁过去,以示皇恩浩荡。
而皇家女儿出嫁,也不会年龄太大。
因为,有时候确实是形势需要,等不及女儿再宫中多待几年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家非常注重民言,如果出嫁了岁数太大的公主,被民间取笑,就会影响到皇家威严了。
馆陶公主刘嫖,嫁给了世袭堂邑侯陈午,只有15岁。皇太极的长女固伦敖汉公主,嫁给了蒙古,只有13岁。乾隆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也只有13岁。可见,即使贵为皇帝的女儿,也不会太晚嫁人。
四、为了做天下生育的表率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成产工具是十分落后的,没有现在的全自动机械,也没有飞机大炮,一切的生产生活,都需要人力来做。
所以,人口代表着生产力。
有人,就代表着有粮食、有商业、有保家卫国的兵力,有稳定的生活。
所以,人口增长一直是各朝各代追崇的事。
春秋战国时期,到处都在打仗,对人口的需要很多。那个时候就有规定:“女子十七不婚,则父母有罪”。
其他朝代,也有着不同的规定:汉初最晚成婚年龄是15岁,女子到了15岁还没有结婚就要多交税。唐朝时期要求女子15岁成婚,明朝时期要求女子13岁成婚。
这一下子就将女子结婚年龄给确定在了十几岁了。
但,有了规定,大家就一定想结婚生孩子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男子娶妻需要聘礼,这对于寻常人家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古代男子多有先立业再成家的想法,宋朝时期就时兴“榜下捉婿”,达官贵人都希望找一个考中功名的女婿。
所以,可见,男子家并不是那么愿意“早婚”。
这个时候,就需要皇帝这个“天下第一”来做表率了。
一般来说,皇帝做什么,大官们就会做什么,然后富贵人家、乃至普通百姓,都会争相效仿。
就比如唐宪宗在长安城内举行了重大仪式,迎来“佛骨”供奉,然后举国上下都争相参拜佛骨,有钱人大手笔地捐钱,没钱的人为了表示虔诚,还要在自己的头上、身上烫几个窟窿,以示虔诚。
大家对皇帝的追随程度,十分地高涨,甚至有些“脑抽”。
所以,在结婚这件事上,皇帝也要为天下人“打个样儿”,早结婚,娶年轻女子,多生养。
这样才能引导着其他人也这么做。
五、为了规避“不可抗力”这个不可抗力,主要就是守孝。
“孝道”在古代十分地盛行,古人重视孝道的程度很高。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古人认为,孝道是做人的基本之道,孝和道德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不尽孝,对父母不好,不仅会被戳脊梁骨,在仕途上也会受到影响。
那么,如果父母至亲去世,怎么才能体现孝道呢?
如果一个人在朝为官,老家的父母去世了,不管当多大的官、还有多少重要的工作,都必须要立刻请假回家,不然就会被冠以“不孝”之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孝道就是守孝三年。这个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当朝皇帝,都要遵守。
这三年内是不能结婚办喜事的。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的因素,皇宫内太后病重,或者家里老人病重,就会有娶媳妇“冲喜”一说。
其本质就是家里有儿子的,抓紧结婚,不然就还要等三年。
反过来再看,家里有女孩子的,就更担忧这件事。
女子本身年轻就那么几年,如果再赶上长辈去世,耽误三年,就错过了大好年华,也没人愿意娶一个“老姑娘”回来,“女儿留来留去留成愁”。
所以,多数人家都是极力想办法,将年轻的姑娘尽早嫁出去。
所以说,之所以古代男子,包括皇帝,都喜欢十几岁的少女,其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维护权力”和“生孩子”这主题。并非这个女子年轻时有多么青春靓丽。
六、古人认为女子十三四岁就成年了说来说去,大家都知道古人喜欢早婚,那为什么大多以十三岁为准呢?
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女子十三岁已经适宜生育了。
《黄帝内经》中说:“女子十四岁时,任脉通,太冲脉盛。”
就是说女子14岁的时候,身体精力旺盛、血气足,这个时期就可以排卵,生孩子。
而女子12到14岁左右,就会初潮,这也说明了身体发育成熟、可以生孩子了。
所以,古代男子,特别是皇帝,都会选择这个年龄的女子。他们认为她们年富力壮,能够多生孩子。
可见,女子在古代就是个有价值的“物品”,结婚的目的性非常强,而非因为爱情到来而结合。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女子都能在十三岁时走向成熟的。即使生理上达到了所谓成熟的标准,心理上也还是孩童。因此,古代的早婚制度对女孩子并不友好。
有些甚至会因为不成熟,身体遭受损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古代皇后没有生下嫡子的一部分原因。试想一下,她们过早嫁给皇帝,彼此都不成熟,生育的概率极低。长大后,彼此不愿意回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便不会再继续了。适得其反。
小结古代男子,特别是皇帝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少女,原因如上。他们这样做,符合他们所处的社会与历史。
不过放在当下,是不合适的。现代社会提倡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成熟,这样更有利于构建健康的婚姻关系。